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调整,打到特朗普政府的“七寸”上

这次调整,打到特朗普政府的“七寸”上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当中美互相征收超过100%的关税后,这场国际贸易争端已经成为“数字游戏”,那些数字之外的信息更加值得关注。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

通知称,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美东时间的同一天晚上,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政策指引称,智能手机、路由器以及部分电脑和笔记本等产品将不再被纳入此前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的125%关税税率范围内。

如果把上述信息结合看,大致可以得到两条结论:

首先,一个好消息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智能手机和电脑可以放心购买了,此次“关税战”预计不会波及到“民用电子消费品”市场。

其次,笔者认为,关于芯片原产地的认定,将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带来深远影响,其意义甚至不局限在这次“关税战”的框架内。

半导体产业,不存在硬脱钩

在讨论关税问题时,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点是,有些国际分工复杂的产业,向其征收关税这件事本身,已经超过任何政府的行政能力边界。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

一家位于中国台湾的晶圆代工厂,在接到美国客户的订单后,将日本产的硅片加工为晶圆,后送到马来西亚进行封装,再交给中国大陆由OEM厂商组装为电脑,最后售往美国。

现在问题来了,在来回的“出口—进口—转口”中,这台电脑应该加多少关税?

以上的这段假设,还是关于半导体产业链的“简化、再简化版本”,没有考虑到IP授权、上游设备产地、晶圆制造辅材、后段检测等多个可能导致关税叠加的环节。

即便每个环节都能严格地按照税率征收关税,那么这台电脑到消费者手中价格会上涨多少?

因此,在关于半导体和消费电子的问题上,中美双方都心照不宣地选择让这个庞大且复杂的产业“置身事外”。

对于美国来说,关税征收范围的修订使其不用面临“美版iPhone全球价格最高”的尴尬局面。

而对于中国来说,发布芯片原产地认定规则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一方面,目前国内严重缺乏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而大部分先进制程芯片都由美国企业设计完成,如果向他们征收大额关税,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联想/小米/OPPO/vivo等OEM厂商的国际竞争力。

还有一个能够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是,这次芯片将干扰美国芯片制造回流的进程。

“Made in USA”,难上加难

2022年,拜登政府出台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拟拨款390亿美元直接补贴那些美国本土的晶圆制造厂商。

这项计划最终的效果如何呢?只能说很有限。

除了英特尔和德州仪器等IDM(即设计、制造、封测垂直包办)企业外,大多数美国芯片产商并未给予响应。

原因也很简单,在单座5nm晶圆厂投资动辄120亿美元起的背景下,让已经习惯Fabless模式运营的美国芯片公司考虑建厂,芯片法案给每家允诺的十几亿到几十亿美元补贴实在不具备说服力。

到特朗普本届任期,他曾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号召废除《芯片与科学法案》,称其白白浪费钱,但同时通过关税向台积电施压,让后者到美国建厂。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特朗普政府没有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在芯片制造回流的问题上,与拜登政府是有高度共识的。

那么在“半协”发布半导体原产地认定规则后,芯片制造还能顺利的回流美国吗?

答案是否定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中国是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国。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国内部分涉及Foudry的企业,不排除会考虑本土部分产能外迁的可能。比如存储芯片厂商美光,或者是功率半导体厂商德州仪器。

而对于那些本就是Fabless模式的厂商来说,他们更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让中国台湾企业代工芯片,甚至会向代工厂明确提出要求,那些对中国出售的芯片,不得利用代工厂在美国本土产能的制造。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两届政府关于芯片制造回流的设想,恐怕难以奏效。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34919.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485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4日 上午10:52
下一篇 2025年4月14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下一个极氪001,要回到吉利里找

    “爆款即生命”的厮杀中,极氪不仅要找到下一个“极氪001”,还要找到下下一个“极氪001”才行。 原创ⓒ新熵 新能源车组 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思原 主编丨九黎 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红海之上,一场以极氪为中心的风暴正在持续。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中,极氪内部紧急发布通知,宣布 新的 高管人事调整;回归工作日的第二天,吉利汽车又发出了在纽交所私有化极氪汽车的邀约。 …

    财经 2025年5月11日
    9200
  • 一年后才能提YU7,雷军比粉丝更着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彦飞,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YU7一小时大定近30万单火爆登场后,小米正面临着一场空前艰苦的产能冲刺。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APP的YU7交付时间已经拉长至9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其中,YU7标准版为58~61周,Pro版为51~54周,Max版为39~42周。 小米汽车门店的销售人员向字母榜确认了这一点,并建议订购起售价高达3…

    2025年7月6日
    5500
  • 周成建回归,美邦服饰补课

    斑马消费 沈庹 重回掌舵美邦服饰一年,周成建交出的业绩答卷并不乐观,收入腰斩、再陷亏损泥潭。 与此同时,公司对渠道融合和产品升级的变革,正如火如荼。周成建期待通过大刀阔斧的调整,带领品牌实现涅槃。 去年8月,他回到品牌发源地温州,喊出30年后再出发的口号。这一次,全力押注潮流户外赛道,大有平替始祖鸟等户外大牌的雄心。甚至提出1000天内开出1万家“体验馆”的…

    财经 2025年5月2日
    8100
  • 以案说法:电动汽车起火烧了仓库 厦门金龙被判赔800多万

    日前,有关网络平台公布了一起因新能源电动车起火引发的安全事故。一辆由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厦门金龙”)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发生电池故障引发火灾,导致顺丰快运在崂山区的一处仓库起火,顺丰快运因此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经过法院审理,厦门金龙被判赔偿顺丰快运共计800多万元。 火灾溯源:纯电动汽车电池故障引发仓库大火 顺丰快运在崂山区租用了一处场地当做大件仓…

    财经 2025年7月21日
    5100
  • 净赚19.88亿,爱玛,超越雅迪

    电动两轮车的“江湖”,再度生变! 近期,爱玛科技披露了2024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其2024年实现营收216.06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净利润19.88亿,同比增长5.68%。 作为对比,在港股上市的雅迪业绩表现却截然相反,其2024年的净利润仅为12.72亿,同比下滑51.81%。 从净利润数据来看,爱玛已成功超越雅迪,成为新的电动两轮车“一哥”…

    财经 2025年4月13日
    9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