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500亿目标!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码,藏在三次转身里

编者按: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日子。45载砥砺前行,在时代浪潮中,深圳一路丈量奋进,长成今日国际大都市:金融版图从零起步,深市上市公司已超2800家;摩天楼宇拔地而起,599米刷新城市高度;通信技术从2G跃向6G,一路领跑……深圳的发展留下了众多跨越行业的刻度。北方经济网、时代周报推出《深圳刻度》系列报道,记录这座城市的进化维度。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500亿目标!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码,藏在三次转身里
(图源:图虫)

当时,这片小小的渔村百废待兴。一切都充满生机,但一切也都未有根基。

在一次公开采访中,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周生明回忆道,1996年到2000年左右,不少晶圆代工厂国内在建的产线项目和深圳有过接触,但由于深圳用地紧张、人力水电较贵、以及最主要的认识不足等问题,最终都没有在深圳落地。

“那时候,真的很难。”在接受北方经济网采访时,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常军锋只说了这样一句话。

45年间,深圳是如何从无到有,又是如何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常军锋指出,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踩中了几个重要的节点:从千禧年间获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到2010年后受华强北消费电子需求带动,再到2018年后顶着国际制裁的压力补齐产业链……深圳总能在关键时刻,把挑战变成机遇。

在深圳半导体产业的萌芽阶段,政策引导成为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起步的关键力量。

次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在深圳高新区设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成为继北京、上海、西安、无锡、杭州、成都基地之后,第七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企查查数据显示,2001年,深圳市注册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数首次破百,截至 2010年,这个数字翻了8倍多。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500亿目标!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码,藏在三次转身里
(图:2001-2010年深圳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企查查)

对于深圳而言,那个时候的华强北,是这些创业故事里的宇宙中心。

1996年,高中毕业生蔡华波从江西九江来到了深圳,在一家电子公司做起了业务员。在和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元器件打交道几年后,他看到了背后蕴藏的机遇,在1999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江波龙(301308.SZ)。如今,这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400亿元。

来到深圳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当时“下海潮”的影响。

张帆的汇顶科技在2005年遇到了瓶颈。随着国内固话业务下降,电话芯片的生意不再好做,转型成为了生存必需。

在后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张帆这样概括自己当年的选择:“顺应历史的潮流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只要代表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就一定会为你的人生道路提供便利。”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500亿目标!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码,藏在三次转身里
(图源:图虫)

“2010年之后,MP3、MP4、手机、电视等家用电子产品需求上涨,深圳凭借消费电子产业聚集优势,带动相关半导体企业在本地及周边快速发展。”常军锋提到,由于消费类集成电路以价格为导向,国产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外,加速了消费类集成电路设计的国产替代进程。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500亿目标!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码,藏在三次转身里
(图:1982-2017年深圳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企查查)

常军锋提到,在2010年之后,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涌现出华为海思和中兴微(通信类大芯片)、比亚迪(车规级芯片;股票代码:002594.SZ)、紫光同创(FPGA)、紫光国微(军工;股票代码:002049.SZ)、汇顶科技(触控)、朗科科技(U盘;股票代码:300042.SZ)、力合微(电力物联网通信;股票代码:688589.SH)、芯海科技(全信号链芯片设计;股票代码:688595.SH)等优秀企业。

2014年,一个震动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发布了。

2014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正式设立,投资总规模约1387亿元,重点投资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链环节。

同年12月,中芯国际宣布其在深圳的8英寸晶圆厂正式投产,这是中芯国际在华南地区第一条投入使用的8英寸生产线。根据当时的计划,中芯深圳厂2014年年底前将会达到每月1万片的装机产能,在2015年达到每月2万片,全部产能规划为每月4万片。

常军锋告诉北方经济网,当时,虽然有大基金加码,但半导体处在“外热内冷”的市场状态中。“社会资金对半导体行业依然相当谨慎。”他表示。

行业积累叠加国产化浪潮驱动,让深圳半导体产业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提前一年超额完成2500亿目标!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码,藏在三次转身里
(图源:图虫)

2021年-2022年,深圳国资委下属的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深重投”)先后投资了鹏芯微、鹏新旭、昇维旭‌等几家公司,瞄准晶圆代工等领域发力。

鹏新旭成立于2022年3月,聚焦于40nm/28nm的成熟逻辑工艺晶圆代工。深重投官网表示,其为全球客户提供晶圆制造代工服务,优先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系统及芯片设计公司不断增长的流片及产能需求。

在2021年,深重投还投了一家半导体设备厂商——新凯来。公司定位为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研发制造商,旨在解决高端芯片制造设备的国产化难题。2025年3月26日,新凯来在SEMICON China 2025展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发布31款设备,成为这次展会的焦点,甚至获得了“中国阿斯麦”的业界称号。

2022年,深圳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的目标。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达2839.6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预设目标。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深圳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5年8月18日,深圳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现存量达7.72万家,占广东省的53.36%,全国的21.95%。今年前7月注册量达4269家,同比增长39.46%。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473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4日 上午10:04
下一篇 2025年8月24日 上午10:07

相关推荐

  • 排队香港上市,宁德时代百亿IPO引爆港股,有投行轮岗备战中概股“回流潮”

    香港IPO市场最近热闹非凡。 仅仅几天前,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创造条件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有媒体报道,中信证券已针对内地投行部门人员以竞聘形式赴港支援,疑似为中概股“回流”作准备。 早在2024年,就有报道称中信证券已经对旗下投行的从业人员进行优化配置,不少股权IPO岗位人员转岗至并购、债券等其他业务条线。也有券商业内…

    2025年5月13日
    8700
  • 745件专利引爆跨国博弈:晶科、隆基多地互诉,光伏“商战”硝烟弥漫

    光伏技术路线的交锋进一步升级。以晶科能源(688223.SH)为代表的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阵营正与以隆基绿能(601012.SH)为代表的BC(背接触)阵营在法庭上对峙。 2月,晶科能源在澳大利亚起诉隆基绿能专利侵权后,又在欧洲对隆基绿能发起诉讼。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晶科能源在全球多地连续四告隆基绿能,这样的速度在光伏行业内相对罕见。 TOP…

    2025年4月12日
    12100
  • A股午盘:创业板指跌1.8%,机器人、AI应用、算力题材齐下挫

    据Wind,2025年4月3日,上证指数午盘跌0.51%,创业板指跌1.8%。消费电子、光伏、光刻机、英伟达产业链、机器人、AI应用、算力、华为汽车题材齐下挫;大消费走强,首发经济方向领涨。(北方经济网 张照)

    经济 2025年4月3日
    10000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

    8月14日,北方经济网获悉,智元机器人推出面向真实世界机器人操控的统一世界模型平台 — Genie Envisioner(GE)。 不同于传统“数据—训练—评估”割裂的流水线模式,GE将未来帧预测、策略学习与仿真评估首次整合进以视频生成为核心的闭环架构,使机器人在同一世界模型中完成从“看”到“想”再到“动”的端到端推理与执行。基于3000小时真机…

    经济 2025年8月14日
    4100
  • 7月6日公告停工停产后,罗马仕有员工仍希望正常上班

    7月7日,北方经济网注意到,在罗马仕停工停产公告发布后,仍有部分员工来到罗马仕在深圳国际创新谷七栋B座总部试图打卡上班。 北方经济网实地探访发现,罗马仕办公室内基本无人办公,只有部分员工在收拾个人物品。一位罗马仕员工告诉北方经济网,许多人对突然公告停工停产不满,仍希望正常打卡上下班。今日早些时候,员工仅有打卡权限,无法进门,经与前台交涉承诺只正常收拾个人物品…

    经济 2025年7月7日
    8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