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特攻队》,重振漫威?

《雷霆特攻队》,重振漫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娱,作者:零壹,原文标题:《〈雷霆特攻队〉:把烂摊子打包带走,同时上一道开胃小菜》,题图来自:AI生成

4月30日,漫威新片《雷霆特攻队*》提前北美三日在中国市场上映。虽然这部新片不算漫威电影的一线大作,但从“漫威电影宇宙”的发展角度来看,却是带有阶段性转折点意义的。

最重要的两点是,《雷霆特攻队》是漫威电影宇宙第五阶段的最后一部电影,又是凯文·费奇回归漫威影业担任制片人上映的第一部电影。

所以无论是电影故事情节中漫威宇宙的走向,还是现实中迪士尼对漫威电影的把控角度,《雷霆特攻队》都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迪士尼老掌门艾格和一手打造漫威电影宇宙的凯文·费奇,都想要结束漫威电影第四阶段开启多元宇宙后滥作频出、规划混乱的状态,为后续的电影宇宙规划一个足够有张力的未来,为第六阶段的重头戏《复仇者联盟5:毁灭之日》和《复仇者联盟6》打下一定基础。

可是,话说回来,《雷霆特攻队》只不过是集结了几个漫威二线反英雄,以及一个原作中经常被拿来垫战力、人设却不算突出的“战力天花板”哨兵,根本没办法在IP号召力上与美队、死侍金刚狼、蜘蛛侠、雷神等英雄相比。从定位来看,《雷霆特攻队》也不是一部有意争夺票房榜的高成本大作,而是与DC的《自杀小队》相似的边缘反英雄小队故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雷霆特攻队》注定难以成为一部全方位无死角的“漫威振兴”之作。

明白了这部电影的背景定位,再回过头看《雷霆特攻队》在制作上的亮点和问题,就会更加清晰了。在凯文·费奇的规划中,这部影片的任务应该有两个——第一,用一个低调的结尾把近两年的烂摊子“打包带走”;第二,给下阶段的新复仇者联盟当个“开胃小菜”。

重回漫威式人物塑造,但也仅是及格线以上

要完成这个任务,《雷霆特攻队》这部影片一定不能是一部《雷神4》《蚁人2》《惊奇队长2》《美国队长4》那样差评泛滥的不及格作,而是要通过一些创作理念的试水和回归,试图为未来三年的漫威电影找到一个站得住脚的起点。

从结果来看,《雷霆特攻队》差强人意。其仅有的优点并非来自影片提供了份大量足的特效场面,仅仅是找回了一些漫威此前擅长的幽默感和人物塑造。这其实是美队、雷神、钢铁侠、黑寡妇、绿巨人等一代复仇者人物深入人心的底蕴所在。

作为一部群像式的边缘反英雄集结电影,比较难处理的是人物塑造重心。《雷霆特攻队》基本做到了乱中有序,把影片的核心放在了“二代黑寡妇”叶莲娜以及“哨兵”鲍勃的身上,少见地将抑郁心理和无意义感作为叙事的核心,集中建立了叶莲娜和鲍勃两个人物的情感。

这两人是影片中的对照组,其关系近似娜塔莎和绿巨人。叶莲娜是影片中雷霆小队唯一没有超能力、也没有改造过肉体的人,他和娜塔莎一样只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特工,可以说是影片主要角色中战力最弱的一位;而从哨兵计划中意外存活下来的鲍勃,按电影中的设定是目前漫威宇宙的天花板级别,台词说“比过去所有复仇者加起来都强”,但心理的不稳定程度还要远超绿巨人。

叶莲娜在《黑寡妇》中的塑造是弧光不足的,但在《雷霆特攻队》中按戏份可以说是第一主角,叶莲娜的塑造聚焦于“失去与孤独”,她因姐姐娜塔莎的死亡陷入抑郁,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影片恰到好处地塑造出了这个人物不同于娜塔莎的特色,她的毒舌吐槽役人设与美国密探一起成为影片中幽默感的主要来源,而更难得的是,影片塑造出了她的低沉和孤独,这也使得叶莲娜与鲍勃最终的“话疗”比想象中更真实动人,叶莲娜这个人物以及她与鲍勃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叙事上成立且令人印象深刻,这将是后续漫威电影宇宙的财富之一。

“哨兵”鲍勃则大概率会成为后续漫威实现“野心”的重要角色。这个人物在漫画中是较为单薄的,往往在大事件中作为地球“压箱底战力”出现,比如在经典的《绿巨人世界大战》中与击败了一堆复仇者的绿殇进行最终对决。

但考虑到哨兵在漫画原作中的表现往往被视为对DC超人的模仿,斯坦李曾表示,最初创作这一角色实际上是为了强过隔壁DC的超人。另一方面,其“瘾君子嗑药”的起源故事又着实不太光彩,这也导致“虚无”这个有潜力的设定被埋没,所以在过去多年的影视化中都没有出场过。

《雷霆特攻队》还完成了“哨兵”的人物初始塑造和初步“英雄化”。首先,电影赋予了鲍勃人性中的善良底色,鲍勃因为童年心理创伤加上滥用药物的影响产生了人格分裂,他挺身而出不惜性命掩护主角小队,一方面是因为叶莲娜在短暂相处中对他的照顾,也因为他本性仍是善良温和的,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他心理的“无意义感”促成了他断然放弃生命,这也是“虚无”产生的原因之一。

“虚无”人格的觉醒,既是对精神疾病侵蚀人性的隐喻,也在影片中象征权力失控的毁灭性。影片将角色内在的撕裂感外化为视觉奇观,这种绝望心理的具象化更容易与观众的情绪对接。

而意义感的缺失,其实也是叶莲娜、幽灵、红卫等人的问题,巴基虽然已经蜕变足以成为这只小队的领导,但他在以“国会议员”身份试图重启人生时,同样面临着身份的迷茫。这些“失败者”的首次合作充满误伤与猜忌,影片通过讽刺性对话与荒诞场景建立角色共鸣,大量“互揭伤疤”式的互动,反而成为角色之间构建联系的方式,这种关系的渐进反而是自然合理的。

即便影片仍然有着漫威电影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的通病,但就《雷霆特攻队》这个不大的舞台来说,这个A24班底把故事拍成现在这个水平已经算及格了。

但《雷霆特攻队》的缺点也很明显。人物塑造方面,集中精力塑造叶莲娜和鲍勃,这就导致巴基、沃克这些已经比较丰满的角色在其中沦为工具人,而影片在动作戏上也是虎头蛇尾,开局几场打斗设计感颇高,与哨兵在大楼内的混战也很好地体现了哨兵的无敌,但哨兵的下线太过简单,虚无出现后的单一表现和进入精神世界后再度“话疗”的形式也不够有冲击力,不少观众还期待会有一场终结性的大战,但实际情况是预算可能全部给哨兵在大楼内的那场打斗了,有点后劲不足。


成也宇宙,败也宇宙?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漫威电影宇宙目前进入了一个关键转型期。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的混乱,背后是迪士尼高层变动引发的一系列影响,如今,漫威影业回到凯文·费奇的规划之下,他所面临的情况已经远比《复联4》结束时要艰难得多。

读娱认为,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的重大失利,关键在于猎鹰版美国队长、惊奇队长、旺达、奇异博士、雷神这些本应该挑起大梁的角色,没有一部影片能够继续深化他们的角色魅力,反而接连不断消耗了大众对这些熟悉角色的好感。

黑人美队几乎成为了最不受欢迎的超级英雄角色;惊奇队长在兰博和惊奇少女的加入后剧情混乱不堪,草率且漏洞百出;旺达变成了穿越多元宇宙的疯妇,奇异博士闯祸不断;雷神更是成了一个为搞笑而搞笑的弱智角色。

初代英雄退场后,仍在岗位的复联英雄新电影在疫情期间接连扑街,新角色也未能完全承接粉丝情感,而场外的“黑豹”扮演者离世,重要反派“康”面临牢狱之灾,这些都进一步恶化了漫威电影宇宙的布局情况。

而电影宇宙的故事发展同样走向不可控。之所以说成也宇宙,败也宇宙,是因为这种规划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能够像漫威前三阶段那样持续不断推出高质量单英雄电影,那么像《复仇者联盟》这样多英雄集结的大片显然就会更有市场号召力,也会对观众形成“追剧式”的吸引力,让观众不愿意放弃电影宇宙中的任何一部,且对彩蛋也抱有极大的兴趣。

但若单英雄电影连续扑几部,电影宇宙反而会形成观影的门槛和负担,观众会因为错过较多影片而进一步放弃观看漫威的其他电影,第四、五阶段因过多平行宇宙设定导致剧情碎片化,观众需补课剧集(如《洛基》《旺达幻视》)才能理解主线,观影门槛提高太多,这种连带效应其实已经成为常态了。

所以漫威影业的当务之急之一,就是塑造出一批新的有魅力的英雄,同时为黑人美队、雷神这些角色安排一个体面的退场,同时为电影宇宙的剧情进展寻求“发挥空间”。

凯文·费奇回归后,他在电影宇宙的扩张上明显更为谨慎。整个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只有《死侍与金刚狼》《美国队长4》《雷霆特攻队》三部电影上映,下一部电影则是《新神奇四侠》,其中《美队4》是处理遗留项目,从《雷霆特攻队》的彩蛋来看,黑人美队越发不讨喜,很可能被漫威所放弃,而《死侍与金刚狼》《新神奇四侠》则是目前多元宇宙故事进展的关键一环,后续唐尼回归饰演神君杜姆(毁灭博士),唐尼版毁灭博士显然是一位多元宇宙的反派。

不难发现,凯文·费奇正在小心翼翼完成《复仇者联盟5:毁灭之日》的必要布局,将故事重新拉回《复联2》到《复联3》中间的那种状态,各个英雄影片各司其职不求多,但要在《复仇者联盟5:毁灭之日》上映之前,完成新复仇者联盟班底的人物塑造。

若第六阶段成功,漫威或能够回归以角色驱动视觉奇观叙事的正道上;若失败,则可能面临IP价值稀释与观众信任危机。这是漫威的《终局之战》后最关键的背水一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娱,作者:零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01757.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912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3日 上午10:37
下一篇 2025年5月3日 上午10:39

相关推荐

  • 从追赶到领跑,中国6G挤上全球牌桌

    新眸原创·作者 | 桑明强 2019年,刘东杰第一次来到紫金山实验室,彼时的他也没想到,在这之后短短6年里,南京会成为全球6G的策源地。 故事还要从一段“卡脖子”的记忆说起。 2G时代技术空白,3G跟着国外标准跑,4G刚摸到门槛,国际专利战又迎面而来——直到5G实现技术同步,中国通信产业才真正意义上摆脱交专利费过日子的被动处境。 作为通信领域的高级工程师,刘…

    财经 2025年4月25日
    2300
  • 2025,国产推理大模型的“五军之战”?

    如果AI停留在模型层,那它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在AI真正落地,在不同场景的行业生根发芽,具备特定行业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且国产自主可控,整个中国的AI行业才有继续向前的动力。 自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无论是国外的OpenAI,国内的新锐“六小虎”到老牌大厂,都在加速布局推理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 无论是今年“新上牌桌”的DeepSeek,后来居上的字节豆…

    财经 2025年4月25日
    2100
  • 全民“淘金热”实录:有人套现339万,有人8万打水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高宇哲,编辑:刘杨 今年3月,国际金价突破30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受此影响,国内金饰价格突破900元/克。 从深圳水贝的代购到街边的回收金店,从年初走红的“黄金手机贴”到如今的“囤金条”风潮,黄金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社交平台上,“95后投资黄金23天收益11万”等新闻频现,更是刺激了年轻人攒金豆的投资热情。 随着黄金被…

    财经 2025年3月27日
    2400
  • 资本家审美正在脑控世界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个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一年多前,梅西刚夺冠,球星卡市场红火得很,我也在浪潮之中,玩得五迷三道。 就在2023年底的时候,球星卡巨头Topps出了个23/24欧冠球星卡的新系列,名叫DECO。 那会儿我刚看名,以为这是…

    2025年4月27日
    2300
  • 视频号达人升级:全域带货,是福是祸?

    ‍‍ 作者|蔓蔓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3月31日,微信电商又有新动作:视频号橱窗带货的达人,摇身一变成为“微信小店带货者”。 此番升级可不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达人“升级”为带货者后,能够在视频号、公众号、服务号等微信生态内进行全域带货,实现全域流量运营。这也意味着,微信生态将迎来一场围绕公域和私域流量进行的商业…

    财经 2025年4月3日
    2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