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音手机要狠补AI这把刀

曾经的非洲手机之王,现在依然还是非洲手机销量第一。只不过现在不能用“王”来称谓了,因为它在非洲的市场地位正面临来自多位竞争对手的冲击!

2025年一季度,传音控股发布财报: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净利润仅4.9亿元,同比下滑69.87%。这可不是一个小跌幅,而是直接来了个大滑坡。

传音手机营收、利润纷纷下滑的背后,离不开这五大原因。

一、竞争对手都太能打了

首当其冲来自国内品牌的冲击,近年来,小米、OPPO、荣耀等中国品牌纷纷加大在非洲市场的投入,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本地化的营销策略,迅速抢占了传音的市场份额。例如,小米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2%,OPPO同比增长17%,荣耀同比增长283%,而传音的出货量则同比下滑5%。

其次,竞争对手纷纷复制传音手机在非洲的模式。传音手机曾凭借三级渠道模式(全国级分销商、区域批发商和微型零售商)实现了广泛的市场渗透,但如今其他品牌也纷纷采用类似模式,并通过更时尚的设计和更强的配置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其三,非洲市场智能手机普及率提升。非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使得更多人有能力购买智能手机,市场逐渐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传音过去依赖的功能机和低价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消费者对高端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增加,而传音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与此同时,非洲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对手机的拍照、游戏、支付等功能要求更高。传音的技术创新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例如其“四卡四待”技术被小米的“六卡切换”技术碾压。

二、传音手机在非洲以外的市场少有建树

貌似除了非洲市场,在欧美、印度、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智能手机市场,传音手机都很少获得成功。

第一,品牌竞争压力大:在印度、东南亚、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传音面临着来自小米、OPPO、vivo、Realme等品牌的激烈竞争。这些品牌凭借长期的市场深耕,在渠道建设、品牌认知和用户忠诚度等方面形成了显著优势。例如,在印度市场,传音的智能机市场占有率仅为5.7%,排名第八。

第二,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拓展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这也增加了传音拓展市场的难度;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的渠道结构复杂,例如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等,需要拓展运营商和连锁渠道等当地出货占比较高的渠道,市场拓展难度较大。

第三,传音手机的品牌认知不高,尤其是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传音长期困于“低端陷阱”,其旗舰机型均价较低,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在非洲中产阶级消费者心中,传音的“高端品牌认知度”仅为12%,远低于三星和苹果。

三、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

供应链成本不断上升是传音手机利润下滑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所在。

受AI行业拉动,英伟达H100/A100 GPU需求暴增,带动高带宽内存(HBM)订单激增。三星、美光等头部厂商为了优先供应HBM和高端产品,减少了传统DRAM/NAND产能,导致传音采购成本上升。

自2023年底以来,存储产品价格大幅上涨,DRAM和NAND Flash价格分别上涨13% – 18%和15% – 20%。传音的产品以大内存为主要特点,存储芯片成本的上升对其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系统级芯片(SoC)成本也在持续上升,进一步增加了传音的采购成本。

在上游涨价的背景下,低价位段手机因对价格更为敏感,面临的冲击更大。

而全球物流成本的上升,使得传音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运输环节的成本也大幅增加。这不仅影响了其生产成本,也对其利润空间造成了挤压。

四、技术研发投入有点少

传音长期以来更注重营销和市场拓展,销售费用投入较高,而对研发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例如,2024年传音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仅为3.66%,远低于小米的6.6%和华为的20.8%。此外,2024年其销售费用高达48.36亿元,占营收的7.04%,且主要增长来自宣传推广费。

传音长期依赖低价策略,主要面向非洲等新兴市场的中低端用户,其产品定位和利润空间限制了其在研发上的投入能力。在供应链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传音难以将增加的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进一步压缩了可用于研发的资金。

目前,传音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浅层应用,如深肤色拍照、多卡多待等,而在5G通信、AI影像算法等核心领域储备薄弱。此外,传音在专利数量和质量上与其他厂商差距较大。

五、品牌和多元化转型不够狠

传音长期困于“低端陷阱”,在非洲中产阶级消费者心中,其“高端品牌认知度”仅为12%,远低于三星(45%)和苹果(38%)。其尝试推出的高端产品(如折叠屏手机)因技术缺陷和渠道不足,销量不佳。

此外,传音手机的生态布局也未能形成类似小米“硬件+软件+服务”的闭环,难以支撑高端化转型。

而传音的多元化转型虽涵盖数码配件、家用电器和移动互联网服务,但各业务之间缺乏有效联动,未能形成协同效应,这就导致了传音除手机之外的其他业务始终没能发展成大气候,不像小米手机,数码家电都已成为其重要收入支柱。相比之下,传音的数码配件和家电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移动互联网服务营收仅占总收入的1.4%。

传音手机欲借AI打破僵局

手机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如小米、OPPO、荣耀等,中高端品牌形象更不被用户所认可,传音手机管理团队也意识到当前的发展困局。于是,传音手机开始发力AI,欲借AI打破当下的僵局,提升传音手机的竞争力。

其一,打造本地化AI语音助手。传音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发了全球首家针对非洲市场定制的智能助手Ella,支持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等50余种本地语言及方言,并针对口音和语速差异进行深度优化。即使在非洲网络不稳定地区,用户也能通过端侧AI实现流畅的语音指令控制和实时翻译。这种本地化的语音交互体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对传音手机的依赖度和满意度。

其二,推出多肤色影像技术。传音在影像领域推出了Universal Tone技术,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和独家定制的多肤色色卡,能够精准捕捉并真实呈现每种肤色的质感,满足新兴市场多地区不同肤色用户的个性化影像需求。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传音在非洲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其他新兴市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拍照体验。

其三,传音与阿里云达成合作,发力AI手机。2025年1月,传音与阿里云达成合作,将通义千问大模型搭载在TECNO品牌的AI手机PHANTOM V Fold2中。这款手机能够提供离线环境下的多轮AI对话、文档摘要和通话摘要等功能。双方在模型瘦身、工具链优化、推理优化等多个维度展开合作,确保大模型在手机端的高效运行。

传音通过AI技术推动产品向中高端领域迈进,例如其折叠屏手机PHANTOM ULTIMATE 2展示了AI技术在高端产品中的应用潜力。此外,传音还通过与高通等合作伙伴优化供应链成本,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的竞争力。

传音通过本地化AI语音助手、与阿里云的合作、AI操作系统的开发、多语种语音技术研发、AI硬件创新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的布局,显著提升了其在新兴市场的竞争力。这些举措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还推动了传音从“低端”向高端市场的转型。

不过,传音要想巩固自身在非洲市场的龙头地位,同时要在新兴市场真正取得突破,当前的AI布局和进展还是远远不够的。传音还需要狠补AI这把刀,真正借助AI提升传音手机整体的产品竞争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807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9日

相关推荐

  • “七天AI速成班”,盯上了我妈的养老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高宇哲,编辑:刘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期,AI“暴富”热潮在老年群体中悄悄兴起。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类似“七天AI速成班月入过万”“我妈靠视频号不出镜月赚16万”这样的营销广告,正在吸引众多老年人的目光。 在这些话术的包装下,很多老年人被引导交费,挑灯夜读学起了AI,以缓解科技盲区带来的焦虑,甚至幻想着能开启副业。 销售们…

    2025年4月9日
    6700
  • “徽酒一哥”古井贡酒的重生与绝命突围

    这是鹿鸣财经第589篇原创文章 作者:金德路 白酒行业,有“西不入川,东不入皖”这一说。 “西不入川”,说的是川酒无论是在四川省内还是在省外,都很受欢迎,所以其他外来品牌的酒很难进入四川市场。 “东不入皖”,是说徽酒众多,虽然知名度不及川酒,但省内的品牌竞争异常激烈,外来品牌也难以在此立足。 徽酒本地内卷,在二级市场也能窥见一二。目前安徽省内有上市酒企四家(…

    财经 2025年4月8日
    8000
  • 当“朋克养生”遇上新国潮,千万级爆款单品密码

    “朋克养生”消费观正重塑中式养生市场。 炸鸡配参茶、精酿加枸杞、熬夜敷面膜、蹦迪戴护膝,当00后将养生玩成了行为艺术,传统中医药养生市场正掀起一场颠覆式的变革。 据《2024年药食同源趋势洞察》显示,食疗滋补人群中35岁以下年龄段占比达到35.9%;小红书从2024年Q2开始,中式养生关联笔记大幅增加,同比超300%,相关话题浏览量超150亿;中国青年报社社…

    财经 2025年4月7日
    6300
  • 大胆预测:饿了么即将并入淘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最话 FunTalk,作者:刘宇翔,编辑:王芳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刚刚过去的5月10日,可能是近年来最波澜壮阔的“阿里日”,仅次于六年前马云宣布正式退休那天。因为,马云又回来了。 5月9日,他出现在了复刻的“湖畔小屋”里,身上的阿里工牌似乎是一种暗号,风清扬已告别“思过崖”。 尽管随后马云否认了即将正式回归阿里的传言,说自己“没听说”…

    2025年5月15日
    7300
  • 正确解读全球车企负债真相:为什么高负债≠高风险?

    正确解读全球车企负债真相:为什么高负债≠高风险? 提到车企负债,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暴雷”“资不抵债”等负面词汇。 然而,全球车企的财报却揭示了一个不同的事实:高负债并不等同于高风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拆解这背后的财务密码。 车企负债的必然性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赛道。 从研发新能源技术到建造超级工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动辄数百亿。但这…

    财经 2025年5月10日
    10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