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六大新工科学院招生占比近30%,高校人才培养瞄准哪些重点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加大新工科布局也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目标之一。

27日下午,复旦大学新工科六大创新学院公布全新的培养方案:今年,六大创新学院将投放超1000个本科招生计划数,较去年工科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占全校招生计划规模28.5%。当天,新工科发展基金发布,首期已筹集规模1.2亿元。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致辞中称,为满足更多学子的新工科志趣,今年学校在六大创新学院投放过千的本科招生计划数,同比增长超过20%;各创新学院内部专业实现完全自由分流。推出18个本博、本研融通培养项目,覆盖创新学院近一半(43%)的本科生源。试点推出超常规人才培养项目,组建由顶尖科学家担任“学术班主任”的六大领军人才班。

新工科“新”在哪儿

复旦大学副校长、未来信息创新学院院长周磊介绍称,集成电路领域推出7年制的“星陈计划”(集成电路领军人才班)本博融通培养项目;本硕融通拳头产品“香农计划”——为工科量身打造,实行相辉荣誉学员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全程导师,支持课程灵活组合与免试直通深造;未来信息领军班联合企业高管与科创先锋作为顶尖导师,以真实研发和精英圈层强化实战能力,培养未来电子信息行业的领军人才。

复旦推行CO-OP(带薪实习教育)模式,建立“产学交替”的培养体系,建设109个实习实训基地和150个师生共创项目,配置在岗行业导师543人,确保所有本研融通学生在内的大部分学生获得校外优质实习机会,本博融通学生有一次以上的出国出境交流机会。

以周磊所在的未来信息创新学院为例,学院与华为、戴尔共建智能基座、人工智能驾驶实验室等平台,通过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曾诞生过复旦首位“华为天才少年”、有本科生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复旦六大新工科学院招生占比近30%,高校人才培养瞄准哪些重点

金叶子/摄

推介现场,复旦大学新工科人才特色培育体系正式启动,培养体系中包含:6个新工科创新学院人才培养白皮书,109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50个师生共创项目、一支1193人的高水平跨学科强协同师资队伍,8位院士,650名校内导师+543名行业导师以及涵盖科教、产教、创业、访学、济培在内的5个成才支持项目。这些共同托举起新工科时代的“未来之星”。

“新工科”不是一般意义的工程技术,而是融通基础与应用,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复旦大学副校长、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院长姜育刚介绍称,创新学院正在致力于研发可用、可靠、可信的智能体。未来智能机器人能够助力各种物品的自动化生产,并会服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创新学院以复旦综合性学科优势为支撑,布局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智能空天、智能光电三大方向。

高校为何发力新工科

近年来,实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成为高考报考热门,就业热度也居高不下。

猎聘发布的《2024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IT/互联网/游戏行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一直处于各行业首位,释放20%~25%的毕业生职业需求;电子/通信/半导体行业紧随其后,金融行业排第四,占比7.6%。

10多年前,多所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都参与了一项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版;2017年,教育部提出推动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发展,并在2018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这项改革也诞生了新工科建设中的“天大方案”“成电方案”“北大规划”等典型模式。但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工程教育也面临新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金东寒曾撰文称,目前我国工科学生比例下降,学科结构性问题凸显。增加高质量理工科人才供给是支撑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紧缺人才缺口较大,自主培养体系需完善。同时,还存在知识结构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匹配度不高的问题,比如,工程教育对学生能力训练不足。许多高校受制于学科专业“条块分割”的体制性困境,尚未形成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告诉记者,人工智能时代,工程教育面临如何应对未来。“我们培养的人是不是适合企业,只有企业才知道,所以我们这次特别强调产教融合。带薪实习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育与工程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能够有效衔接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今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连发四条通知,宣布成立四个全新的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这四个学院原本都隶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在将与一年前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一起,为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人才支撑。

北京大学也将原有的“信息与工程科学部”拆分为“工学部”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分别由段慧玲院士和梅宏院士担任主任。此次调整旨在聚焦集成电路、智能技术等前沿领域,强化基础研究与跨学科融合。

一位C9高校工科教授告诉记者,高校这样的调整是大势所趋,这也满足了当前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非“大而全”的培养。现在院系调整、学科布局要打破传统学科设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产业领域的发展做一些调整,设置专业化的学院进行跨学科组合,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534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8日 下午3:10
下一篇 2025年5月28日 下午3:11

相关推荐

  • 贸促会调查:75.3%的企业计划拓展新兴市场弥补对美出口减少份额

    面对特朗普政府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外贸企业有何反应及对策? 4月28日,中国贸促会在北京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表示,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最终受害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和普通民众。 赵萍称,为深入了解广大外贸企业受美加…

    2025年4月28日
    6700
  • 英国“安乐死”接近合法化,引发巨大争议

    当地时间20日,英国议会下院以314票赞成、291票反对的结果,艰难通过了“重症晚期成年人(生命终结)法案”(Terminally Ill Adults (End of Life) Bill)三读。 这项由工党议员金·利德比特(Kim Leadbeater)提出的法案,允许处于重症晚期且预期寿命在6个月以内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通过医疗手段结束…

    观察 2025年6月24日
    3500
  • 贝因美盘中跌停,大股东麻烦缠身

    受到生育政策利好刺激,贝因美(002570.SZ)近日迎来了7天5板的快速上涨,但在4月16日晚收到有关部门监管函后,连涨势头被打断,今日(4月18日)盘中股价跌停。 监管函显示,贝因美存在收入确认不合规、公司控股股东在2021年和2022年期间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部分财务资助事项未及时审议并披露等问题。 贝因美也是近期炙手可热的生育概念股,4月8日到16…

    2025年4月18日
    9300
  • 法治是市场公平竞争的护身符

    2025.07.17 本文字数:1611,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一财评论员 公平竞争是市场良序的灵魂。 1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表示,近期部分平台发起的即时零售价格补贴大战,不仅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更导致实体商家正常经营受挑战、商品品质缩水、服务标准下降、商家利润承压等连锁反应,严重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为守护市场公平、保障消费权益、推动行业回归价值…

    2025年7月17日
    700
  • 雷军:年轻人最重要的是……

    2025.03.27 本文字数:412,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雷军奖学金”颁奖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武汉大学1987级校友、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回到母校,为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在颁奖会上,雷军发表了一场演讲。他介绍,上大学时,自己所有的钱几乎都来自奖学金、实验室给的补贴和发文章的稿酬。于是,雷军下定决心,如果有一天挣了钱,一定千倍万倍地还回来…

    2025年3月27日
    7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