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亿河南“前首富”,即将收获一个港股IPO

首富的更迭,反映出了产业的变迁。

近期,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取代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王宁的登顶,是市场对于潮玩经济的肯定,同时也折射出市场对于养殖企业的态度。

但对于秦英林而言,王宁的超越或许只是周期的游戏。作为全国最大的养猪企业,夯实基础向外突围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此背景之下,国际化就成了牧原股份的“必选项”。

5月27日,牧原股份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拟在主板上市,中信证券、摩根士丹利、高盛为联席保荐人。

牧原股份表示,“全球生猪养殖业仍然高度分散,前五大生猪养殖企业在2024年的全球销量市场份额仅11.8%,通过我们先进的装备与技术出海,赋能全球生猪养殖行业、构建全球生猪养殖生态圈。”

也就是说,牧原股份赴港上市的核心原因是“出海”破局。

当然,牧原股份选择此时在港股IPO,大背景就是不少A股行业龙头已经赴港上市,并且也在资本市场有所收获,其中就包括恒瑞医药、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

但据侃见财经观察,这些企业要么已经有成熟的全球化业务,要么就是加速拓展全球化业务,想通过赴港上市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例如美的集团,其2024年的海外营收高达1690亿元,海外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1.52%,也就是说美的集团本身具有成熟的全球化业务;例如恒瑞医药,在创新药的宏大叙事下,恒瑞医药正努力将出海作为突围的方向,其2024年海外营收达到了7.16亿元,并且营收还在快速增长。

相比之下,牧原股份还未开展海外业务,其2024年来自国内的营收为100%。

从资料来看,目前牧原股份的出海业务只停留在起步阶段。招股书显示,牧原股份在2024年与BAF越南农业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其提供猪舍设计、生物安全管理、环保除臭、智慧养殖等服务,这被视为牧原股份“出海”的第一步。

当下,尽管生猪养殖行业已经回暖,但市场偏好并未向该行业倾斜。受此影响,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夫妇身家并未出现明显的增长,根据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单显示,其以1300 亿元身家位列全球第118位,排名下降26名,财富较2024年缩水约50亿元。

周期之“困”

作为周期性行业,养殖业的周期轮动显然要快一些。

那么,作为养殖龙头的牧原股份为何要着急冲击港股IPO?

侃见财经认为,主要是在周期回暖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对养殖行业并不青睐。因此,牧原股份需要更多的“故事”,来让自身的价值得到“回归”。

资料显示,牧原股份成立于1992年,秦英林与妻子钱瑛辞去公职,返乡创立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创业初期,资金极度匮乏,他四处筹借,凑齐2.3万元,购入22头良种猪,开启养猪事业。

成立之初,牧原股份和大部分养猪场一样也采用最传统的养殖方式,不过秦英林很快发现传统模式下无论是成本控制还是疫病防控做得都不好。因此,2000年之后,牧原股份开始探索标准化养殖模式,并建立起从种猪育种、饲料配方到屠宰加工全程自营的“自繁自养”一体化体系。

2007年,牧原股份投资建设了第九代全封闭式现代化猪舍,实现了通风自动化、温控自动化、饲喂自动化和冲粪自动化,这标志着牧原股份真正实现了猪舍的高度自动化。此后,牧原股份开始快速发展。

据媒体统计,2011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达到60.92万头,当年营业收入11.34亿元,净利润3.56亿元,一跃成为当时亚洲出栏生猪规模最大的养猪场。

到2014年,牧原股份成功在深交所完成上市,完成了第一步的蜕变。

在资本的加持下,2015年至2022年,牧原股份开启了规模化扩张的进程,除2019年受非瘟疫情影响,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同比出现小幅度下滑以外,牧原股份年出栏量持续扩张,由186万头增长至6120万头,增幅接近30倍。

凭借着“自繁自养”体系,牧原股份在一众采用“农户+公司”的猪企中脱颖而出,逐步成长为猪企“一哥”。但作为周期性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尽管牧原股份已经成为行业第一,但是其未来的想象力似乎不再性感,市场对于养殖行业也不再“偏爱”。

之所以资本市场会如此,侃见财经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养殖成本,二是养殖规模,而这两个方面,牧原股份都几乎做到了极致。

从养殖成本来看,2025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将完全养殖成本控制在12.5元/公斤,部分优秀场线更是低至11元/公斤,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元至3元。此前,牧原股份定下的养殖成本目标为11元/公斤,按照如今12.5元/公斤的养殖成本计算,牧原股份进一步降本的空间也不多了。

再从养殖规模来看,一季度牧原股份销售生猪 2,265.8 万头,其中商品猪 1,839.5 万头,仔猪 414.9 万头,种猪 11.3 万头;屠宰生猪 532 万头,同比增长 81%,销量在全行业独占鳌头。

在养殖成本和养殖规模的双重优势下,牧原股份在业内已经是“断崖式领先”。

财报显示,2022到2024年,牧原股份分别实现净利润为132.7亿元、-42.63亿元和178.8亿元,作为对比,同期新希望实现净利润-14.6亿元、2.46亿元和4.736亿元,天邦食品实现净利润4.895亿元、-28.83亿元和14.59亿元。来到今年一季度,随着猪肉价格持续复苏,牧原股份更是大赚44.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8.79%,不过优秀的业绩并没有推动股价上涨。

截至最新收盘,牧原股份总市值为2391亿元,年内涨幅仅为13.89%。

全球化故事并不好讲

实际上,经历了上一轮严峻的猪周期后,市场对于养殖行业已经祛魅。

而作为“一哥”的牧原股份也开始转攻为守。

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其扩张已经开始严重放缓。从反映产能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这两个数据来看,在2018年新一轮猪周期来临之前,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为135.4亿元,在建工程为36.8亿元,两项合计为172.2亿元;到了2021年,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已经飙升至995.9亿元,在建工程为111亿元,两项合计为1106.9亿元。短短三年时间,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就翻了足足六倍,产能扩张相当迅速。

然而,随着2022年猪价大幅回落,多家猪企陷入巨亏的困境后,牧原股份开始主动放慢扩张的脚步。还是从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这两组数据来看,截至一季度末,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为1059亿元,在建工程为24.9亿元,两项合计为1083.9亿元,“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规模基本跟2021年持平。

目前,牧原股份的经营策略已经从扩张转变为降负债、降成本。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牧原股份分别有净流动负债155.888亿元、310.762亿元、241.579亿元,主要为短期借款及应付账款。

在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上,牧原股份高管表示,目前公司负债率水平仍偏高,公司逐步优化资本结构的同时,提出降负债,不光是降负债率,还要降低负债绝对水平,我们认为该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在降成本方面,牧原股份在招股书表示,公司将加大智能化研发投入,持续聚焦生猪产业链的数智化应用场景与业务需求,进一步打造集农业种植、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智能装备及合成生物于一体的生猪产业互联平台。按照此前披露的计划,2025年养殖端成本目标为每12元/kg。

诚然,对于牧原股份而言,在已经拥有了庞大的规模之后,保守经营固然没错,但这并不利于其估值的提升,

从股价表现来看,2019年至2021年,牧原股份快速扩张阶段,其股价从最低的9.53元/股一路飙涨至最高的91.54元/股,股价涨幅接近十倍。巅峰时期,牧原股份市值一度超过4500亿,成功跻身A股前十大市值公司。

但进入2023年以后,牧原股份长期在35元到50元的区间内徘徊,市值排名已跌至A股市场第43位。由此可见,市场对于养殖行业的偏好仍然不高。

因此,要提升估值,就需要新的故事,这也是牧原股份选择冲击港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但对于牧原股份而言,想要做好全球化并不容易。因为,近年来已经有多家猪企选择出海,牧原股份只是其中之一。

据媒体报道,新希望六和早已在越南建立起包含9家饲料公司、3家养殖公司和1家种禽公司的完整产业体系。2024年其海外收入连续两年突破20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9.44%。海大集团同样在2024年,其海外饲料销量达236万吨,同比增长40%。也就是说,牧原股份在出海方面并不具备先发优势。另外,养殖行业在出海方面需要长期积累,从这个维度来看,牧原股份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但侃见财经认为,尽管市场风口目前并不偏向养殖行业,但该行业已走出周期底部,牧原股份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优势明显。若其能成功在港上市,那么对于企业估值的修复,将会起到很大的催化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972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午2:29
下一篇 2025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

  • 小红书,如何走入「戛纳时刻」?

      从学习者到表达者。   文 | 华商韬略 林海   每年一次在法国戛纳举办的国际创意节,有另一个通俗的名字,“广告界奥斯卡”。   它一直是全球广告人瞩目的焦点。   在这样一个舞台上,中国公司从纯粹的旁观者、学习者、参与者,逐渐进化。   6月18日,小红书成了受邀参与戛纳国际创意节的中国公司之一。小红书的“种草”作为一种“营销新范式”,被带到这一舞台…

    财经 2025年6月24日
    6300
  • 小鹏押注“造人”新船票

    小鹏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的身位正在不断提升。 据小鹏汽车2025年一季度财报,其第一季度的总交付量达到94008辆,时隔几年后再次登上新势力车企榜首。增速方面,小鹏汽车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大增330.8%,在2024年第四季度销量激增的基础上,依然取得了2.73%的增长。 在财务指标方面,小鹏汽车一季度总营收达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亏损为6.6亿…

    财经 2025年5月28日
    7900
  • 喜马拉雅“上岸”,应该感谢字节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 头图|《让子弹飞》剧照 喜马拉雅“上岸”,应该感谢字节。 6 月 10 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发布公告,其与喜马拉雅控股及若干其他订约方就其拟议收购喜马拉雅订立并购协议及计划。根据协议,喜马拉雅整体作价约为 28.47 亿美元( 12.6 亿美元现金 + 15.87 亿美元股权),按最新汇率折合人民币约…

    2025年6月12日
    6700
  • 大赶考:300万民企,集体走进交接班时刻

      真正的传承从不是为姓氏续命,而是为组织注入永续创新的基因。   文 | 华商韬略 涂一方   “老干妈没有‘妈’就不行了!”   这句话打在老干妈传承人李妙行的心上,也打在一个个面临相同困境的“创二代”心上。   随着一代人的老去,300万民企正陆续迎来代际传承的“大考”。   同样的接班,为何结局截然不同?   【创二代大考】   今年,是李妙行接替母…

    财经 2025年6月25日
    5900
  • 余承东意外站台!百度网盘这个功能点了备考党的窝

    原创ⓒ新熵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主编丨九黎 AI应用爆发的时代,到底怎样的产品能真正打动用户?也许华为余承东的推荐,有一定参考意义。 “感谢百度网盘带来的创新鸿蒙体验!”前不久华为Pura X发布会现场,余承东在演讲最后的鸣谢环节中,罕见的专门提到了百度网盘视频AI笔记。 一款AI应用,能得到头部硬件厂商的肯定,特别是余承东的认可,本身就不寻常。 有意思的是,…

    财经 2025年4月9日
    6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