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引子

近期,一些朋友对北京的房价有些着急,他们观察到链家外网的二手房挂牌量依旧高达13.4万套,这离10万套以内的重要关口还有很大的差距。

于是,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困惑,首付比率降低下来了、贷款利率也降低下来了、限购也松动了,为什么房价迟迟没有动静??

当然,有人会继续跟他们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重难返”这类糊弄人的话;但是,真实情况却有些反直觉,政策利率r不够高。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目前,一年存单利率(ps:准政策利率)在2%附近,依旧偏低。要想北京房价上涨,我们应该加一把火,让存单利率回归到2.50-2.75%的水平,这个水平是2023年1季度的利率水平,在这个水平下,我们曾经有北京楼市的小阳春。

那么,为什么政策利率水平足够高对房价的恢复至关重要呢??因为只有政策利率水平足够高才有大规模热钱的回流,中国的热钱回流才能解决房价问题。

事实上,首付比率、贷款利率以及限购所解决的是刚需问题,但是,房价上涨需要热钱,需要M2增速抬升。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在《中国的政策利率和跨国资本流动》一文中,我们用AB银行模型讨论过了:如果A银行降息,B银行加息,那么,这会导致A银行的存款大量流失。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事实上,把银行扩张为国家之后,这套规则依旧适用,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在4.5%,我们的准政策利率在2%,我们依旧遭遇了巨大的存款外流压力。

在这种压力之下,所有的存款经营机构都很难受,很难获得存款,甚至工行、农行这种大行都要扩大同业存单的发行额度来保证自身的负债安全。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全国存款性机构的负债增速极其惨淡,目前,增速已经回落到5.83%了。

当然,这篇文章的重点并不是讲“过低的政策利率对存款机构负债增速的抑制”,我们想讲“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虽然“政策利率——热钱——房价”这个逻辑链条十分符合直觉,但是,我们依旧需要更加精细的拓扑学刻画。

所有资产可流通的场景

我们依旧从最简单的AB银行模型开始,假设B银行加息A银行不动,那么,存款会从A银行移动到B银行。然而,会计上资产端要跟负债端配平,所以,资产会被动迁移。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我们再假设资产端的所有资产均可流通,由于系统的总负责是确定的Q,那么,系统是靠数量变动来配平,即QA减少一定数量,QB增加一定数量。

在所有资产可流通的情况下,两边资产的平均价格PA和PB几乎可以保持不变,即配平公式退化为QA+QB=Q。

这是一个全流通的场景,也是一个没有摩擦的理想情形,是分析的起点。

部分资产可流通的场景

但是,在真实情况下,总有一些资产无法跨行流通,于是,摩擦产生了。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部分资产不可流通,投射到具体场景就是:

1、某些人可以把人民币存款变成美元存款,但是,他们无法把相同价值的北京房产卖给美国人;

2、某些人可以把人民币存款变成美元存款,但是,他们无法把相同价值的股票兜售给外国人;

也就是说,存款的跨表能力要远远大于股票和房产这种风险资产,我们无法说服外国人像对待他们的风险资产一样来对待我们的风险资产。

但是,会计报表还是要配平,那么,怎么办呢??数量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需要价格来解决。PA需要减少,PB需要增加。

因此,“热钱流出——房价下跌”这个回路里隐藏了一个结构,某些资产无法跟着负债一道去跨表。换言之,最底层的结构在于,某些资产跨表能力强,某些资产跨表能力弱。

魔鬼藏在细节里,国际资本流动是靠摩擦来影响房价的。

摩擦和结构失衡

当我们把结构梳理到这个层次,一切都清晰了,因为大自然中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

当我们漫步在冬日的海滩边上,我们会发现,不同大小的鹅卵石按照某种规律摆放在岸边,就好像有人刻意安排了这一切。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不同大小的石子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了海浪。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投射到现实当中,不同的资产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回应一次大规模的存款迁移。譬如,国债的跨表能力强,外国人也会大量购买(ps:数量迁移),所以,国债价格是上涨的;相反,股票和房子跨表能力弱,外国人无法大量购买,所以,股票和房子的价格是下跌的(ps:价格迁移)。

因此,当我们理解了大规模负债移动如何影响资产价格之后,就不难明白,30y国债牛市、纳斯达克牛市、黄金牛市、比特币牛市其实有一个共同的根基——国内的低政策利率r。

结束语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对房价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国内的股债跷跷板来源于两种非对称性:

1、国内政策利率低于联邦基金利率,大规模负债外流;

2、相对于中国的风险资产,外国人更愿意买中国国债;

既然我们无法说服外国人来买我们的风险资产,那么,提振风险资产价格的唯一解就在于:提高政策利率r,结束负债外流。

总的来说,当我们尝试用“概念”来解释现象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概念”绕糊涂了;相反,当我们尝试用“结构”来解释现象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摩擦、非对称往往是最终解。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869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3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3

相关推荐

  • 苏姿丰,来北京交朋友了

    极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今日凌晨,黄仁勋身着标志性皮衣,登上GTC 2025大会的演讲台,透露英伟达下一代芯片Rubin;而在演讲前一天,苏姿丰则现身北京作了一场演讲,言语之间透露全面拥抱中国市场的味道。 印象深刻的是,苏姿丰现场透露AMD中国AI应用创新联盟的ISV合作伙伴已经超过100家——包括腾讯元宝、百川智能、钉钉等,预计将在2025年底达到17…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8100
  • 早报 (07.05)| 突发!特朗普深夜签署;印度拟对美征报复性关税;美方取消对华经贸限制,商务部发声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该法案。因造成联邦援助削减、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该法案备受争议。 此外,特朗普表示,会在7月4日起向各国发出信件,具体说明有关国家货物进入美国时将面对的关税税率。新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税率区间将在10%至…

    2025年7月5日
    3000
  • 3天5货机,苹果关税“大逃亡”!4天已蒸发5.7万亿元

    特朗普关税逼近,美股“风雨飘摇”,科技七巨头又是一夜无眠。 隔夜,原以为美股能续上亚太市场反弹行情,谁成想“过山车式”暴跌继续。 其中,道指盘中巨震逾2000点,纳指振幅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波动,收跌超2%。 美股七姐妹再度全军覆没,苹果、特斯拉领跌狂泻近5%。 反之,恐慌指数VIX拉爆收涨超11%,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高收盘价。 苹果3天5…

    2025年4月9日
    7500
  • 天风证券:重点关注软饮料&低度酒精布局机会

    核心观点 白酒&黄酒:白酒重点推荐茅台/汾酒,重点关注黄酒数据验证阶段表现。啤酒&饮料:四大逻辑支撑,重点关注软饮料&低酒精板块投资机会。大众品:看好四大主题逻辑。 摘要 市场表现复盘 5月26日-5月30日,食品饮料板块涨跌幅为-1.06%,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08%,具体来看,软饮料+9.27%、其他酒类+7.13%、啤酒…

    商业 2025年6月4日
    4900
  • “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成交活跃度为资本市场深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亦是资本市场板块公司(如交易所、券商等)的重要收入来源。受益于市场机制改革,当前港股资产与资金结构已较过往“传统行业主导、境外机构主导”的格局发生显著改变,我们认为,“资产+资金”的持续变革有望从资产体量、估值、换手率三个维度打开港股成交活跃度中长期成长空间,进而推动港股业务敞口较高、竞争力领先的资本市场板块优质机构跑…

    2025年7月9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