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良对未来趋势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不走寻常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从最初的创业到现在进军现代中医药、生物科技和大健康事业,他每一次都能应时而变,把握每一次机会,成为时代的弄潮者。”在《川商》杂志上,有这样一段对四川富豪黄明良的评价。
而在新能源领域,黄明良也有一条创业线。不过,在光伏行业持续遇冷的背景下,承载他新能源事业的琏升科技(300051.SZ,曾用名:三五互联)目前仍困在亏损之中。
目前,琏升科技已投建两大异质结电池项目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设计产能8GW、总投资约40亿元,下称“眉山基地”)、江苏省南通市高新区(设计产能12GW、其中一期3GW总投资约20亿元,下称“南通基地”)。
虽然在黄明良实控的两年多里,琏升科技实现大幅增收,但光伏市场遭遇阶段性供需错配的困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导致琏升科技亏损局面仍然延续。
2025年4月底,琏升科技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储世纪”)69.71%股权,试图以光储一体化战略扭转连续七年亏损的颓势。
“公司目前专注于HJT光伏异质结赛道,未来也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琏升科技相关人士对北方经济网表示。
拟入主“中兴系”储能公司
在此背景下,身为HJT新贵的琏升科技2024年光伏产品(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毛利率下降至-27.08%,存货跌价准备增加至超8000万元,亏损幅度增大。
4月底,琏升科技抛出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拟向38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兴储世纪69.71%股份,同时拟向控股股东海南琏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琏升”;曾用名海南巨星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简称“海南巨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兴储世纪成立于2007年,最初由通信巨头中兴通讯(000063.SZ)发起设立,是中兴系新能源版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光储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已有产品系列包括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便携式储能等;2021年进行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验证及产业化布局,而其钠电储能项目是自贡市引入的重点项目。
切入钠电赛道后,兴储世纪备受青睐。其中,富森美(002818.SZ)实控的共青城储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6000万元收购兴储世纪2.76%的股权;海天股份(603759.SH)以5000万元认购兴储世纪部分增资股份;中光防雷(300414.SZ)则认缴出资800万元投资兴储世纪。彼时风光无限的它也计划独立IPO,并于2023年启动IPO辅导,然而因市场环境等因素不了了之。
琏升科技表示,这一并购将有利于其推进光伏产业链布局,把握光储一体化的市场机遇,拓展海外市场。
“此外,收购完成后,公司还将通过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做深光伏高效异质结技术产业链布局,通过产业整合加强上市公司整体体量和质量,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上述琏升科技相关人士表示。
南通HJT项目未如预期
“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成就琏升速度”——在江苏琏升新能源12GW异质结电池项目(以下简称“南通基地”)门口右侧,有一排排活动板房,这句标语挂在最前面的板房上,在2025年4月北方经济网探访时已褪色斑驳。
琏升科技南通基地海报标语。图片来源:北方经济网 周立/摄
在黄明良的大本营四川,眉山基地创造了从破土动工到首片下线仅用206天的纪录,不仅完成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建产能3.8GW,还在2024年收到了1000万元政府补助。
“江苏琏升科技从项目签约到正式投产真是一路快马加鞭。”彼时,在2023年12月的开工典礼上,黄明良表示,琏升科技从萌发投资意向,到开工建设仅用了6个月时间。
在2024年6月的新闻稿中,王新还曾实地视察项目进展,按照施工计划,项目厂房主体封顶预计在当年8月30日前完成。
2025年4月中旬,北方经济网来到南通基地项目所在地,从门口放眼望去,大面积空地上杂草丛生,仅有厂房钢结构拔地而起,工地上也难以捕捉到人影。据附近其他工程项目的人员表示,琏升科技南通基地项目已经停工一段时间,平时有一人在看门,此前听说该项目将在4月复工,但未见动静。
对于南通基地的项目进展等问题,琏升科技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南通基地建设项目正在推进中,目前处于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阶段性调整,后续工程也正在有序筹备中。
在琏升科技与江苏省南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了12GW的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投资合作协议后,一期3GW由峨眉山荣基建筑有限公司(简称“荣基建筑”)来接手相关的土方工程、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工作。
而根据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2024年的履行情况,上述南通项目工程目前已履行金额、是否正常履行等情况并未披露。“我司已履行内部涉密信息披露豁免流程,对上述合同金额进行豁免披露。”琏升科技表示。
在黄明良入主之前,琏升科技(曾用名:三五互联)已连亏4年。2018~2021年,琏升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3.46亿元、2.57亿元、6880.27万元、2463.62万元。
到了2022年8月,黄明良实控的海南星煜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煜宸”)在收购了海南巨星25.65%的股权后,又以货币形式认缴海南巨星新增注册资本1.78亿元。一通操作下来,巨星集团对海南巨星的持股降至19.47%,而星煜宸持股60.66%。至此,黄明良、欧阳萍夫妇正式成为海南巨星的实控人。
黄明良入主后,便带着三五互联押注HJT赛道,经营范围从软件应用及服务变更至光伏电池,但彼时的光伏行业已陷入内卷的价格战之中。
而琏升科技专注的HJT赛道,目前似乎受成本制约而难以与主流的TOPCon一争高下,上产能进度缓慢。
不过,在黄明良实际控制琏升科技的两年多里(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琏升科技已累计亏损1.73亿元。尽管其光伏业务营收占比已从2023年的28.27%升至2024年的68.55%,营业收入同比大增437.75%至3.43亿元,成为业绩“顶梁柱”,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同样是拖累公司盈利状况的产品,毛利率仍处于-27.08%。
而为了琏升科技的光伏事业,黄明良则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支持,其实控的海南琏升为琏升科技提供过亿元的无息借款。
但种种举措还没有帮助琏升科技走出资金困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琏升科技账面货币资金仅1.46亿元,较年初减少41.75%;wind数据显示,其有息负债接近11.80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75.14%。
对于未来如何扭亏为盈,上述琏升科技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深知扭亏为盈的重要性,将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并已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速技术升级,不断提升HJT电池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在技术迭代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次,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提升市场份额,并将通过产业布局与合作、以终端市场开发带动制造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国内外新兴市场,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同时,公司亦将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合,寻求产业协同发展机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