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亿,刚刚,湖南女首富、清华学霸挤爆港股IPO

香江之畔,热闹非凡。

港交所锣声喧天,盛况空前,热闹非凡,挤满了投资人。

79日,蓝思科技(06613.HK)、FORTIOR(峰岹科技,01304.HK)、讯众通信(02597.HK)、极智嘉(02590.HK)、大众口腔(02651.HK)五家公司在港交所齐敲钟。按当日上市市值算,五家公司总市值约1500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此前630日港交所披露的发售公告,原定有6家公司于今日在港交所上市。但六家公司其一的首钢朗泽在上市前夕,因涉诉推迟了上市时间。

/630日披露的发售公告

尽管首钢朗泽缺席,但五家公司同时在港交所鸣锣上市,场面依然壮观。

如此这般热闹景象对于近日的港交所而言,已成常态。610日,新琪安、Metalight(元光科技)、容大科技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623日,药捷安康-B、佰泽医疗、三花智控在港交所上市;626日,颖通控股、周六福、圣贝拉同日港交所上市;630日,云知声、IFBH、泰德医药三家公司齐登港交所……

据融中财经统计,今年6月至今,港交所一共迎来23只新股IPO上市。若只集中统计2025年上半年情况,港交所迎来42只新股,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070亿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88%,且已超过2022—2024年全年水平。

正如港交所主席唐家成在620日举行的港交所成立25周年庆典上透露,目前有190家公司排队等待上市,下半年,我们将再接再厉,吸引更多公司到香港上市。

港股一路狂飙,遗址论自然随之土崩瓦解。

双重上市潮起

79日的港交所,锣声注定要响得格外悠长。

蓝思科技、讯众通信、峰岹科技、极智嘉、大众口腔,这五家来自内地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一天齐聚港交所。当钟声敲响,不仅是内地企业在资本市场香江会师图的集体亮相,更是一幅中国经济韧性转型与市场信心复苏的生动缩影。

其中,由湖南女首富周群飞带队赴港IPO的蓝思科技,是其中最具分量的名字,也是聚光灯下的焦点。

这家早已在A股创业板上市多年的消费电子巨头,此番赴港二次上市获得了不少投资人的青睐,上市首日开盘价报18.88港元/股,当日股价不断拉高,总市值超1100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为蓝思科技此次IPO保驾护航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同样十分庞大,包括小米集团旗下Green Better、世运电路旗下世运线路板、UBS AM Singapore等十家机构,合共认购约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谈及蓝思科技,果链企业是如何也绕不过的话题。毕竟从第一代iPhone开始,蓝思科技几乎参与了苹果每一代、每一款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包括iPhoneiPadApple WatchMacApple Vision Pro等。

然而,蓝思科技对苹果的依赖并非没有代价。2016年,当iPhone销量出现自2007年发行以来的首次下滑时,蓝思科技来自苹果的营收也同比减少了30.80%,导致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营收负增长。而成也果链,败也果链,也成为果链巨头蓝思科技此后多年难以摆脱的桎梏。

眼下,赴港上市于蓝思而言远不只是多一个融资渠道那么简单,而是其在加速摆脱单一客户依赖的尝试。公告显示,蓝思科技募资中约48%将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约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约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以及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从手机玻璃到汽车中控屏、AR设备甚至人形机器人部件,蓝思正从中国制造朝着中国智造努力转身。

与蓝思科技同属“A+H”双平台模式的,还有来自深圳的峰岹科技。这家专注电机驱动芯片设计的半导体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后继续选择港股作为国际化跳板。以120.5港元的高定价登陆,募资近20亿港元,首日高开报130.8港元/股,市值约142亿港元。

在芯片国产化浪潮中,来自深圳的峰岹科技代表的是硬科技领域的隐形冠军”——规模或许未达千亿,作为一家专业的电机驱动芯片半导体公司,致力为各种电机系统提供高质量的驱动和控制芯片,以及电机技术的咨询服务,悄然嵌入全球工业设备、运动控制、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IT及通信等驱动控制领域。

无独有偶,在“A+H外,还有抢滩新三板+H赛道的讯众通信。

成立于2008年的小巨人讯众通信,目前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是中国较早涉足云通信服务的企业之一,主要为企业及公共部门提供云通信服务、基于项目的通信解决方案及其他通信相关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排名计,讯众股份是中国最大的全栈式云通信服务提供商。公司是中国最早提供云通信服务的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少数能够提供AI驱动的通信服务的提供商之一。

上述A股公司的选择并非个例。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多家A股龙头企业加速布局资本市场,谋求赴港上市。据融中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半百家A股上市企业递表港股,宣布将冲击港股IPO的不乏立讯精密、长春高新、紫光股份等A股龙头企业。且6月以来更是有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安井食品、蓝思科技、峰岹科技等A股公司顺利登陆港交所。

赴港热潮之下,还将有源源不断的A股公司赴港IPO

独角兽、区域王者齐聚港交所

若说上述三家公司是老兵新传,那么估值150亿元的独角兽极智嘉则带着新经济的光环疾驰而来。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物流机器人企业,备受资本青睐。招股书显示,极智嘉在IPO前累计融资约40亿元,华平投资、纪源资本、英特尔和蚂蚁集团等均涉猎其中。此次IPO,极智嘉引入了包括雄安机器人、Arc AvenueEastspring Investments、亿格在内的4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公司约9130万美元的发售股份。

独角兽极智嘉的故事,始于清华学霸郑勇。

2015年初,郑勇和几位清华校友围着一台笨拙移动的机器原型陷入沉思。曾任职于工业自动化公司ABB集团机器人部门、后转型为投资人的郑勇,在看过亚马逊Kiva机器人的视频后,毅然放弃金融生涯,决意打造中国版智能仓储机器人。并不是技术出身的郑勇在朋友的引荐下,找到了时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的李洪波。在一番交谈后,两人一拍即合。

彼时,包括郑勇和李洪波在内的创始团队都是兼职,几个人白天要忙自己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之余才能推进各自的任务,到了周末才有空坐下一起碰头讨论并开始新一轮的赶进度。就这么极限夜以继日地摸索,他们花了四个月让机器人踉跄跑起来;又经两个多月攻坚,后台通信系统终于接通——一台原型机终于诞生。

20157月,离职全心投入创业的郑勇带着原型机,找到天猫商超的仓储管理服务提供商心怡物流。在看过极智嘉的原型机、技术链条和团队展示后,彼时也在寻找提升物流效率方法的心怡物流看上了这个项目。同年9月,极智嘉获得了心怡物流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本敏锐嗅到变革气息。在天使轮融资后,极智嘉又拿下火山石资本、高榕创投、华平投资、纪源资本等多家知名创投的投资,估值一度达150亿元。

目前,极智嘉的全球足迹已覆盖40余国,成为沃尔玛、丰田、西门子、宝马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智慧物流合作伙伴,在2024年全球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份额中位列第二,市占6.2%

当硬科技企业占据主流叙事时,区域王者大众口腔则代表了产业生态的另一极——2024年所得收入计,大众口腔在华中地区所有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居第一位,占市场份额约2.4%。经过多年的布局扩张,大众口腔的医疗机构数量从2022年的77家增长至2024年的92家。其中包括4家营利性口腔医院、80家营利性口腔门诊部和8家营利性口腔诊所,分布在湖北、湖南两省的8个城市。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大众口腔的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和4.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45万元、6703.8万元和6250万元。

上市后,扩张成了大众口腔的计划。

据披露,大众口腔此次募资约35.0%将用作于武汉及其他华中地区城市建立新口腔医疗机构;约25.0%将用作收购口腔医疗机构;约10.0%将用作升级及翻新部分现有的口腔医疗机构;约10.0%将用作优化公司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信息技术系统;约10.0%将用作发展医疗专业团队以进一步支持口腔医疗服务网络的持续增长;约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五家公司的集中上市,绝非孤立事件——2025年上半年40余只新股上市、募资超千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激增7倍;仅今年6月,70余家公司递表港交所,数量位居近几年的月度新高,其中多家企业谋求“A+H”架构。

眼下,五记锣声最终汇成一道悠长的回响,而资本与产业的故事仍在延续。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未来这几家企业有望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价值。

港交所,IPO爆了

显而易见,港交所的IPO热潮还在继续,79日只是其中一个节点。

正如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在其网志中所言,港股2025年势头持续向好,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升幅位列全球前三位,以点数计,是港股市场历来最大的上半年升幅。IPO申请持续增加,ETP产品交投活跃,成为支持港股流动性的生力军,市场普遍看好港股及新股市场下半年的表现。

根据毕马威最新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2025年中期回顾》,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场共筹集609亿美元,上市宗数达544宗。其中,香港以1071亿港元(约合139亿美元)的集资额独占鳌头,较2024年全年增长22%,上市宗数达42宗,涵盖主板、GEM转板及De-SPAC项目。美国两大交易所紧随其后,但集资总额同比下降8%;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分列第四、第五位。

/KPMG China】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2025年中期回顾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2025年上半年IPO集资额为近十年来同期第二高,仅低于2021年历史峰值。目前,香港主板上市申请宗数已超200宗,涵盖制造业、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多元领域,预计全年IPO数量将达90100家,集资总额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

但谁能想到,仅在一年多时间前,市场充斥着“香港变‘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声音。

回顾整个2023年,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相对清淡,IPO募集资金规模和往年相比也明显下滑。Wind数据显示,港股202370家主板上市公司的总募资额合计约为463亿港元,较2022年的1046亿港元同比下跌56%;平均募资金额为6.6亿港元,同比下降43%。全年募资额创十年来的新低,主要原因为上市新股数量的减少,以及缺少大型的IPO

2023年,港股沦为了全球第六大IPO市场。与之相比的,是唱衰香港的声音不绝于耳。

时间回到20243月,彼时刚履新一周的港交所CEO陈翊庭出席活动,在采访时对网络批评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作出了反驳。陈翊庭称,有关评论过于片面,香港金融中心底气很强,有一流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亦有法治、简单税制等制度优势,不是一两天可被取代,亦不能因股市短期挑战而断言香港不再是国际金融中心。

时隔一年,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改头换面。随着地缘政治格局演变,香港将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平台,2025年或重夺IPO集资额全球榜首。

这离不开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24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后,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激活香港市场。2024823日,港交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同时下调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最低独立第三方投资额,并对第三方投资者的独立性做了重新规定。

政策之下,港交所在2024年有了回暖迹象。2024年,港股共70只新股IPO上市,上市新股数量与2023年持平。不过,2024年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876亿港元,远超2023年的463亿港元,同比增长89%,背后离不开大型IPO上市的拉动,如美的集团H股上市实际募资356亿港元,占全年IPO募资额的40.64%

进入到2025年,这一复苏动能进一步强化。

政策方面持续发力。在202557日国新办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未来将不断深化市场开放,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支持在港推出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的对港合作的各项举措。

展望未来,如陈翊庭所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资本市场,这是内地的几个交易所及港交所多年耕耘的成果。接下来,需要把中国资本市场打造成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而在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中,几个交易所可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香江之畔的资本活水奔涌不息,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港交所敲响上市铜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433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8日 下午4:16
下一篇 2025年7月9日

相关推荐

  • 站着把关税谈下来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周月明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关税终于谈下来了。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互相大幅降低关税水平,美国将把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暂时降低至30%, 中国将把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25%降低至10%。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表示,双方已就“90天的关税暂停达成一致。” 回望今年…

    2025年5月13日
    5600
  • 霸王茶姬,不走寻常路

    3月26日,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IPO招股书,这意味着霸王茶姬即将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美股新茶饮第一股”,也是近四年来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消费企业。 在霸王茶姬之前,已经有4家新茶饮公司在港股上市,特别是最近上市的蜜雪冰城在港股爆火,认购金额达1.84万亿港元,创造了港股市场新股认购的新纪录,投资者热捧之下,市值一度接近2000…

    财经 2025年4月9日
    8500
  • 西贝贾国龙:今年开始,我会把70%的股权分红给员工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西贝 折腾十年新事不成后,猛龙回头。 56岁、创业37年、白羊座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依然保持着“任性”。 “我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到现在依然如此。在我眼中折腾就等于创新。”从正餐到快餐再到零售,过去十年,这位餐饮老兵几乎把能试的新业务试了个遍。直到2024年市场骤然降温,客流下滑、增长乏力让西贝经历了创业…

    2025年6月8日
    4300
  • 喜马拉雅“上岸”,应该感谢字节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 头图|《让子弹飞》剧照 喜马拉雅“上岸”,应该感谢字节。 6 月 10 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发布公告,其与喜马拉雅控股及若干其他订约方就其拟议收购喜马拉雅订立并购协议及计划。根据协议,喜马拉雅整体作价约为 28.47 亿美元( 12.6 亿美元现金 + 15.87 亿美元股权),按最新汇率折合人民币约…

    2025年6月12日
    4000
  • 小米AI眼镜暴露了雷军的“野心”

    1999元起售,小米想用眼镜争抢AI入口。 作者 | 郝文 编辑 | 趣解商业AI组 这是一款备受期盼却又姗姗来迟的AI智能眼镜。 6月26日晚,小米集团(1810.HK)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小米首款AI眼镜,重量轻至40g;标准版售价1999元,单色电致变色版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2999元。 雷军表示,“小米AI眼镜是…

    财经 2025年6月27日
    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