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每天都会轮动出一个新热点,继固态电池概念退潮后,今日电源设备板块接棒成为新焦点。
5月22日,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股震荡走强,中恒电气涨停,动力源、通合科技,英可瑞、奥特迅、禾望电气、盛弘股份、欧陆通等跟涨
消息面上,美股纳微半导体(Navitas)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800V高压直流(HVDC)架构,为包括Rubin Ultra在内的GPU提供支持的”Kyber”机架级系统供电。
英伟达“朋友圈”引爆市场
当地时间5月21日,美国功率半导体企业纳微半导体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适配下一代GPU的800V HVDC架构。消息一出,纳微股价盘后暴涨近200%,市值单日飙升超30亿美元。
几乎同一时间,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巨头维谛(Vertiv)宣布,计划于2026年推出适配英伟达计算平台的800V HVDC电源产品组合,其技术路线与英伟达下一代GPU研发深度咬合。两大事件形成共振,揭示了AI算力竞赛背后鲜为人知的能源暗战。
传统数据中心的电力架构已难承AI狂飙之重。当英伟达GB200超级芯片将单机柜功率推至120kW,下一代GPU集群功率密度更将突破300kW门槛,沿用数十年的54V低压配电系统暴露出致命短板:每兆瓦机架消耗200公斤铜材的物理极限,让吉瓦级数据中心沦为“电老虎”;多级交直流转换导致的能量损耗,使整体能效长期徘徊在80%-90%。
英伟达力推的800V HVDC架构,本质上是对电力传输链路的“外科手术”——通过固态变压器(SST)直接将13.8kV交流电转为800V直流电,砍掉70%的转换环节,使系统效率跃至95%-98%,铜材用量锐减45%,配电空间压缩30%。这种“电网直连芯片”的极致设计,正在改写算力与电力的价值公式。
卡位HVDC万亿赛道
在这场能源革命的核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成为破局关键。
纳微半导体开发的GaNFast氮化镓芯片,将驱动、控制与保护功能集成于方寸之间,支持800V瞬态电压的同时实现92.36W/cm³功率密度,半载效率高达97.9%。而维谛技术布局的碳化硅功率模块,以1700V耐压能力与超低导通电阻,在整流器与DC-DC转换环节构筑护城河。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半导体格局正因此生变。当国际龙头Wolfspeed因碳化硅晶圆良率问题陷入危机时,中国厂商已悄然突围——天岳先进、天科合达的6英寸SiC衬底导入英飞凌供应链,三安光电与意法半导体共建的8英寸碳化硅产线于今年3月通线,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技术突破的涟漪正沿着产业链快速扩散。
据光大证券测算,HVDC在AI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在未来三年内从不足10%跃升至40%,催生超千亿规模的市场蓝海。中恒电气凭借与阿里合作的数据中心项目,在国内HVDC系统集成市场占据超30%份额;禾望电气将光伏逆变器技术迁移至高密度电源模块开发,其800V方案进入头部云服务商验证阶段;盛弘股份则通过APF(有源滤波器)的动态谐波补偿技术,在电流纯净度赛道建立优势。
更具潜力的是,四方股份研发的10kV/800V固态变压器,不仅破解高压直流转换难题,更与智能电网柔性配电需求形成战略耦合,预示着一个超越数据中心的万亿级市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