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期间,“国补”政策持续刺激消费电子市场增长。
前三天是五一节促销的关键期,“我们一般前三天有冲量的任务。”华为、OPPO手机销售门店店员均表示。
华为最高优惠2500元
在店面门口的广告屏上,打着“华为五一焕新季”“至高优惠2500元”的字样。
图源:北方经济网摄
今年3月,华为推出了首款阔折叠手机Pura X。这款手机也被摆在了门店展台的显眼位置,现场有不少消费者在旁体验“眼动翻页”等功能。“虽然在刚发布时因定价较高遭到吐槽,但这款折叠屏手机整体卖得还不错,经常卖断货。”该华为店员表示。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84万台,同比增长53.1%,继上个季度在近两年首次同比下降以后,市场表现有所回暖。不过,IDC认为,这种好转主要来自于厂商发布产品节奏的变化,市场需求并无更明显的改善,折叠屏市场今年依然会处于一个调整观望阶段。
“一般手机产品只有在最新版本推出后,旧版本会有一次降价的窗口期,降价幅度在500元左右,之后价格就不会有太大变化。”OPPO店员表示。
相比于国内品牌,苹果(AAPL.O)许多线下门店则均不参与国补。北方经济网5月4日走访发现,苹果线下授权商店的人流相对较少。
5月1日,苹果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财季(2025年Q1季度)财报,该季度苹果总营收为953.59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247.8亿美元,同比也增长了5%。然而,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仍是下跌,该季度营收为160.02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
据IDC数据,苹果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13.7%,同比下降了9%。一方面,由于国补政策要求限制,最畅销的Pro&Pro Max机型难以参与其中;此外,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的波动将让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大压力。
小米时隔十年再次登顶
目前IDC、Canalys、Counterpoint三家机构均已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排行榜,出货量方面小米排名第一,销售榜单则是华为拔得头筹。
从出货量数据来看,IDC、Canalys数据均显示小米时隔近十年,在今年第一季度登顶,市场份额在19%左右,同比增长了约40%。华为、OPPO、vivo和苹果分列后四席。
图源:IDC咨询
Canalys首席分析师朱嘉弢认为,小米的重要增长动能来自于产品和渠道的协同效应。小米在线上线下统一的定价策略有效降低了消费者在国补政策下的决策成本,而其从可穿戴设备、PC、智能家居到汽车等全品类的覆盖,也最大化利用了国补适用范围,带动多场景捆绑消费。
图源:北方经济网摄
其中,华为的nova 13系列和旗舰款Pura 70系列的强劲需求巩固了其市场主导地位。国家补贴政策叠加热销机型降价,以及华为在600-799美元高端价格段的领先表现(该品牌目前在该区间占据优势),共同推动了增长。
整体来看,国补政策对于拉动智能手机销量而言仍然至关重要。今年前4个月,国内手机厂商们踊跃“上新”,除高端品类外,大部分产品均在国补范围内。
一加和荣耀均针对手机电池续航,分别推出了一加 13T和荣耀 Power,起售价分别为3399元和1999元。此外,荣耀还推出了以游戏性能见长的荣耀GT Pro手机,售价3699元起。
“就未来的竞争态势而言,厂商们绝不能依赖国补来获取所谓的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的焦点终究会回归到厂商自身,关键在于厂商如何精准服务好自己的目标人群,如何紧密围绕他们的需求来布局产品、技术,以及推进生态合作。”李杰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