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千亿之后的野心

上市4年,十倍涨幅(前复权),这是东鹏饮料交出的“资本答卷”。

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等巨物的夹缝中,靠非包装水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巨无霸,本土厂商中屈指可数,也可能仅此一例。

东鹏饮料的特别,让资本刮目。

【十倍之旅,夹缝中的巨物】

上市仅4年时间,股价上涨近十倍,放在整个A股市场,都极为罕见。

这场“资本大戏”的主角就是东鹏饮料。从1987年的国营小厂,到如今市值超1700亿的消费巨擘,东鹏饮料走过了坎坷的38年。

2003年,一场关键的MBO改写了东鹏的命运。在国企改制浪潮之中,林木勤毅然与20名员工合伙出资460万元,接手了危在旦夕的东鹏实业,完成从国企到民营股份制企业的转型。

这个17岁就外出闯荡的汕尾年轻人,此前曾在红牛代工厂深圳奥林饮料公司有过将近十年的工作经验,这为林木勤前瞻性切入功能性饮料这一细分赛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当时的市场环境对于改制后的东鹏来说,依然凶险无比。严彬旗下的华彬集团早在1998年就和泰国天丝达成合作,将红牛引入中国。

在红牛的光环阴影下,林木勤必须另辟蹊径。东鹏于2009年推出瓶装“东鹏特饮”,以高性价比撬动市场,被称为“红牛平替”。对比来看,东鹏特饮单价仅有红牛的一半不到。

在红牛如日中天之时,和其正面拼刺刀并不理智。东鹏特饮自出生起,就秉持清晰的性价比和更为接地气的战略,而这时,红牛已经做好了市场培育工作,东鹏特饮迅速在下沉市场攻城略地。

尤其是,东鹏特饮瞄准路上消费这一中流砥柱,服务长途货车司机、建筑工人等重体力劳动客群,在红牛、可口可乐等巨头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此后快递、外卖、网约车等行业的兴起令能量饮料刚性消费群体不断扩容,支撑行业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大众消费者对能量饮料的认知和接受度显著提升,消费场景由过去的场景消费转向日常习惯转变。

这时,最大竞争对手也送来“助攻”。2012年,红牛创始人许书标去世,泰国天丝集团与华彬之间的裂缝开始出现。4年后,天丝集团发起红牛商标的争夺,中泰红牛大战拉开序幕,国内能量饮料市场格局发生巨变。旷日持久的诉讼,让红牛在中国市场日趋式微。

期间,东鹏特饮隐忍发育。2012年,东鹏特饮首次营收破亿,开启向东莞之外的市场拓展;2015年,其在能量饮料江湖瓜分5%份额,并在2020年增长至15.4%,首次跻身行业第二。

而且,东鹏特饮的渠道如同“毛细血管”般密集,目前,公司经销商数量已突破3000家;活跃的终端销售网点数达到惊人的400万家。

“精准定位+高效触达”打法,让东鹏特饮逐渐从各大工厂区开始,以星火燎原之势,燃烧到整个功能饮料市场。

2021年,东鹏特饮一举登上中国能量饮料冠军宝座。2023年,收入达到103亿元,晋级为百亿大单品。截至2024年,东鹏特饮已经连续三年斩获中国能量饮料第一名,2024年营收133亿元,同比增长28.49%。

根据尼尔森IQ数据,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023年的43%进一步提升到47.9%,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连续四年销量最高,持续给红牛上强度。

销售额占比从30.9%上升至34.9%,500ml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饮料单品排名前三,大单品依旧强悍。

在功能饮料基本盘的支撑下,东鹏饮料在消费行业承压的大环境下,俨然呈现一骑绝尘之势。身处稳健的消费赛道,却表现出成长股的爆发力。

2021年上市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高达31.42%,利润CAGR达到惊人的40.76%,净利润增速连续10个季度超过30%。

强劲业绩加持下,成功实现戴维斯双击,晋级为资本市场超级千亿黑马。

【多线并进,饮料界八爪鱼】

从“累困”第一联想,进一步强化“国货”认知,以既有强势渠道、品牌力和研发体系,打造多个业务矩阵,东鹏饮料正打造更多引擎。

“1+6+N”多品类战略指引下,东鹏饮料旗下拥有东鹏特饮、补水啦、鹏友上茶、东鹏大咖、VIVI鸡尾酒、海岛椰、多喝多润等品牌,逐步从单一品类向多元品类的综合饮料集团进发。

多矩阵战略下,公司在去年158.39亿元的收入基础上,再次向上生长。今年一季度呈持续高增态势,收入48.48亿元,同比增长39.2%,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厚47.6%。

其中,特饮、电解质水、其他饮料分别实现收入39.01亿、5.7亿和3.75亿元,同比增长 25.7%、261.5%、72.6%。功能饮料保持稳健增速,电解质水和其他饮品继续暴增,三级火箭动能澎湃。

尤其是,第二曲线电解质水聚焦运动消费场景,在全民运动健身兴起的大背景下,以补充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消耗的电解质、水分和能量为“卖点”,迅速走红,成为近年来的黄金赛道。

2023年,东鹏推出电解质饮料补水啦,精准定位“汗点”场景,形成与能量饮料协同发展的“双子星”矩阵。2023年第二季度,补水啦进入运动饮料增长前5名,连续7个季度领涨行业。

去年底,补水啦更是从年初5.3%的市场份额快速攀升至年底的9.4%,一举超越宝矿力水特跻身行业第二。今年一季度,收入暴增2.61倍,在东鹏饮料盘子里的占比上升到11.8%。

包装水大战烽烟再起,2024年,饮料市场第一大品类产量份额历史性跌破50%,即饮茶等新品类快速崛起。

其中,无糖茶饮以“健康”为卖点,涌现出三得利、东方树叶、燃茶等品牌。东方树叶更是被农夫山泉看做第二个200亿元大单品,去年获得167.45亿元收入,首次超过水类产品。

和当初东鹏特饮迎战红牛的战略如出一辙,东鹏无糖茶“鹏友上茶”于2023年推出,价格显著低于市场主流产品,具有高性价比,高辨识度特征,目前在细分市场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其他品类也基本遵从这一理念,譬如瑞幸、库迪等咖啡茶饮品牌硝烟不止,快速调动国内咖啡市场热情之时,东鹏饮料趁势推出东鹏大咖;

百润股份(RIO)在鸡尾酒赛道偷摸赚钱以84%的市场份额狂赚70%的毛利率,东鹏饮料则拿出VIVI鸡尾酒,口味相同价格更低,主打贴脸竞争;

当椰子水品牌if以46人团队一年狂揽11亿收入,冲刺港股上市,椰树牌椰汁一年卖出50亿元时,东鹏饮料掏出海岛椰,杀入已经刺刀见红的椰汁赛道。

作为新锐品牌,海岛椰椰汁采取布局餐饮赛道的策略,通过餐饮渠道上的精准布局和营销,撬动增长路径。

曾几何时,东鹏饮料被质疑多度依赖单一大单品,但如今,其像一条体量庞大的八爪鱼,仰仗渠道、品牌、营销、价格多个优势,在各个细分市场强势出击。

一个综合饮料舰队已经成型。

【进军国际市场,再现资本魔力】

4月3日,港交所官网显示,东鹏饮料正式提交IPO申请,由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组成豪华联席保荐人。

冲击港股二次上市,标志着东鹏饮料正式吹响出海冲锋号,也昭示着这家千亿巨头的国际化野心。

去年,东鹏饮料海外布局步伐明显加快。

2024年12月13日,公司拟投资不超过2亿美元合资设立印尼公司,致力于满足印尼及周边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还在昆明与海南建立生产基地辐射海外市场,11月,投资12亿元的海口智能化生产基地落子,依托海南自贸区,优化关税及清关流程,提升东南亚市场的响应速度;

在新加坡,东鹏饮料在Shopee电商平台、711及华人超市上架,以新加坡和印尼为跳板,撬动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总数达6.25亿,且随着制造业转移,蓝领崛起,能量饮料需求蓄势待发,高温天气亦推动其他饮品需求;加上地理区位较近,文化相似,入局东南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出海第一站的选择上,东鹏饮料做过详细的背景调查。总体来看,天丝红牛、魔爪和卡拉宝等国际巨头在东南亚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只有印尼CR3市占率仅32%,其他国家均超过70%。进军印尼,难度显然要小一些。

与此同时,针对海外环境,东鹏饮料制定灵活的本地化策略和市场定位,优化产品配方和包装,迎合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辅以多元化的营销策略,逐步打开市场。比如,出口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时,均进行了相应的改良。

目前,其产品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并持续在北美、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发力。

世界饮料界巨头江山代有人才出,白酒江湖的贵州茅台、碳酸饮料领域的可口可乐、功能饮料赛道的红牛、洋酒行业的帝亚吉欧Diageo,都因超强的盈利能力、巨大的资本价值,被称作“液体黄金”。

近年来,饮料行业新秀辈出,功能饮料后起之秀魔爪,以独特的反叛狂野的调性,俘获全球年轻拥趸,一跃从美国本土翘楚成长为世界能量饮料头部品牌,市值飙升至4000多亿元。

怪物饮料(魔爪)珠玉在前,已在中国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东鹏饮料,在本地化产能、供应链、品牌、渠道和营销方面都已做足准备的情况下,在海外再造饮料界奇迹,并非不可能。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090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0日 下午3:09
下一篇 2025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

  • 万亿赛道的具身智能,到底是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 周末和朋友聊天,提到具身智能。有诸多观点,但让我意外的是,大家对具身智能的理解不太一样。 有的说,机械臂在工厂内能自动搬运货物,这是具身智能;有的朋友认为,具身智能应该是像人一样能走路的机器人。还有人说,具身智能像大模型一样,有意识、认知。 这些观点到底哪个是准确的呢?说实话,我也有点懵;于是,回来后赶紧恶补了这堂课…

    财经 2025年3月25日
    10000
  • 公开分享经营哲学,钟睒睒说了些什么?

    导语:钟睒睒的哲学思考,是解开农夫山泉这家企业成功密码的最核心钥匙。刘学辉/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出品 1 笔者长期进行商业研究,接触过大量知名企业家。但较为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转,这些企业家便逐渐开始出现较大的分化。有的企业家能够带领企业持续穿越周期,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而有的企业家则只是昙花一现,一旦经济、产业或技术周期出现较大变化,他们掌管的企业便会很…

    财经 2025年4月4日
    6300
  • 照亮新时代里的光与影:龙湖首批云河颂全新交付

    安藤忠雄曾在《在建筑中发现梦想》一书写道,巴黎最有趣的地方,是穿过高级精品店或知名餐厅林立的华丽大道,发现巷弄内尽是日常氛围浓密的生活空间。 如果将城市看作一个故事,繁华是表面的无限生长,而引人入胜的惊艳,则是平铺直述的叙事之外,藏在那些生活转角里的别有洞天。 在过去数十年里,房地产或奔腾不羁,或静水深流,在一幅波澜起伏的宏大叙事之下,部分房地产企业完成了产…

    财经 2025年7月10日
    4700
  • 三只松鼠“三生万物”:章燎原开打“品类无限战争”

    文:向善财经 这几天跟不同行业的朋友聊,大家都感慨:世界变化更快了。 上半年一夜之间全球掀起关税大战,然后在瑞士一谈,关税暂停了。短短一个月外贸生意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科技领域的变化也让人出乎意料。梁文锋搞出了DeepSeek,王兴兴带火了机器人赛道,互联网商业几乎“绝迹”的补贴大战再次开打,一众网友惊呼:梦回2015年! 十年之后再回头,2025年可能是一…

    财经 2025年5月26日
    7500
  • “i锅圈”助农直播销售额超646万,石首小龙虾凭何实现“产销双赢”?

    从石首虾塘到全国餐桌,锅圈创新采用“三二一产联动”模式,让“丰产”不再意味着“滞销”,让“品质”能够成为产业链各方共赢的基石。 作者:喻博雅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作为夏季餐饮市场的绝对顶流,小龙虾有着“半年消费撑起全年市场”的典型时令经济特征。只不过受限于养殖周期、气候条件与传统流通体系,供应端往往难以同步匹配市场波动。 …

    财经 2025年6月21日
    8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