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跌幅过度,还是不足?霍华德·马克斯:当下任何预测的置信度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在近日接受彭博访谈时,围绕全球核心热点——关税和市场变化,分享了最新观点。

就关税本身,霍华德·马克斯直言,“这可能是我在47年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大的环境变化。”

在当前情况下,任何关于未来的预测,其置信度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今天,无论你的预测是什么,都必须承认——其正确概率比以往更低,因为我们对未来的可知性已降至冰点。

我们正从自由贸易、全球化和世界贸易体系,转向一个充满全方位贸易限制、美国走向孤立主义的局面。

毫无疑问,关税是新增成本,总得有人买单——

多数人认为,消费者将最终承担关税的影响,但也有可能由进口商、出口商或出口国政府分担。

就受关税影响的全球资本市场而言,霍华德·马克斯表示,人们总在价格下跌时逃离市场,误将波动等同于风险。

实际上,这不过是资产出现“促销价”。

但判断“折扣力度是否足够”需要专业洞察力——没有人知道未来是否会继续下跌,也没有人能断言当前价格是否合理。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投资者必须抛开锚定心理,重新审视资产的真实价值。

投资报整理精译了霍华德·马克斯的最新内容:

失去全球化

好处将不复存在

问:大约一个月前,你在备忘录中写道:“归根结底,当前信贷比股票更具吸引力。即便以当下的利差水平来看,信贷虽非‘白送’,但能提供健康的绝对回报,且定价合理。”

霍华德,你一个月前的观点现在是否依然成立?毕竟世界已经变了——市场抛售加剧,关税被上调至过去100年来的最高水平。

霍华德·马克斯:信贷的收益率,仍然非常健康。

实际上,相比六周前我写备忘录时,信贷收益率现在略高了一些。

例如,当时高收益债券的收益率约为7.2%,如今已接近8%。

这意味着债券价格下跌,反而提高了未来的预期回报。

当然,股市自那时起大幅下跌——标普指数跌幅可能在15%、16%或17%左右,我没细算,而且波动仍在持续。

显然,决定股价变化的世界局势正处于剧烈变化中,多数投资者认为形势在恶化,这也是价格下跌的原因。

问题在于,当前跌幅是过度、恰当,还是不足?

几乎没人能断言。

全球化

带来的益处不容低估

问:您如何衡量像关税这样的潜在“范式转变”?

霍华德·马克斯:首先,“衡量”这个词并不恰当,因为这意味着某种精确性,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根本无从“衡量”。

但如何评估这些变化呢?

这可能是我在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大的环境变化。

我们从自由贸易、全球化和世界贸易体系,转向了一个充满全方位贸易限制、美国走向孤立主义的局面。

我认为,二战后的80年是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经济时期,贸易增长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确实经历过“水涨船高”的时代,而贸易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大家需要理解贸易的作用——每个国家都有其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

当各国专注于生产自己最擅长、成本最低的商品,再通过贸易互通有无时,全球福利才能最大化。

或许这样说起来政治不正确,但事实是:意大利人做意面,瑞士人造手表。

如果我们停止贸易,让瑞士人自己做意面,意大利人自己造手表,

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很可能都会下降——这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

全球化带来的益处不容低估。

我曾在一份10年前的备忘录中提到,美国经通胀调整后的耐用消费品价格在25年间实际下降了40%。

这抑制了美国本土的通胀,让所有美国人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商品。

如果失去全球贸易,这些好处将不复存在。

关税旨在鼓励国内生产,但谁会觉得美国制造的商品和进口货一样便宜呢?

答案显然是“更贵”。

关税是新增成本

总得有人买单

问:这是否意味着,您认为通胀将更加持久,甚至逆转全球化带来的“反通胀”效应?

霍华德·马克斯:是的。

全球化曾带来多重经济利益,包括抑制通胀。

试想,如果没有过去25年间从国外购买的价格不断下降的电视机和家电,美国的通胀率会是多少?

答案可能是再高3%、4%甚至5%。

关税是新增成本,总得有人买单——

多数人认为,消费者将最终承担关税的影响,但也有可能由进口商、出口商或出口国政府分担。

无论如何,这都是新增成本——这些收入将流入政府;

但关键在于,社会整体会因此变得更富裕吗?

问:当你试图评估在这种环境下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与回报时,如何判断哪里存在价值?

股票在过去几十年它们的年均回报超过10%。未来呢?

霍华德·马克斯:先回应您的最后一句话——

过去100年间,股票的年均回报确实达到10%,但这是基于市盈率处于历史平均水平16倍的情况。

而当前标普500的市盈率约为19倍——

这意味着如果回顾历史数据,当市盈率处于这一高位时,投资者的年均回报可能仅为1-6%左右,远低于10%的历史均值。

因此,买入价格至关重要:

当前标普指数价格显著高于历史估值中枢,投资者不应期待历史水平的回报率。

你必须思考两点

一是预测本身,二是正确概率

问:您对信贷的论点之一是“能实现预期回报”,因为违约风险并未超过超额利差与整体收益所能覆盖的范围。

霍华德·马克斯:“信贷”只是“固定收益”的新潮说法,而“固定收益”又是“债券”的新潮代称。

1978年,我在花旗从股票部调到债券部时,还没人用“固定收益”或“信贷”这些词,人们只谈论“债务”或“债券”。

债券的魅力在于回报白纸黑字写进契约——你只需判断发行人是否会履约。

说白了,他们要么履约付息还本,要么违约失去公司的控制权。

因此,他们有极强的兑付动机。

我在非投资级信贷领域深耕47年,约99%的发行人最终如约兑付。

问:您在近50年的职业生涯中擅长把握市场震荡时期的机会。当前是否属于这类时机?该出手还是按兵不动?

霍华德·马克斯:当前市场确实比较混乱,每个人必须自行判断——迄今为止的资产价格下跌是充分、不足还是过度?

如果你觉得是过度下跌,就该全力买入;

如果你觉得下跌不足,则应等待进一步调整。

但这一判断无法通过定量分析完成。

你之前用了“衡量”这个词,我稍作纠正:

没有任何数据或模型,能确定当前的价格是否能够匹配未来。

事实上,这种判断从来都是猜测,这正是顶尖投资者的卓越之处——他们比常人更擅长此道。

如今,做出判断的难度尤甚,因为我们完全无法预知未来。

通常,我们假设未来会延续过去,通过外推法决策——这在渐变的世界中有效。

但当前,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格局如同被摇动的“雪花球”,无人知晓其最终形态。

我敢断言,你现在预言六个月后的美国政策,我赌你一定说错——一切都在变化中。

即便你确信美国政策的走向,也无法预判他国的反应及其连锁效应。

我一贯反对宏观预测——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预测。

如今,任何预测的置信度都低于历史水平。

如果人们依赖预测行事——这件事未来将要发生,我得这么做;那件事未来将要发生,我得那么做;

那么,你必须思考两点:一是预测本身,二是其正确概率。

而今天,无论你的预测是什么,都必须承认——

其正确概率比以往更低,因为我们对未来的可知性已降至冰点。

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

市场下跌

不过是资产促销

问:现在是该恐惧还是贪婪?

霍华德·马克斯:想想你们楼下的百货公司吧——布鲁明戴尔百货店正在全场打折。

标普指数两天跌了8%,六周内跌幅更大,这就是“打折促销”,

按常理,这应该激发投资者的买入兴趣。

但人们总在价格下跌时逃离市场,误将波动等同于风险。

实际上,这不过是资产出现促销价

但判断“折扣力度是否足够”需要专业洞察力——这种能力在市场上极为稀缺。

没有人知道未来是否会继续下跌,也没有人能断言当前价格是否合理。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仅因标普指数从100点跌至90点就拒绝买入,这种决策完全违背基本面分析的逻辑。

投资者必须抛开锚定心理,重新审视资产的真实价值。

肆意挥霍不还款的信用卡

这就是美国政府的作为

问:您仍认为美国是最佳投资地吗?

霍华德·马克斯:它可能仍是,但优势已较过去减弱。

过去,使美国成为最佳地的特质之一是其健全的法治,但如今,这一特质在退化;

另一重特质是结果的可预测性,而这一点现如今也在弱化。

此外,美国长期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始终是隐患——

我们表现得像持有一张“无信用额度、永不还款”的“金卡”,肆意挥霍。

想想看,如果你持有这张“金卡”会怎么样?

你可能会需要一辆车,但你会把所有车都买下来,毕竟你不用真的付钱。

这就是华盛顿政府现在的所作所为。

但是,如果近期的某些事件导致这张“金卡”被设限呢?或者说,在某个时间点账单将最终到来呢?

如果其中任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风险将实质化。

如果人们不再青睐美元、不愿再投资美国、不想再无限持有美债,

即便我们坚称“美国仍是优质信用体”,他人可能也会因不满美国行事而拒绝持有。

那么,财政局面将异常复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449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2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2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 美国住宅市场:2025会出现周期转折吗?

    我们认为自2022年以来的美国住宅市场已经走完一个小周期,2025年伴随美国宏观经济的潜在变化也可能出现周期的转折。目前看这种转折具体以何种形式呈现仍存不确定性,二级市场方面也进入盘整期,等待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但结构上,后续我们更建议关注和二手房相关的上下游领域(比如房产中介、家装零售等)的投资机会,住房成交的修复仍是大方向。 摘要 美国市场走到哪儿了?美国…

    2025年3月25日
    8800
  • 年内两度暴涨成“妖股”!实控人之一突然宣布减持

    6月13日晚间,雪龙集团公告称,实控人之一贺财霖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而当日该股刚以6.22%跌幅报收19.15元,总市值40.43亿元。 这家年内曾在3月下旬、5月下旬两度掀起大涨行情的公司,此刻正面临实控人减持与股价回调的双重考验。 实控人减持不超过3% 根据昨晚披露的公告,实际控制人之一贺财霖因个人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

    2025年6月14日
    6600
  • 国君策略:反弹之后,股指料将横盘震荡

    摘要 大势研判:快速反弹后,股指将横盘震荡。国泰君安策略是少数旗帜鲜明判断“股市料将在农历春节前企稳”,以及坚定指出“持股过节,企稳反弹科技为要,并扩围港股”的团队。春节后,我们明确判断,“看好春节-两会窗口期,科技依然是先锋”,引领了市场共识的形成。我们对后市的看法如下:1)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态度的积极转变,以及中国AI产业趋势的出现,维持2025…

    2025年3月25日
    12100
  • 从移动互联网行情看当下AI投资

    摘要 谈及“转型牛”,2010-2015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是逃不开的话题。彼时从硬件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崛起,成为了A股产业趋势投资的启蒙,至今仍对成长风格投资者有着深刻影响。当前DeepSeek的突破标志着中国AI发展进入重要转折,商业机会、社会资本与人心共识得以凝聚,中国新一轮“转型牛”大幕正徐徐拉开。本文复盘移动互联网行情演绎及背后的投资逻辑,以期为后续AI…

    2025年4月15日
    10900
  • 港股收评:恒科指涨1.35%,机器人概念走强,银行、黄金股普跌

    4月30日,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恒指收涨0.51%报22119.4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35%,国企指数涨0.1%。全天成交2016亿港元。 另外,恒指4月累跌4.33%,恒生科技指数累跌5.7%,国企指数累跌5.17%。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涨,机器人概念股集体走强;内银首季业绩普遍逊于预期,银行股跌幅居前;金价回落,黄金股普跌。 …

    2025年4月30日
    1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