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2024年四季度,市场情绪修复,但由于基本面仍表现偏弱,股市整体呈现了宽幅震荡的行情。债市方面,受到9月末的政策组合拳影响,10月债市整体震荡,而后,随着年末抢跑行情启动,叠加货币政策基调转向,11月以来收益率快速下行,迎来快牛行情。

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固收+”基金规模有何变化?业绩表现如何?在资产配置上又有哪些调整?

1、规模:略有回落

2024年四季度,“固收+”基金整体规模回落。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固收+”基金共有1460只,合计规模1.3万亿元,较2024年9月30日减少3.18%。从细分品种来看,除一级债基外,各类型的“固收+”基金规模季度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从整个基金市场来看,2024年四季度股票型基金规模萎缩,环比增速-8.79%。而纯债型基金仍保持小幅扩容状态,其中,短债基金由于相对灵活,其规模受股市影响较大,下半年规模持续萎缩。而中长债基金或由于机构持仓占比高、风险偏好相对固定,四季度规模环比反而增加。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具体来看,“固收+”基金新发规模略有回升。(1)存量产品方面,二季度存量的“固收+”基金净赎回规模为602.0亿元。(2)新发产品方面,2024年四季度共发行13只“固收+”基金,对应季末规模在176.4亿元,较三季度增加30.0亿元。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从基金管理公司来看,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华夏基金等机构的在管规模占比明显增加。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易方达管理的“固收+”基金规模为1856.2亿元,占全部“固收+”基金市场规模的比重为14.3%,较9月底增加0.38个百分点。而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华夏基金等机构所管“固收+”基金规模占比则有明显增加,相较于三季度末,占市场规模的比重分别抬升了0.51、0.49、0.39个百分点。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从单个基金角度来看,规模增长较多的产品,风险仓位普遍偏低,风险控制能力较强。2024年四季度,基金规模变动排名Top10的“固收+”基金中,其风险资产仓位普遍低于15%,也因此,得以在股市大幅震荡的行情中,保持了相对较低的净值波动,各产品的最大回撤普遍优于行业中位数(-1.2%)。这也表明,投资者对“固收+”基金的定位仍然偏向稳健,尤其是在股市波动较大的行情中。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2、业绩:表现突出

2024年四季度,“固收+”基金整体表现较好。在债市走牛、股市有结构性机会的行情下,各细分类型“固收+”基金收益均表现不错,其中又以一级债基最为突出。最大回撤方面,由于股市宽幅震荡,含权类基金整体的回撤水平与三季度相近,中位数在1.5%左右。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3、纯债:久期增强

纯债方面,2024年11月以来,年末抢跑行情启动,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10Y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至1.7%的历史低位,债市进入负carry时代,“固收+”基金加杠杆意愿减弱,更多依靠久期策略增强。具体来看:

(1)央行“打击资金空转”的导向,叠加负carry环境,基金加杠杆意愿减弱。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固收+”基金杠杆率中位数为111.51%,环比三季度下行2.01个百分点。

(2)从券种角度看,四季度“固收+”基金的利率债仓位,尤其是超长端配置比例继续提升。2024年四季度末,国债仓位较三季度增加0.32个百分点至6.81%。而从重仓券的期限来看(图12),10Y以上品种的持仓比例较三季度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信用债持仓有所下降,更多依靠弹性更强的二永债等其他金融债增收,且拉久期仍是核心,对3-5Y和5Y以上信用债、二永债的重仓比例均有明显增加(图13、图14)。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4、转债&股票:持续稳健配置

“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略有下行,价格中枢则有所上行。四季度转债开启补涨行情,部分产品选择止盈兑现收益,2024年12月31日,“固收+”基金的转债持仓比例为10.83%,与三季度末相比减少了0.07个百分点。

而统计2024年四季度末,所有“固收+”基金所持有的110元以下、110-130元、130-150元、150元以上进入转股期的转债数量,可以看出,110-130元、130元-150元的标的占比有所增加,这一方面与转债市场走强,所持转债价格普遍上涨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四季度,“固收+”基金适当增加了具有一定进攻性的品种。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在股票方面,“固收+”基金的股票仓位仍在回落。四季度的股市持续震荡,出于避险目的,“固收+”基金的股票仓位仍维持在相对较低的位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固收+”基金的股票持仓比例为7.93%,较9月底减少0.75个百分点。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从“固收+”基金重仓股所在行业的持仓比重变化来看,银行、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是其关注的焦点,重仓比例持续增加。对有色、机械等顺周期板块则有明显减持。

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

5、总结

总的来看,受2024年四季度股市宽幅震荡的影响,“固收+”整体规模再次出现小幅萎缩,尤其是含权类品种,仅一级债基相对更受益于债牛行情,规模逆势增长。

在资产配置上,纯债方面,杠杆率整体调降,在利率债和信用债上都更多向久期要收益。风险资产上,持仓比例下降,风格上也更多偏稳健:股票增配银行、石油石化等低波红利板块,债性转债的持仓比例也仍处于高位。

最后,观察四季度实现规模逆势增长的“固收+”基金,其风险资产仓位普遍较低,且具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低波稳健仍是“固收+”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方面。展望未来,存款利率仍有下调空间,或将有更多偏好稳健的资金从表内流出。对于“固收+”管理人而言,顺应投资者需求,打造净值曲线平滑、能够稳定增值的产品,以实现产品规模的增长。

风险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相关结论主要基于过往数据计算所得,不能完全预测未来。报告采用的样本数据有限,存在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体市场的风险,且数据处理统计方式可能存在误差。经济数据及经济政策超预期。需要警惕流动性的“退潮”。

注:本文来自国海证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固收+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本报告分析师:靳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刘畅 SAC编号:S035052409000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529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5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6

相关推荐

  • 以史为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政策展望

    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多地已开始为此进行项目储备。参考我国历史上两次政策性金融工具的经验,本文对2025年再次启用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进行展望:一是首批资金规模5000亿,后续仍有概率加码。二是除稳增长,本次政策工具的目标可能更加侧重于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三是区域投向将进一步向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大省倾斜。四是在财政贴息的情况下…

    2025年6月26日
    2800
  • 央行2月缩量续作3000亿元MLF,降息窗口或在一季度末?

    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 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0940亿元。 另外,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同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185亿元逆回购操作。 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 连续…

    2025年3月25日
    4800
  • 科创债新规发布后,市场有何变化?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启动。在此背景下,科创债发行显著放量,5月单月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且新规发布后,以国开行和五大行为代表的银行成为科创债的发行主力,投资者对于市场的参与积极性也明显变高。配置角度,以央国企为主导地位的科创债市场结构使得科创债收益率整体处于低位,建议…

    商业 2025年6月13日
    4300
  • 关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引子 尽管关税战让美国的衰退预期不断加重,但是,十年美债利率却快速飙升,从3.90%附近迅速飙升至4.50%附近。这是一个十分诡异的现象。 对于这一现象,著名投资人Peter Schiff在X上发了一段有些危言耸听的话,大意是: 如果明天早上不紧急降息并宣布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明天可能会出现 1987年式的股市崩盘。 一时间很多投资人开始讨论美国长期债券的潜…

    2025年4月10日
    5200
  •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挫,恒科指跌超2%,高铁基建股走低

    特朗普关税即将于本周开始实施,全球金融风险市场集体下跌。港股再度呈现回调行情,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一度大跌3.1%,最终收跌2.03%,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31%及1.05%,市场情绪十分低迷。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中字头等权重多数表现弱势,美团、小米均下跌3.6%,小米较历史最高位跌去17%;中字头以高铁基建股跌幅最大,去年纯利同比减少16.7…

    2025年3月31日
    8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