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海高考分数线公布。6月24日起,其他省市成绩也陆续开放查询。
就在近期,夸克发布国内首个为高考志愿填报场景开发的高考志愿大模型,并同步上线“高考深度搜索”、“志愿报告”、“智能选志愿”三大核心功能,在C端用户侧引发热烈反响。
今年,全国共计1335万人报名高考,仅广东省今年就有439.4万份试卷完成评阅。当查分通道开启的瞬间,这些提供志愿填报服务的软件也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考生和家长手中崭新的罗盘。
可以明确的是,这个起初在阿里体系内的一个不太起眼的业务,如今已是阿里巴巴在AI消费级市场的背水一战的“筹码”。
算力投入扩大100倍
北方经济网试验“志愿报告”功能看到,用户输入省份、选科、成绩、目标院校专业等基础信息后,再补充个人兴趣偏好,便可得到夸克给出的涵盖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录取概率、招生人数、学费、学制等要素的志愿报告,该报告给出了“冲击”“稳妥”“保底”的多个院校和专业建议,总结了推荐院校特色和专业优势。
夸克高考产品经理郏海峰表示,内部统计过,生成一份志愿报告相当于发起了上万次的搜索,算力消耗很大,团队预计高考出成绩的几天会是整体流量高峰,为了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海量用户的生成需求,夸克今年将算力投入扩大了100倍。
例如,知乎上线了由答主chenqin打造的小程序“高考数据通”,可供考生查询分数线、录取位次、招生计划、对应专业的就业形势和薪资水平等;腾讯也在高考前将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并在浏览器内推出行业首个高考Agent AI高考通;百度浏览器提供的服务也比较丰富,例如职场测评、AI聊志愿等,还提供专业选择解读视频,帮助用户快速了解细分专业的区别与优劣势。
据悉,在高考产品的背后,今年夸克重点突破了两项技术:高考志愿大模型和高考知识库。
而在数据库端,为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夸克和国内权威的高考数据机构合作,以官方考试院发布的“大厚本”为“骨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精力进行了数据清洗。目前,高考知识库涵盖了1000多所本科院校的就业数据20多个热门行业数据,以及100多个城市的产业信息数据。
北方经济网了解到,夸克内部将高考季当做夸克每年的“双十一”。每年高考志愿时期,能被选入夸克高考团队被员工视为一种荣誉。有夸克内部人士表示,“夸克做高考产品的出发点和做其他产品不同,“这个功能场景的社会意义太大,如果带着功利心做产品是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截至目前,夸克高考产品已累计服务超过1.2亿考生和家长,其中超过50%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在高考相关产品上,夸克相关负责人也告诉北方经济网,夸克会坚持AI普惠,以公益的形式,把这项服务能力普惠出去。
加大算力投入的背后,夸克瞄准的不仅仅是高考这一场景,而是年轻群体背后更加巨大的流量池——做“2亿人的AI全能助手”。这也是阿里巴巴集团AI to C战略的野心。
夸克在阿里内部的逆袭,可以看作是阿里在AI时代“以慢打快”的缩影。
随后,夸克不断拓展业务边界,逐渐构建起夸克扫描王、夸克网盘、夸克学习、夸克健康、高考信息服务等业务板块。在这个过程中,夸克凭借无广告、极简设计的产品理念,积累口碑,尤其是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
2024年,夸克密集上新AI搜索、AI写作、AI总结、AI搜题以及AI网盘、AI扫描等功能。七麦数据统计显示,夸克2024年度的累计下载量超3.7亿,在各类AI产品中实现了断层级领先。
2024年底,阿里对AI To C业务进行统筹调整。原属于阿里云的AI应用 “通义” 被拆分并入到夸克所在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同时,天猫精灵硬件团队与夸克产品团队开始融合工作,共同探索如AI眼镜等新硬件方向。
同时,阿里在组织架构上也做了调整,吴嘉这位“85后少壮派”高管被委以重任,统管两大事业群:智能信息事业群(包括夸克、UC、书旗小说、通义APP)和智能互联事业群(天猫精灵、AIoT等)。
除了组织架构调整外,在人才引入上,阿里招来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教授(Steven Hoi)出任阿里集团副总裁,向吴嘉汇报,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
有行业内人士向北方经济网分析指出,“夸克正在努力扮演承托阿里AI雄心的角色,承担着重建C端流量入口的重任。但是,浏览器是否可以驱动AI应用发展,这是个新命题。当下,巨头竞争激烈,腾讯、字节均有类似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夸克需突破产品同质化竞争、平衡商业化与用户体验,并协调内部资源避免内耗。”
面对字节跳动凭借豆包在内容场景的优势,以及腾讯依托微信生态推动元宝发展的竞争态势,阿里能否凭借夸克拿下“AI to C”的攻坚之战,答案正在每一个用户的搜索请求中悄然书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