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报道,南关东防卫局今年第一季度发行的公关杂志显示,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批新型巡逻舰已于今年开工建造。这些巡逻舰由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日本海洋联合公司矶子造船厂负责建造。2月14日,该船厂举行了首批4艘巡逻舰的钢板切割仪式。首舰预计6月份开始在船坞中搭建,随后2号舰也将入坞建造,两舰计划于11月下水;3号舰和4号舰则计划于2026年3月下水,全部4艘预计将在2027年3月前完工交付。
这种新型巡逻舰是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新舰种,首次出现在2018年底发布的“平成31年防卫大纲”以及“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2018-2023)”中。根据当时的规划,将总共建造12艘“哨戒舰”,其中首批4艘在2018-2023年间建造。2018年底发布防卫大纲时,有消息称这些“哨戒舰”将成为海上自卫队未来的下一代基地巡逻兵力。当时,直属于海上自卫队五大基地的地方队中,仅有少数隼型导弹艇承担近海巡逻和外国舰船跟踪监视任务,这对导弹艇的设计目的并不合适。随着周边国家通过第一岛链进出太平洋的频次增加,海自主力舰艇捉襟见肘,二线护卫队舰艇老旧,基地配置的导弹艇难以胜任。
因此,日本需要排水量更大、续航力更长、居住条件更好的轻武装舰艇来执行巡逻任务,并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以适应少子化现状和自卫队招募困难。这些“哨戒舰”还将具备一定的冗余空间,以便在需要时搭载模块化的反潜、反舰等作战设备。在此期间,一些船舶企业提出了轻型巡逻舰艇方案或模型,被认为是竞标“哨戒舰”的方案或外销方案。
规划后来有所延期,转为在2022年底发布的新“防卫力整备计划”期间建造首批4艘,总建造数仍为12艘。2023年的防卫预算中,为这4艘编列了总共357亿日元的建造预算,平均每艘成本约为89.25亿日元。这些舰被定为OPV(近海巡逻舰),因2023年按日本年号是令和5年,故称05OPV。
根据报道,新型巡逻舰全长约95米,排水量1920吨,使用“自主航行技术”以节省人力,舰员人数可降至30人。武器配备包括一门30毫米口径机关炮,推测为美制30毫米MK44“大毒蛇”机炮。此外,防卫省还在2025年度预算中拨款40亿日元,为新型巡逻舰配备6架从美国购买的V-BAT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提高其对海监视和情报搜集能力。
新型巡逻舰项目的推进将取代隼型导弹艇,尽管直接作战能力不强,但数量更多,有助于解放主战舰艇,提高作战效率和灵活性。伴随着海上自卫队水面部队编制改革,这一系列动态值得关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