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投资者行为变化对银行股的影响?

近期,监管机构着力引导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叠加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均有助增加银行板块配置资金。资金面看,机构投资者资金偏好行为变化,有助银行板块中长期资金流入。板块投资更重要的逻辑在于基本面,银行受中美贸易的影响幅度料将显著弱于其他行业,全年相对价值逻辑成立;绝对收益逻辑仍来自于银行系统性风险再评估带来的估值修复驱动,以及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的稳定权益回报特征驱动。

事项: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及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相关措施;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后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旨在提升公募基金中长期回报,配置风格存在向基准靠拢的内在动力。

1)建立投资者收益导向的考核体系,推动机构聚焦长期价值创造。《行动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投资者盈亏、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指标纳入考核,大幅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的权重,并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包括,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 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 80%;三年以上收益权重不低于 80%。

2)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的约束作用,基金资产配置存在向基准回归的动力。《行动方案》要求,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在薪酬管理制度方面,《行动方案》要求“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中信证券认为,挂钩投资收益的激励体系,叠加考核层面对于业绩比较基准重要性的强化,公募基金股票配置存在向业绩基准靠拢的动力,低配板块有望受益。

▍主动公募低配银行,未来存在较大增配空间。

1)对比主要宽基指数权重来看,主动公募基金对银行板块显著低配。当前沪深300/中证800/中证A500银行股的权重占比分别为13.7%/10.8%/9.0%,2024年底主动型公募股票资产中银行股配置占比仅约为3.8%左右,银行板块存在较大的增配空间。

2)历史回顾看,银行股具备突出的中长期回报水平。尽管银行股在个别年份表现不一,但基于其稳健回报和较高ROE的特征,中长期表现持续好于指数。回顾来看,近3年/近15年中信银行指数累计收益率分别为42.3%/165.8%,分别跑赢沪深300全收益指数57.4pcts/117.0pcts。中信证券推测,基于银行股周期底部和估值底部的特征,以及相对稳定的回报空间,未来公募基金存在较大增配空间。

▍政策引导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银行板块相对受益。

1)政策积极引导保险资金入市。在5月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中,金融监管强调“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一方面,要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拟近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要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有利于缓释险企的偿付能力压力,进一步打开险资的入市空间。

2)预计银行板块仍为险资未来重点配置的方面。根据上市银行前十大股份数据统计,2024年末险资重仓银行股(剔除平安集团控股平安银行)市值达到2482亿,同比增长约16%。展望来看,上市保险公司仍有望继续增加FVOCI科目下的股票资产配置,预计股息率高、股价表现稳定的银行股仍为险资重点配置方向。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关注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的增配空间。

近期,监管机构着力引导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叠加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均有助增加银行板块配置资金。资金面看,机构投资者资金偏好行为变化,有助银行板块中长期资金流入。板块投资更重要的逻辑在于基本面,银行受中美贸易的影响幅度料将显著弱于其他行业,全年相对价值逻辑成立;绝对收益逻辑仍来自于银行系统性风险再评估带来的估值修复驱动,以及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的稳定权益回报特征驱动。个股方面,可把握两条主线:1)高性价比品种,选择2025年业绩增速高于可比同业、分红回报和估值空间占优的银行;2)中长期配置型品种,选择商业模型具备特色、ROE高且波动率低、市场预期差大的银行。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分析师:肖斐斐S1010510120057;林楠S1010523090001;彭博S1010519060001;李鑫S1010524030003;胡家俊S1010525010003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120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上午11:01

相关推荐

  • “双降”后的债市策略:三个新思维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一轮的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政策落地后,债市表现相对克制,其中短端利率小幅下行,而长端利率则有所回调。其背后是货币政策宽松的想象空间实际并未扩大(甚至有所缩小),而资金利率下行的现实也有待确认,“双降”的快速到来对于债市实际上形成了“快反而慢”的情况。我们对其理解如下: ①资金预期与现实:货币政策加码想象空间收缩,资…

    2025年5月9日
    6200
  • 积极财政:中央支出发力

    · 投资要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非税支撑仍在。2025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1%。从主要分项看,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偏低。个人所得税收入虽然同比高增,主要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央高增,保障民生。2025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

    2025年3月25日
    5100
  • 五一假期全球要闻

    一、市场表现方面,风险资产全面上涨,人民币港币汇率走强,黄金美债调整 (一)全球风险资产全面上涨,恒生科技指数领涨 五一假期期间,全球风险资产延续修复行情,其中中国资产领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7%,恒生指数上涨1.7%,富时中国A50期货上涨0.3%。美股方面,三大指数整体上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0%、标普500指数上涨…

    2025年5月5日
    5700
  • 美债症结:“强卖”之下如何“强买”?

    当作为曾经全球三大资产泡沫之一的日债,都出现了“销售”问题,这本身就是对全球债市变局的一种警示。本周,20年期日债和美债的“灾难性”拍卖,叠加美国众议院比较顺利地通过减税与支出法案,导致全球债市的动荡,日本和美国债市首当其冲。尽管有偶发因素,但背后凸显的矛盾却越发明显,全球变局下债券逃不开的供需错配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的交汇焦点就在美债(以及背后的​美元):…

    2025年5月26日
    5900
  • 哪吒2和政府主导的消费升级

    近期,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电影圈的人刚喊完“影视寒冬”,哪吒2的票房就水灵灵地破了65亿,创了历史新高。 于是,有不少观众喊:我们不是不看电影了,而是实在受够了那些工业垃圾。 事实上,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微观经济学范式来描述这个现象:消费行业的需求很大,但是,贴现率很高。 如上图所示,政府系统性地提高了消费行业的贴现率,形成了一个较高的满意阈值。如果企业提供…

    2025年3月25日
    10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