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引言:今年以来港股引领中国资产,吸引全球投资者关注。那么谁是加仓港股的主力?各类资金主要买卖哪些方向?内外资持仓结构如何?后续还有多少增量资金?详见报告。

一、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根据港股托管机构拆分来看,南下资金或是本轮做多港股的主力资金之一。1月14日至2月26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1672.1亿港元,而同期国际中介、中资中介和香港本地中介分别减仓787.0亿港元、554.6亿港元、97.7亿港元。

节奏上,春节前后,外资净流入规模抬升,但又于2月中旬止盈,而内地资金持续南下。具体而言,DeepSeek引发了海外资金对于中国资产的重估,代表外资的国际中介自1月27日起转为快速加仓港股,但又于2月17日开始转为净流出。与之相对的是,南下资金为港股持续贡献增量。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此外,相比于过去港股几次反弹,本轮南下资金流入更坚决。和22-24年期间4次由宏观因子驱动的反弹相比,由于本轮的改善更多源自产业趋势迭代和企业盈利修复,叠加港股仓位和估值在大涨后仍较低,因此本轮南下资金净流入节奏逐渐加速,尤其是在近一周震荡调整的市场环境中呈现出了“越跌越买”的特征。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二、各类资金加减仓港股结构有何特征?

行业层面上,春节以来港股的火热行情中,AI和医药等成长板块是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而红利相关板块遭减仓较多。根据测算,2月3日至2月26日,资金主要加仓软件服务、专业零售(主要为阿里巴巴)、药品及生物科技、媒体及娱乐和电讯等板块,净流出银行、保险、建筑、纺织及服饰和工业工程等行业较多。尽管AI板块是南下资金与外资的共识,但具体增配环节有所差异。外资大幅增配以软件服务、资讯科技器材为代表的中上游环节,而南下资金除了增配专业零售、电讯、半导体等环节外,还广泛增配大量“AI+”领域,包括媒体娱乐、医疗医药、汽车等。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AI+”板块之外,南下资金依然持续流入红利板块,并与部分中资中介和香港本地中介资金形成共振。2月3日至2月26日,南下资金依然持续流入以银行、公用事业、保险为代表的红利板块,并在公用事业和保险上与中资中介资金形成共振。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个股层面上,从四类机构净流入前十的个股来看:

南下资金遵循“科技+红利”的“哑铃型”配置。不仅大幅流入以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快手、中芯国际、黑芝麻智能等为代表的AI企业,且仍在持续流入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个股。但是港股通对于腾讯控股、中国海洋石油美团和小米集团减仓较多。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外资显著青睐具有特色商业模式的科技和消费企业,减仓阿里巴巴和金融行业较多。一方面,其大幅加仓腾讯、小米、美团、商汤、金蝶国际、比亚迪电子和黑芝麻智能等科技龙头,另一方面,国际对于一些“新消费”企业,包括老铺黄金、名创优品也有一定青睐。此外,外资的减仓主要集中于阿里巴巴和友邦保险、汇丰控股、招商银行等金融股。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中资中介资金持续流入金融和石油等高股息个股,主要减仓近期热门的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中资中介区间净流入规模前三的个股为邮储银行、中国平安和中国海洋石油,减仓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和汇丰控股较多。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香港本地中介资金配置更加多元化且“小众”,但同样主要减仓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香港本地中介主要加仓中环新能源、中国儒意、复星国际和灵宝黄金,净流出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的规模较多。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三、内外资持仓结构如何?还有多少增量资金?

(一)外资

外资持有港股规模处于21年以来的中等水平,对港股持仓占比则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月26日,国际中介持股市值为16.30万亿港元,占港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45.65%,处于2021年以来11.1%的较低分位数水平。对标21年2月和23年1月的持股市值来看,外资持股市值或还有1.87/7.70万亿港元的提升空间。对标23年和21年的高点时期的持股市值占比来看,在港股市值不变的假设下,外资或还有1.41/0.24万亿港元的持仓规模提升空间。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行业层面,外资偏好资讯科技、可选消费和金融行业,合计仓位占比近80%截至2月26日,国际中介前5大重仓行业分别是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金融、地产建筑和工业。并且拉长来看,尽管过去几年外资流出港股较多,但资讯科技和可选消费和的合计仓位占比却持续上升,均与21年2月和23年1月的水平相当。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个股层面,2021年以来,外资前十大重仓股清一色为科技+金融龙头。截至2月26日,国际中介前5大重仓行业分别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和友邦保险。2021年以来,外资对个股的偏好也较为固定,前十大重仓股较为稳定,尤其是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长期占据前两大重仓,当前多数重仓股的仓位已经高于21年2月和23年1月的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4月以来,国际中介前五/前十大重仓股持仓规模占比飙升,或指向外资持股集中度持续上升、主要拥抱港股科技和金融龙头。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二)内地公募基金

截至2024Q4,公募港股仓位为11.5%,较历史高点仍有一定提升空间。截至2024年四季度,全持仓口径下,主动偏股基金港股投资市值为3675.58亿元,占全部股票投资市值的比重为11.5%。假设其港股仓位回到历史最高水平的话,根据24Q4的持股规模推算,或仍有700亿以上规模的增量。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行业层面,主动偏股基金长期重仓可选消费和资讯科技。十大重仓股口径下,截至去年四季度,公募的港股前五大重仓为资讯科技、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能源和工业。但由于过去几年对红利板块的增配,当前主动偏股基金在科技互联网板块(资讯科技行业+阿里巴巴+美团,全文同)的仓位刚回到23年一季度的水平,距离21Q1的最高点依然有2.86%的仓位提升空间。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个股层面上,公募港股重仓股波动相对较大,但对于腾讯和美团的偏好较稳定。截至24Q4,主动偏股基金前五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美团、中国海洋石油、小米集团和阿里巴巴。相比较于外资重仓股,公募港股重仓股的行业配置更加多元化且变化更大。此外,对比21Q1和23Q1来看,公募在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阿里巴巴等科技龙头的仓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三)非公募港股通

得益于过去几年南下资金的大幅流入,去年四季度,剔除公募基金后的港股通持仓市值超3.4万亿港元。截至24Q4,剔除非QDII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后,其余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的持仓市值为30124.8亿港元,占比为87.9%。假设24Q4险资对港股仓位为10%-30%,按照险资运用余额中股票和基金投资市值估算,则保险持仓占港股通的比重约为13%-4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有港股通中可能有一半及以上的资金可能来自于散户、私募和银行理财等其他投资者。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行业层面上,非公募港股通主要重仓金融、资讯科技和可选消费。截至24Q4,剔除公募后的港股通资金前五大重仓行业为金融、资讯科技、可选消费、电讯和能源业。对比公募基金,其余南下的内地资金对红利板块的配置比例更为显著。非公募港股通对资讯科技+阿里巴巴+美团合计持仓占比为27.19%,低于21Q1和23Q1的水平,后续或还有调仓空间。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个股层面上,非公募港股通更偏好金融、能源和运营商等高股息标的。截至24Q4,剔除公募后的港股通资金前五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

哪些资金在买港股?

风险提示

本文为数据分析报告,不构成对行业或个股的推荐和建议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2025年3月2日发布的《港股资金面详细拆解》,分析师:张启尧 S0190521080005;陈恭懿 S019052306000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725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15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15

相关推荐

  • 南下的势头:由防守向进攻

    摘要 静态视角,金融与TMT是南下重仓。截至2025年3月17日,南下资金持仓市值4.58万亿港元,较2024年12月底上升10295亿港元,持股占港股市值比例11%。从南下投资者行业持股规模看:偏爱金融与TMT。在4.58万亿港元的南下持仓当中,行业层面来看,南下投资者持有前五的板块分别为银行8097.65亿港元(17.68%)、传媒6421.30亿港元(…

    2025年3月25日
    2600
  • 两个太阳:齿轮开始转动

    在本次贸易冲突前,全球形成了“两个太阳”的贸易格局。随着美国关税落地,看似双输的局面实则给中国带来新的机会:过去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秩序正在瓦解,而中国通过供需两端的发力最终将突围形成新的贸易秩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优势值得重视。 摘要 一、当下:美国“关税大棒”落地。 目前美国仅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对中国向美国的直接出口带来明显影响,但对中国向美…

    2025年4月16日
    3000
  • 决断时刻!等待明天靴子落地?

    暴风雨前,往往是平静的。 今天A股冲高回落,两市全天成交额974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578亿,创年内第二地量。 特朗普葫芦里的关税,究竟长什么样子,明天即将揭晓。 在清晰度尚且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理解市场为何不再踩油门交易。 昨夜的美股,难道只是一次“回光返照”? 01 缩量 今天行情冲高回落得比较明显,三大指数微幅上涨。 截至收盘,沪指涨0.05%,深…

    2025年4月3日
    2900
  • 突发减持风暴!博实股份最大股东出手,股价一度重挫超7%

    因最大股东减持,超200亿市值的人形机器人明星概念股大跌。 3月20日,博实股份开盘跳水,盘中最高跌幅超7%。截至发稿时,虽股价有所回升,但仍跌2.36%,现报20.24元。 究其导火索,是前一日晚间,博实股份公告称,股东联创未来将减持不超过3%的股份。 最大股东减持不超过3% 根据公告显示,联创未来持有博实股份145,176,676股,约占公司总股本1,0…

    2025年3月25日
    2300
  • 国盛固收:银行负债边际改善,关键仍在央行

    主要观点 4月以来存单利率和资金价格不断下行,反映出银行的负债压力或边际缓解。而更为详细的基于信贷收支表和存单量价的分析,银行负债压力有何变化?政府债券供给加快的情况下,二季度资金面如何展望?定量测算资金缺口与一季度相比变化多少?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存款变化显示银行负债压力有边际缓解。(1)大行存款流出量下降但存款增速仍在下行,而中小行存款增速上行。3月大型…

    2025年4月23日
    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