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古茶,难逃魔咒

作为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还是没能逃过业绩大变脸的魔咒。

2024年,公司交出一份上市以来最差答卷,预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成,净亏损最高1.2亿元。即便剔除相关减值等因素影响,预计亏损也在0.5亿元-0.53亿元之间。

澜沧古茶地处普洱茶核心名产地之一的景迈山,名山头的普洱茶难卖,一方面是终端消费市场回暖缓慢,另一方面公司转型效果不佳,未能在线上渠道收获红利。

更重要的是,经过1月初少数股东突然发难风波后,元老级核心高管王娟辞任,业务团队主官亟待就位。不过,公司至今未能找到合适的经营掌舵人,只能由75岁的董事长杜春峄暂代总经理职责。

最高亏损1.2亿

辛辛苦苦卖了一年普洱茶,回头看账本亏了1个多亿。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06911.HK)身上。3月10日夜间,公司披露盈利预警,如实预告了业绩大变脸的事实。

根据公告,2024年,公司预计录得营业收入3.60亿元至3.70亿元,同比下降约30%至32%,公司拥有应占亏损约0.97亿元至1.2亿元。剔除非经营性因素,预计亏损0.5亿元至0.53亿元。

澜沧古茶2023年12月登陆港股,为近年来唯一成功上市的茶企。

收入下滑、业绩由盈转亏,公司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有关费用和支出未获适时调整和优化;第二是结合期内公司表现和市场环境,进行了有关资产及信用的减值拨备。

公司收入下降的状况,反映出其渠道转型不力。

由于缺乏线上、线下产品分类规划和价格管控,公司线上渠道未获增长,同时又冲击线下门店经营。在报告期内,公司依托KA渠道获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0%,在原料茶业务上作出突破,仍难抵御整体市场复苏缓慢、线上冲击。

澜沧古茶的产品覆盖中高端及大众茶市场。主要产品为1966、茶妈妈和岩冷三大系列,分别对应高端、大众以及新中产消费群体,价格区间分别为每公斤471元-50420元、500元-15800元,以及1242元-4363元。其中,1966系列盈利能力最强,毛利率水平超过70%。

去年上半年,这三大系列均出现下滑,其中,1966系列收入1.3亿元、茶妈妈和岩冷收入共计0.5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1%和19.1%。

人事巨震

或许,正因为去年上半年开始的业绩大变脸,最终触发了少数股东的公然“发难”。今年1月初,澜沧古茶少数股东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提议免去王娟执行董事一职。

他们认为,王娟的经营管理理念不符合当前市场环境,在现阶段已经无法匹配公司业务发展。

今年51岁的王娟,曾是澜沧古茶的一名经销商,2007年加入公司,并在2018年就任总经理。

她不仅是公司高管,也是股东,截至2024年中报,其持有澜沧古茶9.92%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与75岁的公司创始人杜春峄为一致行动人。2023年12月22月,二人在联交所一齐敲钟,将澜沧古茶送上资本市场。

提议罢免王娟的少数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55万股,占总股本的6.79%。尽管持股比例不高,但还是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在多方博弈之下,短短3天就有了结果。

王娟以个人身体原因为由,向董事会请辞总经理等职务。公司也作出了妥协,调任她担任非执行董事,由董事长杜春峄代理总经理职务。

其实,王娟并不像少数股东们所述的那么不堪。她一路助力澜沧古茶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当年,公司的经营表现尚可,录得营业收入5.27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0.80亿元,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

如果将时间前移,2021年才是公司业绩巅峰,当年录得营业收入5.59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1亿元。此后,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态势。与此同时,公司库存高企,截至2024年上半年为9.09亿元。

作为一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普洱茶企,澜沧古茶长期依赖于经销商渠道。2024年上半年经销渠道贡献收入60%以上,收入规模为1.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近30%。

线下经营不利,公司逐步布局线上业务,去年上半年,线上录得收入0.31亿元,仅占公司总收入约16%。

普洱茶在线上市场并不是没有机会,也并非消费者不爱喝普洱茶。“李陌茶”是近年跑出的茶叶线上品牌。公开数据显示,该品牌2023年仅抖音平台的交易额就高达7.5亿元以上,其中4成为普洱茶。

困在亏损泥沼中的澜沧古茶,急需大象转身。目前,公司还没能找到熟悉行业经营的掌舵人。

这个人选,不仅要拯救业绩,还得提振市场信心。澜沧古茶上市两年来,市值已大幅缩水。截至昨日收盘,总市值仅5.03亿港元,已较上市时蒸发3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841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1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 国海策略:特朗普关税靴子落地的背景下,市场有望迎来春季攻势

    投 资 要 点 1、展望2-3月,在业绩进入空窗期,特朗普关税靴子落地的背景下,市场有望迎来春季攻势,核心驱动力是以AI、机器人、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出现积极变化,以及两会的增量政策预期。 2、基本面处于淡季下的阶段性回落,并非市场主要矛盾,关税落地之后对于出口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内需方面消费有结构性亮点,地产和基建偏弱。 3、美联储上半年大概率暂停降息,…

    2025年3月25日
    3400
  • 两会之后,还有什么可以期待?

    全国上下聚力攻坚。根据此前大会安排,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李强总理强调,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

    2025年3月25日
    1900
  • 2025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无风险利率下行

    摘要 中国股市估值逻辑的转变:预期变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经济周期的波动,转变为贴现率的下行,中国A/H股市整体估值中枢上修。经过三年出清和调整,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已然充分,其对估值收缩的边际影响减小。人心中对未来预期的主要矛盾,已从经济周期波动,转变为贴现率变动,尤其是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股市的无风险利率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国债收益率,而是投资人投资股票的机会…

    2025年4月10日
    1900
  • 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长线活水

    事件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在新“国九条”、“1+N”政策体系、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话题答记者问。 观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都明确强调要“稳住楼市股市”,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中。吴清表示,2024年以来,新“国九条”和“1+N”政策…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2000
  • “倒春寒”如何扰动经济?

    摘要 一问:3月初“倒春寒”有何不同?本轮“倒春寒”发生早、强度低,较少见地出现在河南、山东。 3月初,全国多地回暖后断崖式降温,呈现“倒春寒”特征。“倒春寒”通常出现在3-5月,受冷空气影响,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同期、且持续一段时间。2025年2月底全国多地最低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长沙、济南、郑州日均最低温分别高达11.7、10.3、6.7℃,均显著超过…

    2025年3月25日
    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