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绿茶集团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而昨夜,又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最新聆讯文件集(PHIP)也正式挂网,这家成立17年的餐饮品牌第五次冲击港股迎来关键进展。
拟发行212,980,000普通股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按照相关要求,对绿茶集团的备案事项包括:绿茶集团拟发行不超过212,980,000股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三年下沉市场拓店提速
自2008年在杭州西子湖畔开设首家餐厅以来,绿茶集团已将其门店网络扩展至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2个自治区。截至2024年底,其旗下餐厅数量达465家,复合年增长率29.8%,覆盖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所有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1个二线城市及90个三线及以下城市。
在其看来,高性价比定价模式在扩展业务至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时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而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于过去数年呈现增长,预期于2024年至2029年维持稳定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9.1%,于2029年市场规模达人民币8,261亿元。此外,休闲中式融合餐厅市场以二线、三线或以下城市(占中国餐饮市场约75%市场份额)的顾客为目标,故未来增长潜力可观。
供应链+数字化双轮驱动
2021年,公司通过成立直接采购中心,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获取优质原材料,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食材的质量和一致性。目前,绿茶集团与205家大型食材加工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标准化了菜品的口味和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
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供应链效率,降低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增强公司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链中断风险中的抵御能力。
一系列运营举措下,绿茶集团门店在稳步增长同时,新开门店的平均现金投资回收周期大幅缩短。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记录期,每家新开门店的平均现金回收期为17个月,到2023年及2024年新开门店平均现金回收期缩短至14.3个月。2024全年净利润率提升至9.4%,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连续两年突破7亿元,为持续扩张提供“弹药”。
近年餐饮赛道竞争白热化,消费人群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消费愈发理性,追求高性价比,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开始脱颖而出,甚至可以说其是2023年以来消费复苏的核心动力,餐饮行业也是如此。在消费分级趋势下,高性价比定位成为抵御行业波动的“护城河”。
例如在菜品方面,绿茶集团以杭帮菜为基础进行创新,灵活设计符合入驻地文化的菜单,形成绿茶烤鸡、面包诱惑、火焰虾、石锅鸡汤等多款经典招牌菜,同时每年更新约20%的菜品,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推出172个、168个及203个新菜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60元左右的客单价精准卡位大众消费市场。
资本化浪潮下的行业变局
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消费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上市融资成为头部企业扩大规模、建立供应链壁垒的关键路径。未来,餐饮企业的竞争将不仅是门店数量的比拼,更是供应链效率、品牌差异化与资本运作能力的综合较量。
从西湖畔的文艺餐厅到冲击资本市场的餐饮集团,绿茶餐厅的进化史恰是中式连锁餐饮发展的缩影。当资本加持成为行业标配,如何在规模扩张与品质管控间找到平衡点,或将决定这批“上市新兵”能走多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