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800亿不易,创新才有戏?

文 / 三生

来源 / 节点财经

当美团、饿了么用“满20减15”的补贴,把打工人从泡面党变成了外卖党,康师傅控股的发展就不得不转向新时代。如今提起方便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还是康师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康师傅的方便面业务,正在从当年的营收绝对主力,逐渐成为增长的包袱。

这里有财报数据作为支撑。根据日前康师傅控股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收806.51亿元,同比微增0.3%;实现公司股东应占溢利37.3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方便面业务贡献营收284.14亿元,同比减少1.3%,连续两年萎缩(2023年下降2.84%)

营收突破800亿,对一家快消品公司来说是值得庆贺的成绩。康师傅何以达到这样的成就?而在这一成绩背后,康师傅还有哪些问题有可能成为其持续增长的绊脚石?

01 看起来不错的财报,靠什么?

其实,在康师傅800亿出头的总营收中,细分板块来看的话,处于增长的板块并不多。其中,方便面业务板块中,经典容器面增长了3.7%,高价袋面收入下滑6.3%,中价袋面下滑13.8%。

康师傅营收增长最大的支柱在另一大业务,即饮品业务。根据财报显示,去年其实现了516.21亿元营收,微增1.3%。其中,除茶饮料增长8.2%至217亿元外,水和果汁饮品分别下滑6.7%、9.4%,碳酸饮料基本持平,其他类产品降幅高达10.4%。

所以,康师傅的800多亿营收中,其结构并不平衡。而在整个业绩报表中比较乐观的,还是其净利润增长比较亮眼。那么,为什么净利润的增长还不错?这是不是说明公司的赚钱能力更强了?问题的答案可以简单归结为两个字:涨价。

据《中国食品报》等多家媒体此前报道,早在2024年5月,康师傅旗下的方便面产品就曾因涨价冲上微博热搜。袋装方便面零售价从2.8元上调至3元,桶装方便面则从4.5元上调至5元,康师傅方便面平均涨价8%。而且,其一升装冰红茶等饮品售价也从4元提升到了5元。

涨价给康师傅带来了明显的净利润增长,短期内可以显著提高康师傅不同业务板块的盈利水平,明显改善了财务报表。而对于方便面行业来说,涨价在近年来也早有先兆。2022年,面对成本的大幅上升,方便面行业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联动涨价。当时,康师傅、统一等品牌暂时放下竞争,选择共同进退。

但是,去年康师傅涨价后一度上热搜,舆论一片吐槽,还是对其品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有网友评论“平民饮料以后也不平民了”“既然康师傅选择了涨价,那就别怪消费者转战统一冰红茶”等等。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去年竞对品牌如统一、农夫山泉等并未明确跟进涨价,导致康师傅独自承受消费者的“炮火”。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消费者的吐槽,康师傅的经销网络也在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财报数据显示,康师傅2024年经销商数量骤减近万家,从76875家降至67215家。虽然其直营零售商从217087家增长至220623家,增加了3500多家,一增一减之间,数量差仍在6000家左右。

在快消品行业,得渠道者得天下,涨价带来的压力难免冲击到经销商,而经销商们也有苦水。比如有经销商吐槽:公司根本没想过如何支持我们,而是把压力都转移到了经销商身上。

康师傅赖以成功的经销商网络能否保持稳定,或将成为未来的一大挑战。

02 从800亿继续向上,“坎”在哪儿?

在经营数据之外,康师傅在财报中其它方面的表现也值得关注,比如其一边是居高不下的负债水平,一边却是远超净利润的“掏空式”分红,这种财务操作让外界很是迷惑。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康师傅资产负债率为66.86%,虽较2023年略低,但仍远高于统一的42.7%。这还不算,真正迫在眉睫的是其短期偿债能力。同期,公司不受限现金及等价物仅75.19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短期借款却高达115.8亿元,不受限现金短债比低至0.65。这是对公司的流动性储备拉响了警报,这种高杠杆运营模式在市场景气时还可以维持,一旦遭遇行业下行或融资环境收紧,后果懂的都懂。

那么,既然公司的资金链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什么还常年保持着100%左右的现金分红比例?而这种“掏空式”的分红比例,最大的受益者显然还是大股东和实控人。在《节点财经》看来,这种矛盾的财务操作背后,隐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层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康师傅作为家族企业,魏氏家族通过顶新国际集团持有约33.27%股份,意味着每年巨额分红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直接流入控股家族腰包。这种做法虽短期满足了股东利益,却严重削弱了公司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限制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资源储备,也不利于解决债务问题和降低负债率。

在康师傅的过往财报中,“巩固、革新、发展”的战略被反复提及,其试图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深耕维持竞争优势。但是,康师傅的创新能力到底如何呢?

方便面业务上,康师傅试图通过创新应对消费升级和健康化趋势。2024年,其推出“鲜Q面”等新品,强调“宛如现煮”的口感和非油炸健康属性,迎合消费者对“质价比”的需求。此外,公司还研发了“面团恒温系统”以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口感一致性。

但是,从效果来看,这些创新并不理想,高价袋面和中价袋面的增长均出现下滑,高端化战略没有获得消费者认可。不仅如此,其发布的新品方便面“剁椒鱼片汤面”,还一度引发全网群嘲。

方便面不行,饮品业务怎么样呢?这方面,康师傅选择了押注无糖茶饮赛道,推出“纯萃零糖”系列,并研发“茶的传人”“决明子大麦饮”等产品。

但是,《节点财经》观察发现,在无糖茶领域,康师傅似乎已失去先机。其虽然2020年就推出冷泡绿茶,2021年推出无糖冰红茶,但始终未能打造出爆款产品。相比之下,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和三得利已占据75%以上的市场份额。康师傅无糖茶产品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陷入”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尴尬。

其实,目前康师傅的增长几乎就靠着茶饮料“单腿走路”,其创新困局本质上是传统快消巨头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的适应不良。

2025年,站在800亿营收的高点上,康师傅面临的不是如何庆祝,而是如何破解增长困局。这或许也是其开启新篇章的最佳契机,毕竟在商业世界中,危机往往是最好的改革催化剂。

*题图由AI生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540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29日

相关推荐

  • 遇见小面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京东前CEO徐雷是其独立非执行董事

      “中国小面,全球遇见”。   文 | 华商韬略 王寒   随着中式面食行业的结构性升级加速,遇见小面正凭借其“多元化经营+体系化管理”模式,向“中式面馆第一股”的地位发起冲击。   根据其最新公布的招股说明书,遇见小面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全年总收入同比增长44.2%,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6%。在中式面馆行业前十强中,遇见小面2022-20…

    财经 2025年4月16日
    12600
  • 保险巨头的治理风险,藏不住了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29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公司治理 通过分散风险、提供经济补偿,保险业自诞生以来的角色是作为经济的“减震器”和社会的“稳定器”。但自行业高速扩张以来,国内的保险业始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争议。 虎嗅ESG组曾在《我痴呆的母亲,被“骗”签下400万保单》一文中分析,从业人员素质不齐…

    2025年4月13日
    7500
  • 盈康生命,命运的齿轮悄悄转动

    一个真正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 3月28日晚,A股盈康生命发布2024年度财报,去年公司实现营收15.59亿元,同比增长6.01%,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4.92%。具体到细分条线,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两大主业全部正增长,其中医疗器械收入同比增长超14%。 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延续成长,作为国内肿瘤服务领域的稀…

    财经 2025年3月31日
    8700
  • 东鹏饮料,千亿之后的野心

    上市4年,十倍涨幅(前复权),这是东鹏饮料交出的“资本答卷”。 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等巨物的夹缝中,靠非包装水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巨无霸,本土厂商中屈指可数,也可能仅此一例。 东鹏饮料的特别,让资本刮目。 【十倍之旅,夹缝中的巨物】 上市仅4年时间,股价上涨近十倍,放在整个A股市场,都极为罕见。 这场“资本大戏”的主角就是东鹏饮料。从1987年的国营小厂,…

    财经 2025年6月20日
    6800
  • 莎莎大撤退,美妆集合店变阵?

    斑马消费 陈碧婷 最近披露的业绩报告中,莎莎国际表示,将关闭在内地的所有线下门店,转向线上运营。 香港老牌美妆集合店Sasa,2005年前后谋划布局内地市场,最高峰开出了70多家门店,占据了自己的小半壁江山。然而,市场竞争、业态更新以及电商冲击,传统美妆集合店遭遇业务压力。上一年度,更是在港人北上消费的购买力转移中,迎来收入下滑、业绩暴降。 在当下的零售市场…

    财经 2025年6月25日
    6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