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摘要

事件:2月14日,央行公布2025年1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7.5%,社融存量同比持平于8.0%,M2同比下降至7.0%。

核心观点:“开门红”后,可持续性成为关键

金融数据“开门红”主要源于强劲的企业信贷,或源于两点:一是春节错位令企业短期融资更集中在1月;二是新的化债资金使用或偏慢。1月信贷新增51300亿,其中企业部门新增47800亿,是信贷和社融创纪录的核心来源。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合计同比多增7384亿,或源于春节错位。这和企业节前薪酬发放等短期资金行为有关。企业中长贷新增达34600亿,非常接近历史高点,大幅改善或部分源于新的化债资金发行和使用较慢。

居民贷款则相对偏弱,显示居民信心仍有待进一步恢复。居民部门新增贷款4438亿,同比少增5363亿,其中短贷减少497亿,同比减少4025亿。过去十年间,只有2020年1月和今年1月居民短贷减少,比较少见。居民中长贷新增4953亿,最近十年间仅好于2016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1月居民新增信贷相对偏弱和2024年下半年以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行所指引的方向一致,即居民对经济信心仍处于恢复的过程中。

M1采用新口径,纳入居民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增速波动显著小于原口径。1月新M1同比增速下行0.8个百分点至0.4%,或源于春节错位导致的企业活期存款下行。历史上,春节若在1月底,单位活期存款规模会出现明显下行,如2017年1月。而居民活期存款和M0的春节规律与上述正好相反,即会在1月增加。1月新M1同比趋弱或源于单位活期存款的降幅大于居民活期与M0等的增幅。

展望后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推动信贷和社融稳定增长。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可持续性或成为政策关注重点。央行在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度重申“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后续,货币政策或密切关注国内信用环境,并根据经济、金融数据的表现来调整政策工具,以实现全年经济主要目标。

常规跟踪:信贷和社融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

1月新增信贷51300亿,同比多增2100亿,边际改善主要源于企业信贷释放。居民新增贷款4438亿,同比少增5363亿,其中短贷减少497亿,同比减少4025亿,中长贷新增4953亿,同比少增1337亿。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7400亿,同比多增2800亿,票据融资减少5149亿,同比少减4584亿。企业中长贷新增34600亿,同比多增1500亿。

1月新增社融70567亿,同比多增5833亿,贷款回暖而政府债融资回落。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2194亿,同比多增3793亿。政府债券新增6933亿,同比多增3986亿。企业债券新增4454亿,同比多增134亿。委托贷款新增449亿,同比多增808亿,信托贷款新增623亿,同比少增109亿,未贴现汇票新增4653亿,同比少增983亿。

1月M2同比下行0.3个百分点至7.0%,新口径M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0.4%。存款结构中,企业存款同比多减13460亿,居民存款同比多增29900亿,财产存款同比少增5280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减16626亿。

风险提示

经济变化超预期,政策超预期。报告正文

事件:2月14日,央行公布2025年1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7.5%,社融存量同比持平于8.0%,M2同比下降至7.0%。

1. 核心观点:“开门红”后,可持续性成为关键

金融数据“开门红”主要源于强劲的企业信贷,或源于两点:一是春节错位令企业短期融资更集中在1月;二是新的化债资金使用或偏慢。1月信贷新增51300亿,其中企业部门新增47800亿,是信贷和社融创纪录的核心来源。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合计同比多增7384亿,或源于春节错位,和2022年1月类似。这和企业节前薪酬发放等短期资金行为有关。企业中长贷新增达34600亿,非常接近历史高点(2023年1月的35000亿),相较2024年12月大幅改善或部分源于新的化债资金发行和使用较慢。1月新增政府债净融资仅有6933亿,其中国债净融资4646亿(Wind),地方政府化债资金发行慢于去年年底水平。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居民贷款则相对偏弱,显示居民信心仍有待进一步恢复。居民部门新增贷款4438亿,同比少增5363亿,其中短贷减少497亿,同比减少4025亿。过去十年间,只有2020年1月和今年1月居民短贷减少,比较少见。居民中长贷新增4953亿,最近十年间仅好于2016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1月居民新增信贷相对偏弱和2024年下半年以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行所指引的方向一致,即居民对经济信心仍处于恢复的过程中。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M1采用新口径,纳入居民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增速波动显著小于原口径。1月新M1同比增速下行0.8个百分点至0.4%,或源于春节错位导致的企业活期存款下行。历史上,春节若在1月底,单位活期存款规模会出现明显下行,如2017年1月(环比-7.7%)、2020年1月(环比-9.3%)2022年1月(环比-8.8%)。而居民活期存款和M0的春节规律与上述正好相反,即会在1月增加。1月新M1同比趋弱或源于单位活期存款的降幅大于居民活期与M0等的增幅。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展望后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提供信贷和社融稳定增长的良好环境。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可持续性或成为政策关注重点。央行在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度重申“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后续,货币政策或密切关注国内信用环境,并根据经济、金融数据的表现来调整政策工具,以实现全年经济主要目标。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2. 常规跟踪:信贷和社融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

1月新增信贷51300亿,同比多增2100亿,边际改善主要源于企业信贷释放。拆分结构来看,居民部门新增贷款4438亿,同比少增5363亿,其中短贷减少497亿,同比减少4025亿,中长贷新增4953亿,同比少增1337亿。企业部门方面,短期融资改善较明显,短期贷款新增17400亿,同比多增2800亿,票据融资减少5149亿,同比少减4584亿。企业中长贷新增34600亿,创历年1月次高,同比多增1500亿。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1月新增社融70567亿,同比多增5833亿,贷款回暖而政府债融资回落。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2194亿,同比多增3793亿。政府债券新增6933亿,同比多增3986亿。企业债券新增4454亿,同比多增134亿。委托贷款新增449亿,同比多增808亿,信托贷款新增623亿,同比少增109亿,未贴现汇票新增4653亿,同比少增983亿。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1月M2同比下行0.3个百分点至7.0%,新口径M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0.4%。存款结构中,企业存款下降2060亿,同比多减13460亿,居民存款新增55200亿,同比多增29900亿,财产存款新增3324亿,同比少增5280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1100亿,同比多减16626亿。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风险提示

经济变化超预期,政策超预期。

注: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2025年2月15日研究报告《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1月金融数据点评》,分析师:赵伟、贾东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97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3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 上海租赁市场,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我们最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记录市场,租赁是其中很重要一块 这次要说的也是租赁的一次转变 跟以往分析涨跌还不太一样,这次的观察更多来自市场微观 毕竟每年这时候的量价齐涨都是毋庸置疑的 而更深层的转变则是跳脱租金和时令之上的一些东西,比如需求 什么样的房子供不应求,是大户型么 什么需求在悄悄波动,而市场还没反应过来 每年除了务工、升学、毕业,还有别的人群在租赁徘徊…

    2025年3月25日
    2100
  • 中信证券:“国家队”未曾减持ETF

    2023年10月以来,中央汇金通过增持ETF有效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根据公募基金23Q4-25Q1季度披露的持有人数据,汇金持有的ETF份额未曾出现环比净减少的情况,诸如“汇金通常在市场阶段性上涨后卖出”等传言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 2025年4月以来,汇金持有的ETF获明显的资金净流入,且结构上更加均衡。我们认为,A股也是中国贸易战中提振信心的…

    2025年4月25日
    1200
  • 欧洲的“觉醒”对全球配置有何影响?

    我们在今年1月5日的报告《美元:谁来给“史诗级上涨”降降温?》中判断:“我们对于美元的看多观点是谨慎的,美元冲高后回落是‘大势所趋’,我们预计这个拐点就会出现在第一季度。高点可能在110上方,但不会触及2022年的高点。”近期作为“美国例外论”中最具代表性的资产——美元指数开始“原路返回”跌至103附近,几乎已经回吐了之前我们所说的“史诗级上涨”。 美元指数…

    2025年3月25日
    1900
  • 连续15日破面值,*ST旭蓝面值退市铁板钉钉,7万股民深陷泥潭

    截至3月24日,*ST旭蓝(000040)股价已连续15个交易日收于1元以下,最新收盘价报0.64元/股。 根据深交所规定,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公司将触发面值退市机制。即使后续5个交易日连续涨停(按5%涨幅计算),股价最高仅能回升至0.998元,无法重返1元关口。 这意味着,*ST旭蓝将成为2025年首只因面值退市而被摘牌的A股公司。 重整无门…

    2025年3月25日
    2500
  • 关税升级如何重塑全球资产格局?

    “对等关税”冲击下,全球贸易体系迎百年变局,全球资产价格也出现较大波动。本次加征关税虽难免对中国经济带来挑战,但我们认为相比2018年或者相比过去3年,中国股票市场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包括地缘叙事和科技叙事的变化,以及中国资产本身的估值优势,和宏观政策发力的空间。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资产短期相比全球股市具备韧性,中期机会大于风险,若政策应对得当,市场风险溢价…

    2025年4月7日
    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