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1.2亿单峰值背后的“三国杀” 万亿修罗场谁能笑到最后?


7月5日,美团、京东、淘宝参与的外卖补贴大战,消费者在狂欢,资本市场却在“哀嚎”…..

作者丨蔡志华

来源丨旗帜财观团


7月5日,美团迎来历史性的一天,其以海量优惠券等策略,一举跨越了单日即时零售“亿级”订单高点,单量破1.2亿单。

美团志在必得的背后,是其与京东、淘宝,在即时零售新记录上的相互厮杀。而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而到了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暴涨到2万亿元。

在巨大的蛋糕诱惑,三大巨头的竞争,“此起彼伏”毫不意外。然而,这场外卖补贴大战的背后,究竟是“在竞争中共同进步”,还是“赔钱赚呦喝”?耐人寻味。


虎口夺食:美团何以破1.2亿日单峰值?


“原来美团怕的不是京东。之前外卖大战一出手,京东就没了声响。随后淘宝闪购加饿了么,突然宣布再烧500个亿。美团反手就是王炸,0元点外卖直接开送,太吓人了。吓得我狂点一堆塞冰箱。你们呢?冰箱塞满了吗?”网友“外卖小哥舒队”在其视频中,无意中道出了外卖“三国杀”背后的“烧钱”内幕。

新一轮外卖补贴大战,以淘宝闪购和美团为主,2025年7月5日正式开始。当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500亿补贴计划,推出“满25减21”“满16减16”乃至“0元购”等重磅补贴措施;旋即美团亮出“0元外卖”反制,用户可以领取多张“0元外卖”和“0元自取”优惠券,还有“满25减15”次日早餐预约券,促使大量用户涌入美团APP,一度导致“美团崩了”甚至上了微博热搜……7月8日,京东外卖宣布:正式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真金白银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

这轮外卖补贴大战中,美团阶段性胜出。诚然,这并不令人意外,美团本就是“老大”,在三大巨头的外卖市场份额中,美团占据外卖市场份额的70%。

“三国杀”白热化:补贴、物流、骑手与生态的比拼

美团新纪录固然耀眼,但这场盛宴绝非美团独舞。淘宝闪购与京东外卖的迅猛崛起,已将即时零售战场推向前所未有的激烈维度,构成了一个比拼综合实力的“万亿修罗场”。奇招频出、亮点尽显。

首先是平台在速度与规模实现惊人跃进。美团自去年夏日的9000万日单峰值跃升至1.2亿,不仅跨越了“亿级”门槛,更在绝对体量上巩固了霸主地位。这背后是其庞大用户基数、成熟运力网络和对补贴战术的娴熟运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淘宝闪购前身是“小时达”,4月30日其升级为“淘宝闪购”,两月不到,至6月23日,淘宝闪购单日订单突破6000万单。这轮外卖补贴大战,其单日订单量更是超过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更是超过2亿,平台活跃度和用户粘性大大提升。跃升速度堪称“宇宙级”,其充分依托了淘宝天猫庞大的用户流量、成熟的商品供应链(尤其是快消、生鲜)以及“饿了么”即时配送体系的深度整合。“闪电战”策略成效显著。

京东外卖尽管2025年2月8日才正式入局,作为最晚的挑战者,却在4个月后的“618”,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这得益于京东两大杀手锏:一是面向商家(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全年免佣政策,精准击中小商家痛点,快速聚拢供给端。二是面向用户和商家的巨额补贴,如针对用户的“1分钱喝奶茶”、连续送券、周末补贴,迅速激活需求端;针对商家的“前3个月每单补贴3元”等,助力商家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破圈”速度同样令人侧目。

其次是平台各自展现其差异化竞争策略。美团核心优势在于成熟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和庞大的骑手网络。其策略是依托既有优势,利用补贴(如“0元外卖”、“0元自取”)进一步锁定用户忠诚度,压制新兴对手的用户增长,并不断拓展即时零售的品类边界。

淘宝闪购依托淘宝及天猫,核心优势在于商品丰富度(尤其是非餐品类)、强大的商户资源和淘宝主站流量灌溉。其策略是利用“满25减21”乃至“0元购”等激进补贴抢夺用户,通过整合“饿了么”运力,快速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能力,意图在“高频外卖”市场撕开口子,带动全品类即时零售。

京东外卖核心优势是自建物流体系的深厚积淀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其行业首创的“秒送仓”模式,依托庞大的仓储网络和“共享前置仓”,让中小商家无需自建仓库即可享受高效的仓配服务,大大节省了商家自建仓库的成本;核心区域实现平均30分钟达、最快15分钟达的极致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商家的用户体验,尤其在生鲜、3C等高时效性商品上建立了门槛。其策略是通过差异化时效体验和商家友好政策(免佣),切入对时效敏感的细分市场,吸引优质商户,打造了“又快又稳”的口碑。

再者是平台的骑手争夺战与数据暗战。天量订单背后,是运力争夺战,更高的单价、更灵活的派单机制、更完善的保障(保险、装备、关怀),成为争夺和稳定优质骑手的关键。骑手忠诚度与调度效率,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

这也带来各平台在智能调度算法、需求预测、仓储优化、路径规划、动态定价等方面的激烈竞争。谁能更精准地预测用户需求、更高效地匹配运力、更科学地布置前置仓/秒送仓,谁就能在成本控制和用户体验上占据优势,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暗战”,也是决定长期运营效率的胜负手。

这更是各平台生态协同的较量。美团连接着本地商户与用户,淘宝闪购背靠阿里电商生态,京东外卖则与其强大的自营电商和物流体系深度绑定。谁能更好地将即时零售融入自身更大的生态体系(如会员互通、积分共享、场景联动),形成协同效应,谁就能构筑更深的护城河。


隐忧重重 从单量狂欢到可持续外卖生态的构建


狂欢背后,隐忧重重,资本市场的风声鹤唳、巨额补贴不可持续,走出零和博弈,构建可持续的、多赢的外卖业生态才是正道。

外卖补贴大战让消费者“欢呼”,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却在“哀嚎”。巨额补贴背后是财报承压、利润空间挤压。美团股价7月7日盘中跌超过4%,触及近一年低位;京东、阿里股价亦同步走弱,均创阶段新低。高盛最新报告预警:三大巨头短期盈利承压:基准情形下,阿里外卖业务未来12个月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利润将下降250亿元。

外卖补贴大战,唯订单量是举,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最后将由谁来买单?平台自身利润大大减少;商户即使有平台补贴,长期低价也损害品牌价值,质量和低价间亦难平衡;也会惯坏消费者。

重庆市大渡口区一家牛肉面馆老板刘先生,直言补贴活动“卖得多,不赚钱”;他还不得不在外卖菜品分量上减量,否则根本无法支撑高频订单成本。甚至有的小店在补贴期选择暂时关店。有的网友也留言,“很担心他们的送餐质量”。而且,一旦补贴退潮,用户忠诚度和商户留存率将面临严峻考验。

关键问题是,巨头们能否在补贴窗口期内,通过提升效率、优化服务、拓展高附加值业务,找到替代补贴的核心增长引擎和盈利模式?否则,“赔钱赚吆喝”终将难以为继。

健康的外卖生态,理应是可持续的、多赢的。平台、商家、骑手、用户等各方在这个生态圈里,休戚与共、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平台不能仅以短期订单量为唯一导向,而应兼顾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

健康外卖生态的四大支柱在于,品质优先的订单基础、智慧供应链的支撑、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技术创新驱动效率。只有当多方主体在生态中各得其所、共同成长,外卖行业才能跳出“烧钱换规模”的短期博弈,真正实现从“流量狂欢”到“价值共生”的跨越,成为支撑社会生活、促进经济活力的可持续产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433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9日

相关推荐

  • 哈佛硬刚“疯王”,能撑多久?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29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教育 特朗普还是对哈佛大学“动手”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4日,由于哈佛大学当日早些时候拒绝了白宫的要求,特朗普政府宣布冻结向哈佛大学提供的约22亿美元多年期拨款和6000万美元多年期合同。 早在3月31日,三个联邦机构(美国教育部、美国…

    2025年4月17日
    7200
  • 千亿之后:天翼云的“减速焦虑”与智能云豪赌

    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三大运营商集体将战略重心转向云、AI与智能算力,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航道。 回望2019年,中国移动的云业务收入不过区区19亿元,中国电信天翼云也仅为71亿元。然而,到了2024 年,移动云营收达1004亿元和天翼云营收达1139亿元,双双闯入“千亿俱乐部”,联通云也斩获686亿元佳绩。 这场看似风光无限的转型之路上处处荆棘,天翼云虽规模首破千…

    财经 2025年4月24日
    8600
  • 始祖鸟,机场的“救命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商业观察,作者:林美汕,头图来自:AI生成 这个五一假期,当你拖着行李穿梭在机场出发层时,有没有留意到,越来越多的高端运动品牌,正在把门店开进机场。 在上海虹桥T2航站楼,始祖鸟的登山包与冲锋衣陈列在通道转角,迪桑特的中岛店紧挨着70号登机口,不远处的40号登机口旁边,可隆品牌围挡已经布置了小半年,预计今年开业。 在此之前,机场曾是免…

    2025年5月9日
    5500
  • 7个月估值100亿美元,她才是奥特曼心腹大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小金牙,编辑:肖阳,题图来自:AI生成 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自从去年9月离开OpenAI,就一直在创造惊喜。先是还没成立公司就有投资者排队,紧接着成立Thinking Machine Labs,有三分之二的成员来自OpenAI。 如今,传闻中的10亿美元融资目标,已经提高到了20亿美元,目标估值约100亿…

    2025年4月14日
    5700
  • 李想一年赚6个亿,合理吗?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33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公司治理 劳动节假期刚过去没多久,关于理想汽车CEO李想的一则年薪披露却让不少打工人破防了。 据理想汽车2024年年报披露,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的薪酬其年薪为6.39亿元,其薪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266.5万元的年薪,另一部分是因公司在2024年达…

    2025年5月14日
    5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