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策略吴开达:做强国内大循环

核心观点

目前中美关税压力有所缓和,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天风证券预计财政进一步扩张和货币适度宽松协同配合,后续政策或转向结构宽松,“以我为主”,应对后续“特朗普不确定”的潜在影响。

摘要

海内外政策要闻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顺利召开。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本次会议向世界发出了团结协作、共迎挑战的“中拉声音”。会议通过了《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和《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

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

政策简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又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李强总理会上指出,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要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循环的质量和层次,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效联通,以国内大循环更好牵引国际循环。目前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2.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3.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完备;4. 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本次会议也提出“要深挖潜力提振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目前我国正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服务消费成为趋势,服务消费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因此,从就业与消费的关系看,做强国内大循环,应该积极发展服务业。天风证券认为随着消费结构即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改善服务业供需的短板,或有助于让经济结构更加平衡以及畅通和做强国内大循环。

中美落实日内瓦经贸联合声明。当地时间5月10日-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5月14日,中美双方同步落实《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天风证券认为本次日内瓦会谈是破冰,后续双方仍需进行多轮谈判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4月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货物330.24亿美元,同比减少约21%。与此同时,4月中国货物贸易对各国出口总值3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8.1%。整体来看,对美出口份额处于下降区间。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天风证券认为本次会谈成果不仅在于达成的具体成果,更在于中美双方重新确认了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路径,是良好的起点,也是来自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天风证券认为后续仍需聚焦做好自己的事,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出口韧性的同时掌握国际合作竞争的主动权。

国内外政策导向分析

上周(5.12-5.16)海外政策聚焦于5月10-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并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5月14日,中美互降关税系列措施正式落地;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举行。

上周(5.12-5.16)国内政策主要聚焦于国家主席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货币财政方面,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并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资本市场方面,证监会举办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产业方面,《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发布;商务部宣布暂停部分美国实体相关限制措施;发改委组织民营企业座谈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届贸易部长会议召开;地产方面,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广州上调房贷LPR加点;其他金融政策方面,北京召开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调研并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金管总局发布《关于规范总局系统行政检查工作的通知》。

1、权益:A股方面,受中美贸易谈判出炉后降低关税落地以及节后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提振影响,上周三大指数普遍反弹,其中创业板和沪深300分别小幅反弹1.38%和1.12%。万得微盘股指数上周累计反弹1.58%。政策影响:中国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国寿资产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2、固收:央行上周总共净回笼资金4751亿元(含国库现金)。DR007受降准降息影响节后超预期回落,5月12日大幅走低至1.5%以下。政策影响:4月金融数据显示政府债依旧是主力;中国3月减持美债189亿元,持仓降至第三位。

3、大宗商品:有色金属持续反弹;原油持续上涨;贵金属高位回落;黑色金属延续震荡回落;猪肉维持偏弱震荡。政策影响: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召开;欧佩克维持今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不变;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黄金产量小幅上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刘国中副总理安排部署夏收夏播夏管等工作。

4、外汇:此前受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担忧增大影响美元有所贬值,上周美元指数有所反弹,截止5月16日,美元指数收于100.98,周环比微涨0.56%。人民币贬值压力释放,截至5月16日报7.20,周度升值0.42%。政策影响:“互换通”上线两年后产品类型扩容;穆迪公司5月16日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权益仍处于赛点2.0第三阶段攻坚战。4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5月7日一行一会一局出台一揽子金稳措施,提前加力,以稳应变,继续攻坚。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目前中美关税压力有所缓和,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天风证券预计财政进一步扩张和货币适度宽松协同配合,后续政策或转向结构宽松,“以我为主”,应对后续“特朗普不确定”的潜在影响。

风险提示:特朗普不确定性超预期;逆周期政策落地有时滞;地缘冲突升级。注:本文来自天风证券于2025年5月21日发布的《天风策略吴开达:做强国内大循环》,分析师:吴开达

S1110524030001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382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1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5月21日

相关推荐

  • 美国贸易协议中的“虚虚实实”

    8月12日,中美关税暂停措施即将到期。从美国近期与日本、欧盟等经济体达成的“投资换关税”贸易协议来看,后续关税风险能否缓和,还存在哪些潜在贸易冲突?一、美国贸易谈判进度?投资换关税,美国实质建立三档分层关税从贸易协议覆盖的商品规模来看,美国贸易谈判进程已近50%。截至8月1日,美国已与越南、日本、欧盟、韩国、印尼等九个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或暂停协议。就覆盖的美…

    2025年8月10日
    3600
  • 中金:美联储不会在通胀面前轻举妄动

    美联储6月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官员们认为政策不确定性有所下降,但仍下调了增长预测,并抬高通胀路径判断。点阵图保留年内两次降息的判断,但细节上边际变“鹰”,显示出美联储内部的谨慎观点[1]。鲍威尔对通胀风险保持谨慎,并称没人对自己写下的利率路径有很强的信心。中金研究认为,美联储没有任何急于降息的打算,在经济允许等待的情况下,决策者不会在通胀面前轻举妄动…

    2025年6月19日
    7200
  • 中金研究:煤炭底部可见,反转难得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走弱,秦港动力煤价格已累跌20%,山西低硫主焦煤现货累跌17%。我们认为拖累动力煤价格的核心因素仍在于需求,特别是火力发电的疲软。尽管制造业生产与出口保持韧性,但用电弹性不尽如人意拖累用电增速,叠加风光水电的进一步替代,火电出力持续收缩。与此同时,内煤产量维持高位,库存高企,国内动力煤基本面持续宽松。秦港现货煤价于2月底开始贴水长协价,…

    2025年6月8日
    10100
  • 政府债托底社融置换债挤压信贷

    核心观点 2025年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2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 2月社融总量延续恢复势头,受到政府债融资的有力支撑,表内外票据融资也有增量贡献。财政的积极发力也体现在基建领域,1-2月重大项目开工投资额同比增长近四成。财政资金对企业现金流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支持企业存款增速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信贷增速继续回落,主要原因在于置换债的发行“挤出”…

    2025年3月25日
    11600
  • 中信证券:香港房地产市场拐点已至

    香港房地产市场供给长期偏紧,历史上的五次牛熊切换多为需求侧因素所主导,总体来看上行周期长,下行周期短。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在产业、人口、利率等因素推动下,相关房地产市场新周期已经开启,可能沿着从住宅到商业地产的顺序,兑现一轮稳步向上的周期。中信证券相信,所有在港经营的房地产企业都会普遍受益于行业向上的周期。 ▍供给受限始终是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香港建成片区人…

    商业 2025年8月8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