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创历史新高,上海机场拐点已过

文丨泰罗

4月28日晚,上海机场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3.69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母净利润19.34亿元,同比增长107.05%。

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1.72亿元,同比增长4.7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34.53%。

上海机场2024年以及今年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2024年以来,国内航线需求维持复苏态势.前几年,中国航空业曾遭遇严重冲击,以国际客流为主的上海机场无疑是受冲击最大的一家。2020-2022年,上海机场年度营收几近腰斩,合计亏损接近60亿元,业绩下降幅度远超过白云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机场。

2023年,国内航空业逐渐复苏,中国民航国内航线完成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4.8%;国际航线完成473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84.6%。

2024年1-9月,上海两大机场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0.2万架次、9343.3万人、307.2万吨,同比增长17.8%、33.5%、12%,全部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中国机场正在迎来重要的行业拐点,作为航空服务业,机场显著受益于我国航空业持续繁荣的大趋势,特别是流量增长带来的非航收入增长。

对于优质机场的流量价值,张坤曾经在点评上海机场时有过深刻论述:它本质就是一个微信,把所有的基础设施、跑道建好之后,就是一个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变现,变现的形式可以是商业,也可以是广告。

第一,它的流量是独享的,没有人跟它竞争。第二,它的流量是零成本的,甚至是负成本的。第三,它的流量是被筛选过的,而且是在封闭的空间之内,乘客没法走,流量变现的单客价值是很大的。这种流量价值,对于任何一个变现方都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

张坤的流量说,不仅适用于上海机场,同样适用于其他优质机场。

如果说中国上市航空公司是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强鼎立,上市机场则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上海机场的一枝独秀,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旅客结构。

比起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的互相分流,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乃至香港机场的互相分流,上海机场身处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地域,几乎独占了该黄金区域的优质客流。

以2015年-2019年数据来看,上海机场的国际旅客一直接近50%左右,而首都机场和白云机场不到30%,深圳机场更是不到10%。

更重要的是,上海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高端商务旅客较多,而深圳和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东南亚等国,国际旅客的消费能力比上海机场有较大差距。

作为A股市场著名大白马,上海机场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几家机场。数量更为庞大的优质客流,以及市场化定价的非航收入,成为上海机场业绩胜出的重要保证。

但上海机场并非没有压力,因为其他机场的国际旅客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竞争无处不在。

疫情前的2017年-2019年,深圳机场的国际航线旅客增速连续3年超过30%,远高于同期上海机场平均7.24%的增速水平。

根据深圳市的规划,深圳机场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70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近40%,其中国际旅客的吞吐量将超过1000万人,比2019年增长近1倍。

2016年至2019年,白云机场国际旅客量从1352万人次提升至1871万人次,年均增速11.5%,同样高于上海机场。

四大机场中,最大变数的可能是首都机场。

这家中国旅客流量最高的机场,最近几年在资本市场一直不受待见,市值低入尘埃。除了大兴机场对客源的分流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首都机场集团会从上市公司分流部分利润,最典型的就是免税扣点的分成,严重拉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从长远来看,大兴分流了部分客源后,首都机场凭借更靠近市中心的地理优势,未来国际旅客占比可能会有较大提高。流量结构的变化,或许会让首都机场的未来业绩出现较大改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海机场并非止步不前。公司已经吸收合并上海虹桥机场,成为国内第一家有着两大国际机场的上市公司。两家机场合并之后,凭借流量互补和资源共享,上市公司的业绩规模无疑会继续做大。

从短期复苏弹性和长期成长确定性来看,上海机场无疑仍是国内最有优势的机场,没有之一。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8737.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 卫生巾恐怖故事:不断“塌房”,但价格涨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作者:小遥,编辑:付饶,原文标题:《卫生巾恐怖故事:信任危机尚未解决,价格还在涨》,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怎么样能写好一个恐怖故事? AI说,开头要用异常感刺穿日常,让角色在熟悉中察觉危险,埋下不安的种子;中段要用失控感绞杀安全感,逐步剥夺角色的控制权,使其产生一种窒息感;结尾要用虚无感取代解脱,用留白制造持续的心理阴影。 而这,…

    2025年3月29日
    4300
  • 国务院一纸新规,京东、菜鸟能否让快递包装成功“减肥”?

    剪刀划开层层缠绕的胶带,拆掉比商品还大一两倍的纸箱,映入眼帘的是被塑料膜层层缠绕的商品,再剥开产品自带的塑料包装,才得以取出购买的商品本体,此时,自己站在一堆包装垃圾中。 这种 “里三层外三层”的拆箱体验,在2023年催生了近2000万吨快递包装垃圾,既造成资源浪费,也让消费者感觉拆快递很麻烦。 在这一麻烦的背后,暗藏着暴力分拣与商品保护之间的现实博弈。20…

    财经 2025年4月23日
    2100
  • 商汤忙着减重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房晓楠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2025年开年以来,以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科技新贵正在重塑AI圈的竞争格局,风起云涌,激战正酣,而对于那些曾经在上一个时代破浪的AI选手来说,如何挤身新浪潮,显得尤为迫切。 4月10日下午,上海西岸,一艘又一艘的船驶过黄埔江,风起时,沿着滚滚江水急速顺流而下。与此同时…

    2025年4月13日
    2400
  • 阿里云,一场对阿里关注度的无声转移

    随着DeepSeek的出圈,通义大模型团队也有了更多大的压力,一位通义的员工称,他们的模型现在最大的困扰是“叫好不叫座”;虽然阿里云作为开放平台,可以部署其他家模型,但是保持住自研大模型的领先性,“守住开源的地位”成了高层对他们的新要求。 阿里云,对于阿里,很重要。 2023年6月,阿里重组后3个月、ChatGPT爆火后半年,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

    财经 2025年4月14日
    2600
  • 视频号达人升级:全域带货,是福是祸?

    ‍‍ 作者|蔓蔓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3月31日,微信电商又有新动作:视频号橱窗带货的达人,摇身一变成为“微信小店带货者”。 此番升级可不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达人“升级”为带货者后,能够在视频号、公众号、服务号等微信生态内进行全域带货,实现全域流量运营。这也意味着,微信生态将迎来一场围绕公域和私域流量进行的商业…

    财经 2025年4月3日
    2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