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港股业绩增长回稳向好,科技、医药与新消费主线向好

港股24Y营收同比增3.4%,盈利同比增8.5%,增速均较23Y上行,净利润率与ROE也同比上行;虽然业绩略微不及预期,但整体情况较23Y已有明显好转。25Q1,披露季报的个股盈利同比增速上行,延续24Y稳健向好趋势,港股基本面回暖的态势基本确立。行业来看,科技与金融24Y业绩表现靓眼,医药与消费内部业绩分化,当中生物科技与互联网企业业绩喜人;电讯业绩则相对稳健,顺周期行业业绩虽好转但不及预期。此行业业绩趋势延续至25Q1,成长板块的增长持续,而顺周期板块的业绩继续快速修复,但地产与部分消费相关企业的业绩仍未见起色。展望25Y港股业绩,在年初至今的多重扰动下市场预期虽显著下修,但或也充分计价各种外部风险因素,尤其区间内科技、医药、原材料、金融与消费板块中甚至有细分行业业绩预期上修,呈现贸易摩擦大背景下行业或企业特有的业绩韧性和增长预期,值得关注。

▍港股业绩增长回稳向好,经营效率继续上升。

截至2025年6月5日,按恒生综指具可比数据的成分股(下称港股)统计,24Y营收同比增3.4%,盈利同比增8.5%,增速均较23Y上行,净利润率与ROE也同比上行;相较预期(彭博一致预期,下同),港股整体24Y业绩略微不及预期,但相较23Y大幅不及预期的结果已明显好转,港股基本面回稳向好的态势确立。从市值结构看,24Y港股大中市值个股业绩表现更好,推动港股24Y业绩增长,小市值个股则拖累港股整体表现。25Q1港股则有140只个股披露季报,营收同比增1.8%,盈利同比增10.4%,业绩表现延续24Y年报的稳健向好趋势。

▍科技龙头与金融业绩表现靓眼,顺周期行业业绩好转但不及预期。

港股24Y仅地产建筑与能源行业营收同比负增长,且12个一级行业中有6个营收增速超过23Y;盈利来看,除了地产建筑、能源与综合外的行业24Y盈利增速皆为正数,且7个一级行业盈利增速较23Y好转或加速。结合业绩增速变化情况,以及与市场预期的偏差,港股24Y资讯科技与金融行业的业绩表现靓眼,消费、电讯与医疗保健行业增长符合预期,顺周期板块业绩的好转不及预期,而公用事业和地产建筑的业绩则超预期的转差。

周期板块业绩触底,但大多数行业业绩较预期差。油气行业24Y业绩增速相较上年同期略有好转,但业绩不及预期的程度与占比都较高。其他资源类行业,除原材料的营收增速较23Y下滑,其余行业24Y营收和盈利增速皆较23Y好转或加速,尤其金属价格支撑下相关企业业绩快速增长,但大部分企业的业绩仍不及预期。工业相关行业则表现分化,运输受海运与物流行业的支撑业绩超预期上行,其他行业则不及预期甚至业绩承压。进入25Q1,金属与运输行业业绩上行延续,而机械企业的业绩好转趋势增强,周期行业触底回升趋势显著。

防御板块压力显著,电讯行业业绩稳健上行。24Y电讯行业业绩稳健增长,业绩符合预期;农业产品(猪企)业绩表现最为靓眼。而食物饮品与消费零售在经济压力下业绩不及预期的收缩;公用事业也因火电与新能源发电的压力和电价不及预期等因素导致整体业绩不及预期。板块业绩趋势延续至25Q1,电信服务25Q1业绩增速同比上行,而其余板块的业绩压力仍存。

大金融板块表现分化,保险与券商企业业绩表现靓眼,地产行业表现最差。受益于2024年度权益和固收市场的双重利好,保险企业资产端盈利上扬,券商资管的业绩也受益于股市的表现;银行的业绩则相对稳健,而地产业绩超预期的大幅收缩。整体业绩趋势延续至25Q1,保险与券商的业绩继续同比上行,银行稳健,而地产继续拖累板块业绩。

成长板块虽然整体看是24Y港股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但各行业内部分化显著。科技行业24Y的业绩主要由消费电子与互联网的龙头企业支撑,其余行业个股业绩低于预期的比例较高,整体业绩明显分化。医药行业当中医疗服务企业整体业绩增长基本停滞,且业绩大幅不及预期,是拖累板块的主因;而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生物科技与制药等行业盈利超预期,表现靓眼。成长板块中消费相关的二级行业在基数效应褪去下24Y业绩增速放缓,但与预期相比表现稳健,当中纺服、媒体娱乐与专业零售业绩表现最为靓眼,家电在国补与出海的支撑下业绩也实现快速增长;而社会服务业绩不及预期,反映居民消费的复苏仍存阴影。25Q1,在24Y业绩表现靓眼的行业延续增长势头,包含消费电子、互联网、生物科技制药与家电等细分行业,但纺服与航空业绩则转为承压。

▍多重扰动下港股业绩预期下行,科技、医药与新消费主线向好。

截至5月30日,港股25Y营收与盈利增速预期分别为4.4%/4.6%,前者较24Y上行,暗示市场对今年中国经济的相对看好;后者有所放缓,疫后复苏与降本增效预计将告一段落,但也基本匹配营收增长的预期。行业来看,地产建筑、可选消费、资讯科技等行业目前有最高的盈利增速预期,而医疗保健在排除特定个股影响后业绩增速预期也位居行业前列。虽然1月底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导致港股泛行业的25Y业绩预期下修,但至今也或充分计价;而资讯科技当中的消费电子与游戏板块和互联网龙头企业、医疗保健中的生物科技(创新药)和制药与CXO、原材料中的金属(黄金与特种金属)与化工、金融当中的券商资管,以及消费当中的新能源车与商贸零售(新消费)和美妆护肤,这些细分行业的全年盈利预测都出现上调,电信服务与银行的业绩预期也相对稳健,呈现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行业或企业特有的业绩韧性和增长预期。

▍风险因素:1)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2)我国政策力度、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3)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4)俄乌、中东地区冲突进一步升级;5)我国房地产销售量价回稳不及预期。

注:本文来自中信证券2025年6月11日发布的《港股业绩跟踪系列:24Y与25Q1财报回顾与展望—业绩分化,展望具结构亮点》,报告分析师:徐广鸿、王一涵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916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12日

相关推荐

  • 可控核聚变材料:多重利好或促行业短期加速上涨,长期展望发展空间依旧广阔

    可控核聚变行业边际变化不断,政策端: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旨在放宽对核能的监管并加速核电建设;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下一步会大力支持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装置端:美国NIF设施实现破纪录的净能量增益;CFS公司估值达到80亿美元。我们观察到行业近期政策信号不断明确、融资规模提升、装置建设加速、技术进展明显,…

    商业 2025年5月27日
    11000
  • 中金: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重启降息

    摘要 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的最大变化是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此轮关税幅度大、速度快、范围广,不仅是针对贸易问题的技术性回应,更是对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重新校准。特朗普将关税视为多功能的“万能扳手”,用于应对各种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包括:持续的贸易逆差、社会分配不公、国家安全、政府债务、非法移民以及毒品泛滥。 展望未来,关税作为特朗普施政的重要工具,或将趋于…

    2025年6月9日
    8800
  • 民生策略:当下市场定价特征的思考

    导读 随着参与者结构的变化,当下市场呈现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定价特征。短期看,不同参与者的定价顺序呈现了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这也因此带来了市场风格与行业的轮动。但从更长的维度来看,在政策的引导下,保险+ETF模式更值得期待,这可能是未来更有资金动量的领域,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主动基金通过向险资与被动基金的共识领域靠拢以重新获取定价权的可能。 1 2024Q4以来的市…

    2025年3月25日
    8300
  • AI智道:多模态推理技术突破,向车端场景延伸

    2025年3月Google Gemini 2.5发布,可实现多模态融合推理;4-5月阶跃星辰、商汤、MiniMax先后发布多模态推理成果,我们认为技术进展意义在于:依托于多模态思维链的加入,多模态、推理模型两条主线正在实现架构统一,多模态理解能力迎来提振。近期,理想、蔚来等车端交互具备多模态推理落地场景,我们认为,技术架构的融合创新有望持续带来应用场景延伸,…

    2025年6月3日
    6100
  • 中信证券:拥抱新模型+新算力,挖掘创新成长

    展望2025年H2,建议把握新一轮创新落地周期。AI主线创新继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落地提速,景气创新方向频出,驱动行业加速成长。综合梳理两大投资方向:1)AI产业链:重点布局“AI主线”,看好AI应用及算力板块机遇;2)景气创新:建议关注信创、金融科技创新、特种IT等结构性创新机遇。 ▍AI主线:下一代算力+下一代模型,Agent+多模态助力应用落地提速。 …

    商业 2025年8月5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