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转向内需政策

主要观点

受资金宽松和加征关税影响,本周各期限利率大幅下行。本周10年和30年国债利率累计下行9.5bps和12.0bps至1.72%和1.91%。资金宽松,R001降至1.66%水平。信用和短债利率同样明显下行。1年AAA存单利率累计大幅下行10.0bps至1.80%。总体来看,整体利率曲线出现10bps左右的下移。

利率大幅下降背后,是贸易冲突的升级,这不仅直接通过减少出口对经济产生冲击,同时对全球贸易、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挑起新一轮贸易冲突,4月2日,美国对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国家加征新一轮对等关税,对我国加征幅度为34%,加上此前加征的20%,今年累计加征幅度为54%,累计关税税率高达66%。而我国很快也对美国商品加征对应的34%的对等关税。新一轮贸易冲突快速升级。更重要的是,这可能并非结束。一方面,在我们反制之后,美国是否会进一步提升关税并不确定,同时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也尚未确定;另一方面,美国调起的关税冲突对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正在展开,上周全球股市暴跌显示风险开始显现。

对我们来说,关税冲击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已经给定,从主动性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内需的稳定。我们此前在报告《新阶段的开始——加征关税以后》中曾经做过测算,今年美国对我国出口商品54%的加征关税幅度,可能直接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6.5个百分点,对GDP的负向冲击在1.2个百分点左右。而更重要的是,美国贸易战可能带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收缩以及需求下降,这将对出口产生更为显著的冲击。今年外需的走弱已经成为外生给定的相对确定性事件,目前来看,从稳定经济的角度,内需就至关重要。而相应的关注点也需要集中到内需政策发力上。

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内需需要回升1.2个百分点,货币管内需,实现内需目标需要社融增速需要回升至9.2%左右。2024年经济增长中外需贡献较高,5%的经济增速中,净出口贡献在1.5个百分点,内需贡献在3.5个百分点。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经济直接负面冲击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净出口贡献将下降到0.3个百分点,而继续实现5%的增长目标,则需要内需提升1.2个百分点,对经济贡献上升到4.7个百分点。而货币政策影响内需,社融对内需有稳定的领先关系,从社融高于内需相关性来看,内需回升1.2个百分点对应需要社融增速回升1.2个百分点。即社融增速需要从去年底的8%回升至今年底的9.2%,对应社融增量为37.7万亿,较2024年提升5.4万亿。

社融增速回升需要财政和货币综合发力。由于社融中包含政府债券,因而财政政策也体现在社融之中,而货币政策带来的利率变化通过社融发挥作用则是应有之义。今年政府债券增加13.9万亿,较去年多2.4万亿。相较于实现经济目标所需要的5.3万亿社融增量需求,依然相差3.0万亿。这意味着后续要么增加财政刺激规模,要么通过货币政策引导实际利率下降,来实现社融的增长。

当前利率政策并非无效,实际利率对非政府债券社融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实际利率对融资的调节性一直有效的成立,去年下半年实际利率下降有效的改善了非政府债券社融。目前在物价持续保持低位情况下,提升非政府债券社融,依然需要名义利率下降来带动实际利率下降。根据以往经验关系,带动社融同比多增3.0万亿,需要实际利率下行1.0个百分点。考虑到近期偏弱的物价,实际利率的下行可能更依赖名义利率下调。

目前关注点需要转向内需政策,需要足够有利的财政和货币提升社融,推动内需回升以稳定总需求。在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已经给定情况下,关注点需要更多转向内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中从短期需求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关键。从经验数据来看,两者需要将社融推升至9.2%左右,在今年已有财政扩张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带来新的增量需要再3.0万亿以上。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从推升社融角度来看,1万亿财政支出与32.2bps的实际利率调降效果相当。那么从定量角度,当前情况下,静态来看,实现今年增长目标要么实际利率调降1.0个百分点,要么财政支出在当前季初上再扩张3.0万亿。要么两者均有,例如平均情况下实际利率调降0.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在当前基础上再扩张1.5万亿。

利率下行的大趋势决定债市将继续走强,长债利率有望创新低,长久期策略继续占优。贸易冲突带来的实际冲击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实体经济需要低利率环境,而稳定的金融环境也需要宽裕的流动性做支撑。这决定了利率下行的大趋势,利率下行阶段,从资本利得的角度长久期策略继续占优。而区别在于政策节奏可能改变曲线形态,如果货币及时有效的宽松,利率曲线可能会进入牛陡阶段,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更大,有效的政策可能会推动利率先下后上;而如果政策相对迟滞,或力度不足,则利率曲线可能会牛平,长端下行幅度更为明显,利率趋势性下行压力更大。在整体利率曲线下移过程中,长久期策略更为占优,长债利率有望创新低。

风险提示:外部风险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偏好恢复超预期

正文

受资金宽松和加征关税影响,本周各期限利率大幅下行。本周10年和30年国债利率累计下行9.5bps和12.0bps至1.72%和1.91%。资金宽松,R001降至1.66%水平。信用和短债利率同样明显下行。本周3年和5年AAA-二级资本债利率分别下行10.8bps和9.7bps至1.93%和1.99%。1年AAA存单利率累计大幅下行10.0bps至1.80%。总体来看,整体利率曲线出现10bps左右的下移。

利率大幅下降背后,是贸易冲突的升级,这不仅直接通过减少出口对经济产生冲击,同时对全球贸易、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挑起新一轮贸易冲突,4月2日,美国对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国家加征新一轮对等关税,对我国加征幅度为34%,加上此前加征的20%,今年累计加征幅度为54%,累计关税税率高达66%。而我国很快也对美国商品加征对应的34%的对等关税。新一轮贸易冲突快速升级。更重要的是,这可能并非结束。一方面,在我们反制之后,美国是否会进一步提升关税并不确定,同时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也尚未确定;另一方面,美国调起的关税冲突对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正在展开,上周全球股市暴跌显示风险开始显现。

对我们来说,关税冲击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已经给定,从主动性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内需的稳定。我们此前在报告《新阶段的开始——加征关税以后》中曾经做过测算,今年美国对我国出口商品54%的加征关税幅度,可能直接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6.5个百分点,对GDP的负向冲击在1.2个百分点左右。而更重要的是,美国贸易战可能带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收缩以及需求下降,这将对出口产生更为显著的冲击。今年外需的走弱已经成为外生给定的相对确定性事件,因而目前来看,从稳定经济的角度,内需就至关重要。而相应的关注点也需要集中到内需政策发力上。

重点转向内需政策

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内需需要回升1.2个百分点,而从社融对内需的领先性来看,社融增速需要回升至9.2%左右。2024年经济增长中外需贡献较高,5%的经济增速中,净出口贡献在1.5个百分点,内需贡献在3.5个百分点。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经济直接负面冲击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净出口贡献将下降到0.3个百分点,而继续实现5%的增长目标,则需要内需提升1.2个百分点,对经济贡献上升到4.7个百分点。而货币政策影响内需,社融对内需有稳定的领先关系,从社融高于内需相关性来看,内需回升1.2个百分点对应需要社融增速回升1.2个百分点。即社融增速需要从去年底的8%回升至今年底的9.2%,对应的社融增量为37.7万亿,较2024年提升5.4万亿。

重点转向内需政策

重点转向内需政策

货币管内需,社融是内需的核心决定指标,而社融增速回升需要财政和货币综合发力。由于社融中包含政府债券,因而财政政策也体现在社融之中,而货币政策带来的利率变化通过社融发挥作用则是应有之义。按今年预算来看,如果计入特殊再融资债,今年政府债券增加13.9万亿,较去年多2.4万亿。相较于实现经济目标所需要的5.3万亿社融增量需求,依然相差3.0万亿。这意味着后续要么增加财政刺激规模,要么通过货币政策引导实际利率下降,来实现社融的增长。

重点转向内需政策

当前利率政策并非无效,实际利率对非政府债券社融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过去几年名义利率持续下降,并未伴随着这需求的强劲回升,因而对名义利率调节的有效性存在诸多质疑。然而实际上,实际利率对融资的调节性一直有效的成立。此前没有有效的提升需求是由于名义利率下降幅度未能赶上物价的降幅,导致实际利率下行幅度不够。去年下半年实际利率下降有效的改善了非政府债券社融。目前在物价持续保持低位情况下,提升非政府债券社融,依然需要名义利率下降来带动实际利率下降。根据以往经验关系,带动社融同比多增3.0万亿,需要实际利率下行1.0个百分点。考虑到近期偏弱的物价,实际利率的下行可能更为依赖名义利率的下调。

重点转向内需政策

重点转向内需政策

目前关注点需要转向内需政策,需要足够有利的财政和货币提升社融,推动内需回升以稳定总需求。在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已经给定情况下,关注点需要更多转向内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中从短期需求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关键。从经验数据来看,两者需要将社融推升至9.2%左右,在今年已有财政扩张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带来新的增量需要再3.0万亿以上。而财政和货币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从推升社融角度来看,1万亿财政支出与32.2bps的实际利率调降效果相当。那么从定量角度,当前情况下,静态来看,实现今年增长目标要么实际利率调降1.0个百分点,要么财政支出在当前季初上再扩张3.0万亿。要么两者均有,例如平均情况下实际利率调降0.5个百分点,财政在当前基础上再扩张1.5万亿。

利率下行的大趋势决定债市将继续走强,长久期策略继续占优。贸易冲突带来的实际冲击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实体经济需要低利率环境,而稳定的金融环境也需要宽裕的流动性做支撑。这决定了利率下行的大趋势,利率下行阶段,从资本利得的角度长久期策略继续占优。而区别在于政策节奏可能改变曲线形态,如果货币及时有效的宽松,利率曲线可能会进入牛陡阶段,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更大,有效的政策可能会推动利率先下后上;而如果政策相对迟滞,或力度不足,则利率曲线可能会牛平,长端下行幅度更为明显,利率趋势性下行压力更大。在当前整体利率曲线下移过程中,长久期策略更为占优。

风险提示:外部风险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偏好恢复超预期

注: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4月6日发布的研报《重点转向内需政策》;杨业伟S068052005000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331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3:00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3:00

相关推荐

  • 汽车产业又一里程碑!“增速王”奇瑞冲刺港股

    在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地表最快的四门量产车”之时,2月28日,奇瑞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正式冲刺港股,这一举动将大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期待推向了新高潮。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达到3100万辆以上规模,中国品牌乘用车占有率超65%成为市场主流。中国汽车工业成功逆势,正强势崛起。 而看回这次奇瑞冲刺港股,是带着2024年前九月销量154万辆、营收182…

    2025年3月25日
    6700
  • 多维数据详解美国劳动力市场

    美国重要的就业指标有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失业率、申领失业金人数、职位空缺数等。从美国就业多维数据来看,目前美国就业市场仍有韧性。虽然美国申领失业金人数有所上升,1个月美国所有私人部门就业扩散指数处于收缩区间,但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以及失业率等关键指标显示出美国就业的韧性,较多数据趋稳支持美联储观察后降息的决策。美联储不必急于降息,7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较低。 ▍美国重…

    商业 2025年7月19日
    4200
  • 失去光环的新房

    如今深圳的新房入市,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更便宜了,忧的是降价不一定能带来量,营销推广还下了大功夫。 换个名字卷 最近,位于龙华观澜的鹏瑞颐璟府换了个名字回归,推出了二期产品。 备案名为鹏瑞颐璟府二期,但推广名称改成了“鹏瑞鹭璟府”。 384套88~419平精装现房,备案均价约49103元/㎡,总价区间约394万~2428万/套,诚意登记阶段给出了95折…

    2025年4月24日
    9900
  • 车位为什么会越来越难卖

    翻出了一些以前写的文字 好像现在来看又别有一番滋味 围绕上海新房,我们也写了很多选题 比如像每年的供应量、积分数据以及“千人摇”红盘都是谁在买,还有连年上涨的物业费 但其实,一直在涨价的除了新房均价和物业费 还有一样不可忽视的,就是水涨船高的车位费 我选了内环内、内中环和外环外三个典型板块 可以看到这几年新房标准车位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数据整理自网络,…

    2025年5月30日
    7700
  • 震荡行情中,何处破局?

    核心观点 近期债市走势震荡,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外部关税冲击下,债市反应迅速,逼近前期低点,定价基本面走弱预期和宽货币预期;另一方面,从银行资产比价角度看,当前债市点位暗含20BP左右的降息幅度,但宽货币政策节奏尚未明朗,利率下行也受阻。 我们复盘了2022年以来债市经历的震荡行情: ①2022年2月中旬-5月中旬:宽信用与宽货币预期之间摇摆,债市走势纠结…

    2025年5月6日
    9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