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的补贴力度,似乎仍未触及底线。
随着外卖界的“疯狂星期六”再度来临,消费者也掀起一场下单狂欢。
社交媒体上,与Cindy有类似战绩的消费者还有很多。不少人领完各外卖平台补贴券后,囤下了一冰箱特价奶茶。由于多数品牌优惠券仅限部分品类产品可用,还涌现了部分私下换券的消费者。
当大量订单涌入门店,一些连锁餐饮品牌商家、店员与骑手,正被狂飙的流量裹挟苦战。
7月12日,广州番禺区的一家塔斯汀门店,处于爆单状态。 北方经济网摄。
本轮补贴大战,早在7月初便已开启。
“外卖大战”轮番上演,周末各平台的再度加码,让战局燃至顶点。
据北方经济网实地走访,7月12日晚上9点半,距离门店结束营业时间只剩1小时,广州番禺区的一家陈文鼎奶茶店仍人满为患。此时,门店点单页面显示还有137杯饮品在制作,需等待超过1小时取餐。位于同一商圈的茶百道,点单页面显示在制作订单超过200号,而取餐台前在等候的顾客订单已排到400号开外。
7月12日晚,广州番禺区一商圈的陈文鼎奶茶,下单需等待超1个小时。北方经济网摄。
“晚上9点多了,门店还有200多个汉堡的订单没做完,这个订单量是上周末的三倍多。怕忙不完,门店只能关闭了所有接单入口。真的忙出工伤了,我手上烫伤和划伤都不知道弄了多少处,下班后连做梦都在做汉堡。”小乔说道。
在走访过程中,有骑手便向北方经济网坦言,“周六原本休息,但还是被叫出来上班了。理论上,多赚钱不亏,但最近实在太累了。我不想赚钱,想休息。”
铺天盖地的外卖补贴背后,谁是赢家?
来自河北的魏诚(化名)经营着一家人均消费在20元以内的地域连锁快餐品牌。目前,该品牌门店数量约170家。4月,京东外卖正式上线“百亿补贴战略”,打响外卖补贴战第一枪后,魏诚的品牌便积极加入了各平台的补贴活动。
另据奈雪的茶、茉莉奶白此前公布的官方数据,7月5日—7月6日周末两天,上述品牌的外卖订单均突破100万单,环比增幅分别在50%与70%。
北方经济网从多位餐饮茶饮门店经营者处了解到,各大外卖平台向消费者“补贴”的大额红包,除了少数近期推出的超大额优惠券是由平台出大头以外,其它时候消费者享受的优惠券,商家承担了大部分。同时,外卖的配送服务费也是由商家承担。但假如不参加补贴活动,店铺平台上的曝光流量或会面临下滑风险。
一位浙江的蜜雪冰城加盟商向北方经济网直言,自7月5日美团开启“0元购”以来,其门店高峰期外卖日订单量达到400~500单,忙到半夜12点才闭店,但门店利润并没有明显增长。“为了应对陡增的外卖订单,我要增加店员、要囤物料,门店客诉和退单明显增加,还影响了门店在平台的权重。但作为商家,我也只能把这当作是线上引流做推广!”
各大平台在此轮补贴战中收获如何?高盛7月3日发布的研报显示,此轮外卖价格战中,三大平台的根本目标并非外卖业务本身的盈利,而是通过高频次的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交叉销售至盈利能力更强的电商和旅行业务。高盛预计,将外卖亏损视为营销支出的长期投资策略,将在2025年至2026年上半年给各平台带来近期阵痛,但可能在中期带来营销效率提升。
如今,“外卖大战”仍未至尾声,谁会是最终赢家也还未有定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