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策略:短期有获利了结风险,但全年反转趋势仍在

今年1月14日以来,受益于DeepSeek的爆火和国内政策预期,港股持续上涨。但昨日午盘,在恒生科技指数突破去年10月7日的盘中高点后,港股出现整体回调。截至今日收盘,恒指和恒科的动态PE仍处于历史30%的分位数以下。此外,对比今年2月7日与1月24日的业绩预期(彭博),美股的标普500和纳指100都出现下调,但港股则维持稳定。

在此背景下,1月24日以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且主要配置相对估值折价较高的科技和消费行业。近期空头平仓也是推动港股反弹的主要动力之一。截至今年2月7日,港股市场整体未平仓卖空金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仍达1.37%,为2023年初以来历史均值两倍标准差以上的高位。

短期来看,2月底MSCI调仓在即,港股或面临海外资金再平衡的风险。但全年来看,在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叠加估值的性价比,我们依旧看好港股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事件:

今年1月14日以来,受益于DeepSeek的爆火和国内政策预期,港股持续上涨。但今日午盘,恒生科技指数在突破去年10月7日盘中的高点后出现下跌,也导致港股整体回调。我们认为港股午盘的下跌是由于投资者短期获利了结所致,全球维度来看,港股的性价比依旧显著。

DeepSeek横空出世,两会预期催化1月中旬以来港股大涨。

今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R1模型,其大幅降低AI模型的训练成本,且模型能力也逼近美国AI龙头的最新模型。结合后续中国企业快速部署相关AI模型运用,以及阿里巴巴与苹果的合作等消息,皆展示了国内AI训练端与运用端的良好交互。同期,全球投资者对美股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巨额资本支出是否能兑现业绩产生怀疑。另外,接近3月,全国两会的政策预期开始反映,对于消费支持政策的预期进一步支撑港股科技与消费板块的情绪。1月14日至2月12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14.1%和25.1%。行业维度,资讯科技(26.2%)和可选消费(22.7%)领涨。

美国关税加征持续落地,美联储鹰派姿态压制美股表现。

除了DeepSeek的推出对美股科技板块产生压制外,特朗普自今年2月以来持续推出的关税政策也进一步压制美股表现,包括2月1日落地的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与推迟的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以及2月10日宣布的将对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对美股2025年的业绩预期造成压力。对比今年2月7日与1月24日的美股业绩预期(彭博一致预期,下同),标普500的2025年净利润与营收预期分别下调了0.5%/0.1%,纳指100则分别下调0.6%/0.2%。此外,1月美国CPI读数超过彭博的市场一致预期叠加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偏鹰派的表态也同样对美股造成压制。

港股性价比凸显下,1月24日以来外资回流近130亿港元。

不同于上述期间内美股业绩预期的下修,港股同期内2025年业绩预期则较为稳定,且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月13日,恒指的PE为9.8倍(历史28.8%分位),而恒生科技虽创疫后新高,但PE也仅为17.4倍(历史26.5%分位),不仅低于2024年10月7日阶段高点的19.0倍,也显著低于2023年1月27日阶段高点的26.3倍,恒指估值也皆低于前高。此外,从行业来看,2019-2022年间,港美股在消费与科技板块的PE水平较为接近,但此后美股相较港股对应行业的估值溢价持续走阔,目前港股消费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仅美股的一半,信息技术行业的估值也较美股有30%以上的折价,横向对比性价比十分显著。而1月24日以来,外资已流入港股达127.6亿港元,与美股回调的时间吻合,且主要流入相对低估的消费与科技行业。

卖空占比虽回落,但依旧处于历史高位。

除外资回流以及南向年初至2月12日日均的61亿港元的净买入以外,近期空头平仓也是推动港股反弹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截至今年2月7日,港股市场整体未平仓卖空金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仍处于1.37%的高位(2023年初以来历史均值两倍标准差以上)。行业维度,目前医疗保健(2.1%)、日常消费(1.8%)、原材料(1.5%)未平仓比例相对较高。而相较于去年的10月8日和今年的1月13日的阶段性卖空高点,空头平仓比例较大的行业为可选消费、原材料和金融。同期,空仓占比增加较大的行业则集中在红利属性的通讯服务、公用事业、能源以及或受新一轮关税影响的工业板块。

2月底MSCI调仓在即,港股或面临获利了结风险,但不改全年反转趋势。

自2024年MSCI最后一次调仓生效(即2024年11月26日)至2025年2月12日期间,恒指累计上涨14.1%,恒科更是大涨25.1%。同期,MSCI全球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分别仅上涨1.6%/2.2%。回顾2024年8月至11月的调整期间,港股市场的表现同样显著优于MSCI指数(全球及新兴市场),但在调整期有效日的前两个交易日出现下跌。此外,如若特朗普政府宣布进一步加征关税,不排除2月底港股或面临获利了结的回调风险。但全年来看,在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叠加估值的性价比,我们依旧看好港股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风险因素:

1)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2)我国政策力度、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3)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4)俄乌、中东地区冲突进一步升级;5)我国房地产销售量价回稳不及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2月13日发布的《港股策略点评—短期有获利了结风险,但全年反转趋势仍在》报告,分析师:徐广鸿 王一涵S1010114110085 S101052205000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71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2

相关推荐

  • 隔夜美股全复盘(3.25) | 卖房加仓美股,美股暴跌引发韩国散户疯狂押注,特斯拉暴力反弹近12%

    01 大盘 昨夜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纳指涨超2%,特斯拉大涨近12%。截至收盘,道指涨 1.42%,纳指涨 2.27%,标普涨 1.76%。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涨 2.118%,收报4.339%,相较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差30个基点。恐慌指数VIX跌 9.34%至17.48,布伦特原油收涨 1.12%至72.42。现货黄金昨日跌 0.37%,报3011.96美元…

    2025年3月25日
    1700
  • 如何应对低生育?

    摘要 面对生育率持续下滑,欧洲地区如何走出超低生育率,东亚地区有何应对经验?基于我国人口特征和海外经验,我国或如何制定促生育政策?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一问:应对低生育率的国际经验?及时推出较高力度的现金补贴、产假政策等效果较好面对持续下滑的生育率,欧洲、东亚等部分经济体先后推出生育支持政策。梳理部分OECD经济体政策经验,其生育支持政策重点针对父母、幼儿…

    2025年3月26日
    2200
  • 海创光电冲刺IPO,专注激光雷达元器件领域,华为参投

    “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能驾驶的元年。” 这是2月10日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董事长王传福的霸气发言。 会上,比亚迪更是抛出了一个足以震撼行业的计划: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到售价7万至20万的所有车型中,打破了智能驾驶仅限高端车型的格局。 这一举动将极大提升比亚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市场也预期未来公司商业模式有望转变,并带来估…

    2025年3月25日
    1800
  • “充5分钟跑400公里”!比亚迪“新科技”催化板块,英可瑞等多股封板

    3月18日,高压快充概念大涨,英可瑞、富特科技、金冠股份20%涨停,奥特迅、京泉华、泰永长征涨停,双杰电气、森源电气、通达电气、积成电子等跟涨。 消息面上,据比亚迪汽车官微,3月17日,比亚迪在其举办的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上发布了“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充电407公里。 这一利好消息同样带动比亚迪AH股集体大涨,A股比亚迪一度涨超2%报390元,创历史新高;…

    2025年3月25日
    2200
  • 深圳没有掉队

    “深圳科创圈静悄悄”、“大疆之后无创新”,在一篇关于DeepSeek的文章下,高赞评论是这样的。 从2024年火出圈的黑神话悟空、春晚上的宇树机器人、春节档的《哪吒2》、再到DeepSeek,以“创新之都”自诩的深圳,在这一系列的热闹中沦为看客。于是乎,深圳“失去创新能力”、“失速”、“掉队”的质疑声铺天盖地。 批评的矛头尤其指向深圳的创业和创新环境。深圳缺…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