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21亿美金BD!岸迈生物冲击IPO,尚无产品上市

今年,国内创新药接连收获海外大单,双抗领域尤为突出。

不久前,三生制药、普米斯等公司的产品先后被海外大药企发掘,拉动国内创新药板块大幅上涨,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年初至6月13日最大涨幅达73%。

6月23日,和铂医药宣布与日本大冢制药达成合作,将其自主研发的BCMA/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HBM7020的全球开发权益(除大中华区外)授权给大冢制药,交易总金额高达6.7亿美元。受此消息刺激,和铂医药股价涨超12%。

与此同时,另一家专注于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的公司也在冲刺港股IPO。

格隆汇获悉,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岸迈生物”)于6月17日递表港交所,以18A章规则寻求港股上市,由中信证券、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01

创始人是三生制药的前研发总裁,招银国际参投

2015年,在创始人吴辰冰博士的领导下,岸迈生物注册成立,并将发展战略定位于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目前,吴辰冰及其配偶金质女士、Sanaron是公司拥有最大投票权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岸迈生物经历了多轮融资,主要机构投资者包括国投创新、德诚资本、元禾原点、夏尔巴、招银国际、Mirae、Hony Capital等。

在2022年4月的股权转让中,公司的估值约4.92亿美元。

手握21亿美金BD!岸迈生物冲击IPO,尚无产品上市

公司过往融资情况,来源:招股书

吴辰冰博士今年57岁,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工程本科,佐治亚大学博士,并在纽约州纽约市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资助下,在哈佛医学院完成免疫学博士后培训。

吴辰冰拥有超过20年的生物制药经验。在创立岸迈生物之前,吴辰冰曾担任三生制药的首席科学官兼研发总裁,还曾担任上海睿智生物制剂高级副总裁、美国艾伯维的Volwiler副研究员。吴辰冰目前在岸迈生物任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为指明整体方向和提供领导。

公司的首席医学官朱永红是罗彻斯特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博士。之后,他在免疫学公司DNAX Research Inc(现为Merck旗下公司)完成发现研究领域的工业博士后培训。

朱永红博士拥有20多年在跨国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经验。在加入岸迈生物之前,他曾在罗氏、武田、复宏汉霖等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自2023年底起,岸迈生物已达成多项对外授权合作,总交易价值超过21亿美元,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中排名全球第二。

其中,公司与Candid的合作旨在利用抗体设计能力,发现和开发用于自身免疫适应症的新型T细胞衔接器。

手握21亿美金BD!岸迈生物冲击IPO,尚无产品上市

BD合作情况,来源:招股书

02

专注于双特异性抗领域,核心管线处于II期临床阶段

岸迈生物深耕双特异性抗体治疗领域,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治疗各类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

截至2025年6月10日,公司有8个自主开发的在研管线。

在肿瘤学领域,公司的业务管线有6条,包括:

3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核心产品EMB-01(靶向EGFR/cMET),2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关键产品EMB-06(靶向BCMA/CD3)和EMB-07(靶向ROR1/CD3);

3款临床前候选药物,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EM1032(靶向ALPP(G)/CD3)、EM1034(靶向LY6G6D/CD3)和EM1031(靶向KLK2/CD3)。

在免疫领域,包括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即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关键产品EMB-06,以及两款基于T细胞衔接器的临床前候选药物EM1039和EM1042。

手握21亿美金BD!岸迈生物冲击IPO,尚无产品上市

候选药物的管线图载列,来源:招股书

核心产品EMB-01

核心产品EMB-01是全球首批进入结直肠癌II期试验的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之一。EMB-01是一种同时靶向EGFR和cMET的四价双特异性抗体,旨在阻断这两种受体之间的信号交叉调控,诱导这两种靶点的共同降解,从而有效克服单靶点疗法的耐药。

公司EMB-01单药治疗用于三线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试验的IND申请于2025年5月获批准,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该II期临床试验。此外,作为一种联合治疗策略,公司还计划开展一项EMB-01联合化疗在多线治疗中的Ib期研究。

在一项针对重度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Ib/II期研究中,该药物展现出良好疗效:

截至2025年3月6日,在44例可评估患者中,29例为左侧、RAS/RAF野生型结直肠癌,7例实现部分应答(ORR为24.1%)及17例实现病情稳定(包括11例肿瘤缩小性病情稳定),疾病控制率(DCR)为82.8%。6例确诊应答者的中位应答持续时间(DOR)为32周,其中2例部分应答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接受治疗。在基线特征更具挑战性(如右侧、RAS/RAF突变)的其余可评估患者中,疾病控制率达到46.7%。EMB-01在剂量最高1,600毫克、每周一次的情况下亦表现出可耐受的安全性。

结直肠癌是一种起源于大肠的结肠或直肠部分的癌症,通常始于结肠或直肠内壁的息肉,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发展成癌症。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024年,全球新增结直肠癌病例超过200万例,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在中国,由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亟需更有效的疗法,治疗该疾病的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结直肠癌是中国第二大最常确诊的恶性肿瘤,亦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主因。2024年,中国报告的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为54.24万例,是全球结直肠癌病例最多的国家。2024年,中国结直肠癌药物市场价值约为31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

目前,在中国获准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抗体药物有3款,分别是伊匹单抗、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

全球尚无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上市。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发的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一共有7款。

招股书称,EMB-01是全球率先进入治疗结直肠癌II期试验的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且其有望成为全球率先上市的结直肠癌靶向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之一。不过,其他竞争者的进度并没有落后很多,且参与者不乏国际巨头,公司未来面临的竞争格局并不乐观。

手握21亿美金BD!岸迈生物冲击IPO,尚无产品上市

全球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来源:招股书

关键产品

此外,岸迈生物还在推进一系列创新T细胞衔接器资产:EMB-06和EMB-07,继续拓展双特异性抗体的前沿领域,目前,这两款产品均处于I期临床阶段。

EMB-06是一种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而开发的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最低限度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同时保持强大的抗肿瘤活性。此外,相关数据表明其可能有利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公司打算开发EMB-06/CND106用于治疗与自身抗体相关的疾病╱适应症。

EMB-07 是一款ROR1/CD3双特异性抗体,公司正在对晚期实体瘤或淋巴瘤患者开展一项I期、开放标签的EMB-07研究。该研究目前正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进行。

03

尚无产品上市,面临股东优先股赎回权相关的风险

岸迈生物目前并无获准进行商业销售的产品,报告期内没有产品销售收入。

2023年,公司产生亏损5.95亿元,主要由于研发活动和管理活动有关的开支,以及与优先股有关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

2024年确认收入4.59亿元,全部源于对外授权及合作协议,同年实现利润4770万元。

招股书称,预计至少在接下来几年,随着继续推进研发计划,并为商业化核心产品做准备,公司将产生重大开支。

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的负债净额为23.44亿元,主要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金额较大,达27.47亿元。

岸迈生物已与相关股东在2025年6月6日签订补充协议,赎回权应于提交上市申请之日终止。但是,如果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赎回权则自动恢复:

1、公司向联交所送达撤回申请的书面通知;2、公司收到联交所就申请发出的书面拒绝;3、申请失效,且在失效后三个月内未续期申请。

作为一家研发阶段的创新药公司,研发开支是岸迈生物成本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85亿元、1.23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的研发团队由30名成员组成。

手握21亿美金BD!岸迈生物冲击IPO,尚无产品上市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4年年底,岸迈生物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6亿元。招股书称,估计这一现金流状况将能够使维持12个月的财务稳定,公司未来将继续密切监察营运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有需要,预期会进行下一轮融资,缓冲期至少为12个月。

总体而言,岸迈生物手握大额BD,研发能力受到市场的初步认可,不过公司的领先窗口期并不突出,此外公司还面临一定优先股赎回权的风险;未来公司能否顺利推进产品的研发,最终实现产品上市销售,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161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上午11: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3:00

相关推荐

  • 13天12板!大消费“第一妖股”涨疯了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A股连板大妖股华丽丽的诞生了。 今日,西北零售巨头国芳集团强势走出5连板,一跃登上A股热股榜首。 与此同时,该股也一举斩获13天12板的超强战绩,股价犹如坐上火箭一般,直冲天际。 年初以来,国芳集团已累涨近140%。而自4月3日至今,该股累计涨幅飙升了195%,目前总市值93.57亿元。 彻底涨疯了 在特朗普关税棒打全球之后,国内扩内需、拉…

    2025年4月23日
    9500
  • “人类的终极能源”,核聚变产业趋势和投资机会怎么看?

    近期可控核聚变技术得到市场广泛关注。我国“环流三号”装置于25年3月实现1.17亿度原子核温度和1.6亿度电子温度的“双亿度”运行,EAST装置则创下1亿摄氏度维持1066秒的世界纪录。核聚变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全球投资持续加码,24年行业累计融资金额超71亿美元。作为潜在的“终极能源”,尽管当前仍面临等离子体约束、材料耐高温等挑战,但业…

    商业 2025年6月1日
    7600
  • 中银宏观:2025年“流动性充裕”将贯穿全年,“金融改革”可能大力推进

    央行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关注2025年金融改革。 2024年顺利完成5%的经济增长目标。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包括但不限于:两次降准共1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超过 2 万亿元;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引导 1 年期及 5 年期以上 LPR 分别累计下降 0…

    2025年3月25日
    6000
  • 7月议息:看点是联储内部分歧

    7月议息会议既“缺乏悬念”,又“充满看点”。缺乏悬念在于,无论是从已公布的通胀和非农的数据,还是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表态(支持观望的更多),不降息在会前几乎已经是“盖棺定论”。但充满看点则在于,面对外部政治、经济压力,内部的意见分歧,鲍威尔乃至美联储如何“火中取栗”:既不被控诉失去独立性,又能护美国经济周全。“降得让人心服口服”可能是鲍威尔剩余任期内最核心的难题…

    2025年7月31日
    3900
  • 早报 (05.20)| 深夜!美国散户创纪录“逢低买入”;多银行降息1年定期利率下破1%;美联储官员为降息泼冷水

    4月份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8%。数据还显示,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3%,新建…

    2025年5月20日
    9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