如何交易反内卷?

“反内卷”政策强度不断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长期看,反内卷需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绩效考核机制,让中国企业实现高质量产能出海。短期看,当前落地政策尚未全面出台,整体仍处于交易预期阶段,持仓相对出清的低位周期制造品种有望成为交易主线。我们通过构建“内卷”程度、扭转潜力的量化指标,对周期制造类中信二级行业进行打分排序,当前“内卷”程度高+扭转潜力大的行业更值得关注。

过度供给和竞争在中国为何频繁出现?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曾在家电、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多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除企业家“动物精神”和“先份额、后利润”的扩张思路外,更多还是绩效考核(地方政府“GDP竞标赛”)、财政体制(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税源的增值税更看重生产流转)、金融导向(银行信贷投放密集且集中)等因素导致。但激烈的竞争也快速提升了产品品质,打造了优质性价比的中国制造品牌。

▍本轮产能过剩有何不同?

1)持续时间长:2022年10月以来,PPI已经连续33个月负增长,这一水平仅次于2012-2016年的54个月。

2)产能扩张大:全A广义制造业板块资本开支周期也在2020-2023年阶段见顶,其中广义制造业固定资产周转率、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先后在2022Q3、2023Q4录得2.6、8.8%的阶段性峰值。

3)外部挑战增: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在此背景下跨国公司推动的供应链多元化,都将对产能输出提出进一步考验。

4)企业属性改:本轮除部分地产链相关行业外,不少先进制造业也面临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而以光伏为代表的行业民营企业分布较多。

▍“内卷”并不直接等于产能过剩:

1)部分行业如风电、锂电池等,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产能利用率和行业利润改善。

2)部分行业如汽车,实际产能利用率并不低,更多是企业主动“价格战”导致,因此有关抵制倡议和账期偿付承诺将明显改善这一情况。

3)部分行业如基建、地产链,已经进行了部分控价控产,但由于下游需求尚不明朗,暂时无法有效实现价格平稳。

4)部分行业如光伏,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行业已彰显一定协同意愿,后续有望获更多政策支持。

▍长期视角:政策改革方向明确,出海也是“反内卷”。

长期的政策改革方向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更多有效举措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此外,出海本身也是企业自发“反内卷”并提高盈利能力的一种形式,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提到,从过去三年经验看,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超20%的公司ROE和毛利率表现明显更优。

▍短期视角:政策更多是市场化控价稳价,而非供给侧行政调控重现。

由于本轮产能过剩行业民企占比更高,更多政策可能倾向于政府部委约谈、行业自律控产、提高采购标准倒逼落后产能出清、提高环保标准抬高成本曲线、央国企投控企业合并重组等。目前看,无论是光伏玻璃酝酿减产、汽车加强成本调查与价格监测、外卖平台行政约谈,都是前述思路的体现。

▍当前仍处于预期交易阶段,持仓相对出清的低位周期制造品种更受青睐。

当前落地政策尚未全面出台,该阶段商品和股市交易特征具有相似性,持仓出清的行业(光伏、钢铁和水泥等)更易获资金青睐。当政策正式出台后,投资者对政策效果判断可能出现分歧,行业内部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此外,新能源板块(锂电、光伏等)部分细分环节估值处在合理区间,可积极关注锂电设备、锂电池、光伏逆变器等投资机会。

▍相比政策本身,“反内卷”长期叙事激活市场增量流动性可能更为重要。

2014年的“一带一路”也是一个超长期叙事逻辑,而真正给工业品价格带来弹性的棚改货币化安置、“三去一降一补”等政策,到2015年才提出,但这并不妨碍2014-2015年股市在流动性驱动下走牛。我们认为,大量低位制造类公司开始上涨,或成为A股整体走牛的基石,当前很多板块机构持仓出清较为彻底,“反内卷”适时提供了激发预期的强劲催化。

▍行业层面筛选定位:“内卷”程度有多深,扭转潜力有多大?

1)“内卷”程度:以盈利能力承压程度(毛利率/ROIC/亏损企业占比历史分位)、资本扩张非理性程度(CAPEX/DA历史分位)、库存积压程度(存货同比历史分位)、运营效率下滑程度(总资产周转率历史分位)衡量。

2)扭转潜力:以政策执行效率(国企营收占行业比重)、行业协调难度(行业集中度)、地方政府阻力(行业税收贡献度)衡量。

3)截至2025Q1,“内卷”程度高+扭转潜力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建筑建材(建筑装修、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基础化工(化学纤维、橡胶制品)、钢铁(普钢、特材)、交通运输(物流)等。

▍风险因素:

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反内卷”政策力度、实施效果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落后产能出清进度低于预期;产业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出口进展不及预期;上游供给增长速度超预期;企业海外资产的经营风险;企业新增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7月24日发布的《A股市场热点酷评—反内卷50:长期高质供给,短期寻找弹性》报告,分析师:刘春彤 裘翔S1010520080003 S101051808000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826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25日

相关推荐

  • 4天3板狂飙后,吉林化纤大股东闪电减持,股价跳水超7%

    ​4天3板的碳纤维龙头吉林化纤昨夜突爆减持! 公司公告显示,股东上海方大于5月16日减持1%股份,消息迅速引发市场震动。 今日开盘后,该股股价大幅跳水。截至发稿,跌超7%,报4.67元,总市值缩水至114.8亿元,前期连续涨停的强劲势头戛然而止。 大股东高位减持1% 5月19日晚间,吉林化纤公告披露,公司股东上海方大于5月16日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24…

    2025年5月20日
    9500
  • AI成交占比新高:怎么理解?如何应对?

    一、如何理解AI成交占比的新高? AI的主线方向愈加明朗,三大趋势持续验证。我们在《深度展望AI行情的三大趋势》中提出,“从上游到中下游、从集中到百花齐放、从AI到AI+,有望成为本轮AI行情的三大趋势”,近期持续得到市场验证。一方面,TMT中以计算机、传媒为代表的AI中下游板块共识不断凝聚,引领市场上行;另一方面,本轮AI行情也开始向医疗、信创、教育、智能…

    2025年3月25日
    6200
  • 英镑兑日元:风险偏好的隐性度量

    摘要 英镑兑日元以强波动著称,因英镑和日元的风险属性两级分化。英镑的风险感知力与英国开放程度有关,而日元的避险属性来源于套息交易。其均值回复特征显著,金融危机后波动中枢下移;与其他英镑货币对一致,英镑兑日元亦存在4月升值的季节性规律。 传统基本面指标对英镑兑日元的解释力不足。通过构造英日套息交易收益风险比、利差回归模型,可以发现英日利差、风险情绪、美国经济周…

    2025年6月17日
    5900
  • 稳定币机遇挑战三问三答

    香港稳定币合法化推动稳定币产业链持续扩张,细分环节不断延伸,我们看好RWA(现实世界资产)发行方、咨询/技术支持服务提供商、跨境支付企业三者率先受益,建议关注RWA发行、金融IT、跨境支付行业投资机遇。同时,目前客观存在RWA一二级市场机制有待完善、金融IT需求待法案落地后观察、稳定币跨境支付监管等问题,我们看好稳定币产业伴随相关立法、规则进一步完善后的良性…

    商业 2025年7月17日
    2300
  • 市场对降息过于乐观了吗?

    难道真如特朗普所说:降息能成为美国的救命稻草?民生证券认为未必,这高估了美联储解决当下美国问题(政府债务与滞胀环境)的能力。 近期降息预期开始发酵,根据CME的FedWatch Tools(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截至2025年7月2日),市场预计年内预计降息3次,截至2026年年底降息5次。市场开始出现“肌肉记忆”,美元和美债利率同步下行,美股开始估值拔升(…

    2025年7月3日
    4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