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赋能中小科技企业超6600家,浦东这个首创计划再升级

如何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效联结并实现共赢,浦东的“GOI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经过4年发展,GOI也迎来了2.0版的计划。

8月20日下午,2025年浦东新区开放创新大会暨张江论剑·科创沙龙第六场活动举行,会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和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正式启动GOI 计划2.0,标志着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迈入能级跃升的新阶段。

GOI计划即“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2021年7月,浦东新区正式公布了该计划。20日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启动以来,4年间,浦东共授牌107家GOI,覆盖亚欧美三大洲12国、13类硬核领域,750余家科技企业落地生根。

4年赋能中小科技企业超6600家,浦东这个首创计划再升级

GOI 计划2.0将有哪些亮点?

20年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亨利·切萨布鲁夫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如今,这种创新模式已然成为业界共识。

在20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汪潇介绍,浦东首创发布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被列入商务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最佳实践案例”,四年来成员企业突破百家,累计赋能中小科技企业超6600家。

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敏栩在张江论剑上介绍“GOI 计划2.0”的计划时说,新版本通过要素循环、生态演进和制度创新三大体系的联动。例如在“要素循环”方面,GOI 计划2.0提出了“四大赋能”,包括技术、孵化、商业、投资。

徐敏栩说,浦东将聚焦行业共性需求,凝练关键科学问题,鼓励大企业积极参与浦东自然科学基金建设,并推进财政引导的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同时,在成果转化环节,支持共性技术平台、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平台的建设,并依托浦东国际“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合作加速落地。在应用阶段,将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培育与应用。

浦东新区科经委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处副处长尤亚茜介绍“GOI 计划2.0”的政策体系表示,该体系从孵化、技术、产业、金融和人才五个方面入手,推动大企业开放创新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促进浦东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来看,在技术层面,浦东重点强化开放合作。基础研究方面,浦东与国家和上海市合作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鼓励大企业“出题”,高校和科研院所“答题”,帮助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今年还将筹划设立浦东自然科学基金,引导大企业积极参与基础研究。

在产业发展方面,浦东强调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浦东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链协同开发和新技术、新产品的首次示范应用。同时,在鼓励企业加大投资、提升规模能级方面,浦东也为大企业提供相应补贴和支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另外在人才方面,浦东将GOI企业纳入重点支持名录,鼓励引进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今年,浦东还推出“青创十五条”政策,为青年人才在安居和创业方面提供支持。“特别是在张江科学城,针对高成长科创项目,每年最高可给予100万元的创业补贴,进一步提升人才集聚度。”

开放式创新怎么做

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不仅需要活跃的创业者,也需要强大的产业市场来牵引。2024年,浦东三大先导产业规模8323亿元,占全市46%,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11.7%。上海市浦东新区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24年末,全区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79家,外资研发中心280家,分别占全市的47.1%和47.4%。

近年来,GOI通过大企业赋能、产业链协同、全球资源融通,构建起开放型创新生态体系。2021年第二批授牌GOI的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在张江论剑上分享了一组数据,璞跃中国CEO特别助理张剑锋说,璞跃中国通过对接大企业创新需求和初创企业的前沿技术,目前已与180家行业龙头企业及政府客户达成开放式创新合作,截至目前,已投资100余家初创公司,其中3家企业已成长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

璞跃中国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及执行董事徐洁平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说,做开放式创新并不容易,大公司关注的是效率和快速落地,而创业公司关注的是商业逻辑与市场开拓,这两者往往存在摩擦。但如果龙头企业能开放自身的平台和生态,那么创业公司将更容易成长,双方也能实现共赢。

在他看来,开放式创新要求的是相互理解:大企业要认识到创业公司的灵活与突破价值,而创业公司要理解龙头企业的效率与战略需求。唯有如此,创新生态才能良性循环,产业才能真正驱动科技创新。

而西门子和上海本土企业黑湖科技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门子在2023年底提出了“Xcelerator战略”,强调要与创业公司深度合作,他们开放了所有原有的商业与产品模块,希望与创业公司进行嫁接。他们与黑湖针对中小工厂合作推出“小工单”的业务,通过联合开发,黑湖借助西门子的渠道进入新市场,而西门子则借助黑湖实现业务拓展。

当天会上,延锋智能网联数字化赋能中心、上海医药开放创新中心、思拓凡中国科创中心、GE医疗上海创·中心、银联商务泛支付科技创新中心、科美诊断创新中心等GOI代表,集中发布一批关键需求与优质功能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加速成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4167.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21日

相关推荐

  • 中国游客在京都遭袭,我驻日使馆发声

    ▲事发现场,图源:日媒 一、据日本媒体报道,6月6日晚,一名中国游客在日本京都市下京区遭陌生男子刀具袭击受伤。目前凶手在逃。驻大阪总领事馆第一时间联系慰问我受伤游客并向日警方表达关切,要求日方尽快抓捕嫌犯,严惩凶手。 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特别是来日游客,加强安全防范。 (一)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密切关注当地社会治安形势,查询近期恶性案件发生情况…

    2025年6月8日
    8900
  • 滚动更新丨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小金属、中航系概念股走强

    09:29 A股天津自贸区盘初走强,海泰发展拉升涨停,桂发祥、恒银科技、渤海化学、天保基建跟涨。 09:26 国科微复牌高开超10%,公司拟购买中芯宁波94.366%股权。 09:25 A股开盘丨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涨0.01%,深成指涨0.02%,创业板指跌0.04%。新能源车、小金属、半导体、中航系概念股走强,一号文件、宠物经济、CPO、数字货…

    2025年6月6日
    7700
  • 上海崇明等获认证,中国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最多国家

    我国上海崇明、浙江温州、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湖南岳阳等9个城市7月24日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我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居全球第一。 第一财经记者今天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在24日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上述9个城市成为“国际湿地城市”。由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

    2025年7月25日
    4100
  • 沪指创10年新高,半天成交近两万亿,牛市主升浪或全面开启

    8月18日上午A股高开高走,上证指数突破了2021年2月18日3731点,创出10年新高,中午收盘上涨1.18%,报收3740点,沪深京三地成交合共1.75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活跃度全面提升,牛市主升浪有望全面开启,投资者要注意热点的高低切换,当前证券融资规模依然不高,印证了当前更可能是升浪前期。 慧研智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顾问李谦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

    观察 2025年8月18日
    900
  • 7月十大牛股出炉:上纬新材逾1083%涨幅问鼎榜首

    7月A股整体震荡走高,截至7月31日收盘,沪指月内累计涨3.74%,深证成指累计涨5.20%,创业板指累计涨8.14%。 在剔除最近半年上市的新股后,截至7月31日收盘,7月十大牛股中涨幅最大的为上纬新材,累计涨幅1083.42%;其次为广生堂,累计涨幅218.94%。这10股涨幅均超过100%。月度十大牛股里还有一只ST股为*ST广道,月累计涨幅170.8…

    2025年8月3日
    3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