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康视,踏出关键一步

《投资者网》蔡俊

业绩承压之际,OK镜龙头欧普康视(300595.SZ,下称“公司”)踏出关键一步。

公告显示,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平台拿到医院、门诊的资产包。自完成上轮定增以来,公司拥有充裕的资金,但打造服务终端上始终未有大手笔动作。早前,公司通过投资形式参股多个眼科赛道企业,合计资金超6亿元,但未有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约160亿元左右。

眼下的收购,是消费医疗进入寒冬造成业绩承压之际,公司所做的又一次转型摸索。核心是押注以屈光为代表的高毛利业务,底层逻辑是深耕用户全年龄段的服务闭环。但这条路径能否行得通,至今全行业都在摸索。

总算来的收购

欧普康视终于做出收购决定。

7月,公司以3.34亿元收购宿迁市尚悦启程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标的”)75%股权。该标的核心资产为昆明星程眼科,包括2家医院、7家门诊。本次交易溢价率超700%,收购资金2.34亿元来自公司2022年定增变更的募资,1亿元为自有资金。

早前,公司对该标的收购进行铺垫。2024年10月,公司以1650万元收购标的5%股权。以此计算,标的两次估值分别为3.3亿元、4.45亿元。2024全年,标的营收1.15亿元,净利润3058.6万元。

根据方案,标的还承诺2025-2029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900万、4680万、5382万、5920万、5920万元,并追加2030-2034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96亿元的考核目标。若未达标,交易方需以现金或股权补偿。

站在资本的角度,本轮收购是一次筹谋已久的资金转向。2022年公司通过定增募集14.94亿元,其中10.76亿元和4.18亿元分别用于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接触镜产业化项目。但受市场环境影响,社区化终端项目进展缓慢,公司最终变更用途。

截至今年7月,社区化终端项目剩余7.34亿元仍待明确用途;接触镜产业化项目已结项,节余1.3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犹豫到出手收购,本质是消费医疗进入下行周期以来,公司和市场都认识到:主营产品“卖不动”导致业绩承压将会持续,转型迫在眉睫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7亿元、2.5亿元,各自同比下降1.42%、22.93%其中,用于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硬性接触镜(俗称OK镜)销售额3.56亿元,同比下降4.58%。

对此,公司给出的转型路径也非常清晰:从单一的产品供应商向综合的眼科服务生态蜕变。市场认为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因为OK镜大行其道的时代,公司积累相当丰厚的收入成为赛道龙头,并通过定增夯实资本金。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余额9.5亿元。

公司握有充裕的现金流,而路径突破的方式有很多,如自主搭建、外延收购等。2020年到2022年,公司选择对外投资,试图以较小的成本代价突破瓶颈,合计资金超6亿元。

企查查显示,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及产业基金,已投资景泽生物、星眸生物、君合盟、缔佳医疗等企业,覆盖眼科设备、药物研发、视光服务等领域。尤其是投资产业基金,公司披露“想充分借助于专业投资机构管理以及政府资金参与带来的资源优势”,达到“为未来的发展储备能量”。

但储备的能量,或无法等到爆发的时刻。今年8月,公司公告终止参与产业基金“欧普英飞创投”,原因是该基金投资节奏放缓,无法按时完成各出资方的诉求。早前,公司通过投资平台对该基金出资3.49亿元,其余股东包括广东、安徽等地方国资平台。

不止如此,企查查显示,公司通过产业基金投资的缔佳医疗因纠纷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该企业主营医疗器械,已完成多轮融资。

空间广阔,时间紧迫

就定增的使用效率和投资规模而言,欧普康视不算激进。但即便如此,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与日剧增。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同行的竞品分流。昊海生科、爱博医疗与公司均中标OK镜地方集采,三家共同以降价方式重构价格体系,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之后,昊海生科和爱博医疗凭借差异化产品、渠道拓展等打法,不断蚕食公司的市场份额。

同时,OK镜的替代品也相继出现。阿托品滴眼液、离焦框架镜等新品均可治疗青少年近视,优势在于价格更低、副作用更小。“硬件+药物”的组合,冲击本就红海竞争的OK镜市场。

留给公司转型的空间很广阔,重构要素包括技术、服务、渠道等,但空间广阔也意味着试错成本也高。而且,转型的时间更为紧迫,更加倒逼公司在复杂的市场格局里做出正确的抉择。

从本轮收购标的能看出,公司抉择的核心是押注以屈光为代表的高毛利业务,底层逻辑是深耕用户全年龄段的服务闭环

一方面,OK镜主要面向青少年,但用户成年后或需到医院通过屈光手术进一步矫正视力。屈光手术费用较高,如全飞秒2-2.5万元、ICL植入需3-4万元,且不在医保范围内,因此毛利率高企。

另一方面,定增募资原计划的社区化终端项目,或因资质壁垒才最终调整。国家药监局明确要求OK镜需在“符合验配规定的医疗机构”验配,受此指引社区终端只提供验光、配镜等基础服务,手术类病例需转诊至医院。

因此,公司可通过收购本轮收购联动医院与社区诊所资源,打造“轻资产引流+重资产变现”,构建“高毛利产品+全年龄段服务”的商业模式。

但问题在于,消费医疗的竞争力核心是洞悉消费者的变化,而不是寄望雄厚资金“大力出奇迹”和短时间内打造生态体系抓取高流量。这一点,兴齐眼药就是个例子。

2024年3月,兴齐眼药的阿托品滴眼液获批上市。该产品的近视功效备受期待,而且兴齐眼药拥有互联网医院资质,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渠道,都已有相当的沉淀。有机构预测,该产品的收入有望达到15亿元左右。

2024年,兴齐眼药的滴眼剂系列销售额13.66亿元,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未到15亿元的市场预期。截至今年上半年,该企业货币资金3.8亿元,并推动最高8.5亿元的定增。

归根到底,消费医疗整体仍处于寒冬,无论赛道龙头还是新入局者都在承压中探寻出路,公司是否能借助本轮收购摸索出转型成功的路径,全行业都在期待。(思维财经出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620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30日

相关推荐

  • 超过上海,重庆冲成消费第一城

      乐天巴蜀,消费之都。   文 | 华商韬略 大南   2020年逆袭广州、2022年甩开北京,2025年1-2月、第一季度及1-4月,连续三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上海,冲成消费第一城。   重庆人的消费力,为什么这么强?   【01 重庆人的消费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作为高频词被反复提及32次,各地都将提振消费作为“重头戏”来…

    财经 2025年8月13日
    2900
  • 苹果开局,vivo引路

      又一次新的出征。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自从1968年,世界上第一款头戴式显示器诞生以来,人类就在幻想:   有朝一日,可以戴上头盔,进入虚拟世界,像《黑客帝国》一样,生活在数字世界里。   为了这一天,谷歌、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前仆后继。就在刚刚,一款全新MR产品再次推动了行业进步。   这一次,主角是vivo。   【01 用户导向的深耕…

    财经 2025年8月26日
    1500
  • 造福or替代程序员?实测阿里新模型

    题图|视觉中国 坦白说,过去几年,作为一名开发者,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高薪的“代码搬运工”。 我的日常,是在StackOverflow的问答、GitHub的开源项目和公司陈旧的代码库之间,进行无休止地“搬运”。 Ctrl+C,Ctrl+V,然后花上数小时修复那些琐碎的bug,搭建那些千篇一律的脚手架。这不仅枯燥,更是对创造力的一种缓慢扼杀——我们本该是创造…

    2025年7月24日
    5200
  • 碳酸饮料正在加速“消亡”

    过去一年,可口可乐在华的两大运营商中国食品与太古可口可乐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2024年上半年,太古可口可乐(内地)上半年营收115.46,同比下滑4.02%;中国食品上半年营收113.35亿元,同比下滑9%。 太古可口可乐2024年在中国内地的总销量同比下降了1%,活跃零售网点也同比下降了1%。 无独有偶,百事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显示,该季度营收达…

    财经 2025年5月16日
    9000
  • 医保新政,狙击卷王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AI生成 商保创新药目录又进一步。 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系列关于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和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的文件。其中显示:7月为创新药申报商保目录阶段;8月到9月为专家评审阶段;9月到10月为谈判、竞价、价格协商阶段;预计10月到11月,两个目录都将正式公布并进入落地阶…

    2025年7月12日
    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