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腔镜手术机器人激战:达芬奇守擂,国产“围攻”

2025年初到现在,全国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量同比暴涨150%,达成3.38亿采购订单。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截至5月7日,进口巨头达芬奇以12台订单稳坐头把交椅,但精锋、微创等国产品牌以价格利刃撕开8台缺口,在中高端市场形成实质性威胁。

与此同时,上半年就有微创医疗、瑞龙外科、敏捷医疗、唯精医疗、术锐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NMPA上市,5家“围攻”达芬奇。

    此外,关税‘核弹’已引爆,中美125%关税互击政策正式落地,进口达芬奇系统终端价将飙升,成本压力倒逼医院转向国产替代。

    在资本市场,手术机器人是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备受青睐。2025年随着国产替代加速,二级市场也给出最直接的回应:以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为例,从年初到现在,微创股价上涨96%,市场给出真金白银做出回应。

    2025年即将过半,一场关乎千亿市场的话语权争夺战已然打响。腔镜手术机器人赛道在政策与贸易战的夹击中加速洗牌。

    01、2025年中标达芬奇主导不变,国产多维突破

    腔镜手术机器人作为高值高端设备的代表,正在成为三甲医院重点采购与战略部署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年初到现在,全国共中标20台腔镜手术机器人整机,总金额约为3.38亿元。其中包括:

    • 12台达芬奇腔镜手术机器人,金额约2.2亿元;

    • 6台精锋腔镜手术机器人,金额约8774万元(其中一台精锋机器人未披露中标金额);

    • 1台微创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金额约1172万元;

    • 1台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金额1838万元。

    而去年同期,中标仅8台腔镜手术机器人整机,达芬奇是7台、微创1台,同比+150%,一定程度上反映政策驱动下的采购需求集中释放。

    整体来看,达芬奇系统依然在全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凭借其长期的临床验证与完整的术式体系,获得广泛信赖。从今年上半年中标金额来看:达芬奇系统价格集中在1499万~2492万元之间;国产:精锋医疗中标价格在1200万~1898万元之间;微创图迈约为1172万元、术锐达到1838万。国产产品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但精锋部分中标价格已逼近进口品牌中档价位。

    从区域分布来看,达芬奇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项目已逐渐走出“沿海+一线”的早期市场阶段,向区域中心城市乃至部分地级市三甲医院扩展,产业下沉趋势初现

    与此同时,县级医院市场,也几乎被微创医疗、精锋医疗、术锐、康多等国产品牌所占领,如微创MT-1000(1172万元)填补基层高端设备空白。

    如果这一势头能够延续,未来几年内,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有望在特定术式或场景中,与进口品牌形成差异化互补,甚至在部分细分市场实现结构性替代。


    02、全球VS中国,腔镜“角逐”

    作为外科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顶峰,腔镜手术机器人占据了手术机器人的最大的细分市场。据《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历史规模及预测》,2025年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44亿美元。

    全球头部玩家主要有直觉外科、美敦力、强生、CMR Surgical等。直觉外科研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于2000年获得FDA批准且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成为全球首台可以在腹脖手术中使用的手术机器人,自此开启了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时代。2006年,第二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Da Vinci s)引入3D高清视觉系统获FDA批准;2009年第三代增加了双控制台、模拟控制器;此后每代升级,2024年3月,第5代多孔手术机器人系统达芬奇5(da Vinci 5)获得FDA 批准,成为迄今为止开发的最平稳、最精确的系统。

    除了直觉外科,美敦力、强生等一众龙头也在不断挑战达芬奇的地位。美敦力在2019年9月推出Hugo RAS系统并加紧在全球布局,在腔镜领域直面达芬奇。2021年10月美敦力Hugo™ 机器人辅助手术 (RAS) 系统获得CE批准,2025年4月,美敦力向FDA提交其Hugo手术机器人用于泌尿科适应症的申请。强生最早于2020年11月公布了搭载了六只机械臂的Ottava软组织手术机器人,最终于2024年11月,美国FDA批准其Ottava手术机器人研究设备豁免(IDE)申请。

    根据强生2025年4月的官方公告,Ottava手术机器人已完成首批患者的临床入组,这标志着其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启动。

    CMR Surgica研发的Versius仅有达芬奇机器人的三分之一大小,易于转移及运送,这直接提升了它的实用性,使其在世界各地的医院和外科医生中非常受欢迎,并且是世界上首个儿科临床试验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总的来看,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依旧被直觉外科所垄断,不过强生、美敦力、CMR Surgica等巨头在细分赛道有突出的技术亮点,抢占不同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腔镜手术机器人最早由直觉外科打开,也是目前唯一获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外企。2006年,达芬奇首次进入中国,2011年da vinci Si正式国内获批上市,2023年6月,其与复星医药成立的合资公司直观复星国产版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获批上市。

    巅峰时期,达芬奇在国内一人独揽100%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的垄断,其主要收入依靠与系统配套的源源不断的耗材和服务收入,2024年占比超过60%。正是由于腔镜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已得到充分验证,在达芬奇进入中国近二十年的历程中,激励了国内企业加速入局。如精锋医疗打造MP2000,成为国产首个获批全科室应用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微创医疗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是首个腔镜手术机器人、也是国产首个进入欧洲市场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

    单单2025年,就有5款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NMPA上市:

    • 2025年2月,微创医疗自主研发的图迈®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式获得NMPA批准上市;

    • 2025年3月,瑞龙外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山一®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式获得NMPA批准,实现了“分体式架构+全专科适配”双重突破;

    • 2025年3月,敏捷医疗主研发的AGIBOT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

    • 2025年4月,唯精医疗新一代腹腔镜手术机器人SR01-200获批上市;

    • 2025年5月,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普外科、胸外科适应症获NMPA批准(该产品最早于2023年6月获批)。

      随着国产品牌如:术锐、精锋医疗、思哲睿、微创机器人、威高等均有多款产品获批,即使达芬奇依靠直观复星开启全面国产化之路,目前也仅占据60%市场份额。

      03、关税之下,国产替代“加速”

      从目前国内上市情况来看,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国内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直觉外科旗下进口达芬奇IS4000、以及直观复星旗下国产版达芬奇IS4000CN。
      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环境波动加剧。4月,美国对华医疗设备加征关税达到125%(综合税率145%),国内反制对美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含进口达芬奇手术系统)。
      这直接带来了腔镜手术机器人成本攀升。从2024年数据来看,直觉外科98%的机器人系统在美国生产,其余供应链分散于欧洲。
      中国区,2024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中标46台,其中国产版本IS4000CN为14台,进口版本IS4000为32台,占据70%,中标价在1800万~3000万,仍为主力军。
      随着关税落地叠加物流压力,将导致其进口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4000(美国原产)中标价可能从2024年1800万-3000万元直接上涨125%,即终端售价或突破3000万(具体涨幅需叠加其他成本因素)。
      反观国产版达芬奇IS4000CN(上海工厂),虽通过复星医药本土化生产降低部分成本,但中标占比仅30%,再加上受制于技术授权费用及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中标价仍高达1800万-2200万元,叠加核心零部件关税成本,价格优势有限。

      这一背景下,国产厂商迎来结构性机遇。

      据2025年Q1数据显示,达芬奇在华市占率虽保持67%,但其毛利率已从2024年的69.1%下滑至65%-66.5%,直觉外科更坦言“关税压力将长期挤压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精锋、微创、术锐等国产品牌凭借本土化供应链成本优势及技术红利,加速抢占中低端市场。

      以精锋MP2000为例,通过自研核心部件其1200万-1898万元的中标价较达芬奇国产版本低30%-40%,且通过“设备+耗材”捆绑销售模式,进一步压缩终端医院采购成本,规避进口关税压力。

      而完全自主研发的术锐、瑞龙外科则通过专利布局压缩授权成本,相比之下直观复星需向直觉外科支付技术授权费,导致国产达芬奇IS4000CN终端价格难以下探。

      从目前替代策略来看,绝大多数国产则是将县级医院采购作为替代主战场,以“分级定价”策略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性价比优势显著。如主流国产型号微创MT-1000,价格在1200万-1500万元;经济型国产型号,如康多KD-SR-01最低至899万-1146万元。术锐则是打造高端国产型号SR-ENS-600,瞄准高端市场。

      另外,关税之下医院在采购决策中所面临的成本考量变化也在加速国产替代。

      首先,关税之下初始采购成本敏感度提升,进口达芬奇系统价格飙升至国产机型数倍,超出多数医院年度设备预算。


      其次,耗材与服务成本成关键变量,达芬奇腔镜手术机器人单次手术耗材费用达1-3万元,随着关税落地,耗材成本还将增加,其耗材收入占总收入的70%左右。相比之下,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单次手术耗材费用不到达芬奇的30%。


      而随着“设备更新”计划和规模化生产未来也将进一步拉低价格,预计2025年国产份额将大幅提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078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0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5月10日

      相关推荐

      • 数据亮眼背后藏隐忧?途虎养车增长压力并不轻!

        汽车后市场硝烟弥漫,途虎养车像一位奋力厮杀的勇士,从燃油车服务领域奋力开拓,成功踏入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新赛道。 2024 年财报,无疑是途虎养车阶段性的“战绩汇报”。数据显示,途虎养车营收达 148 亿元,同比增长 8.5%,经调整净利润更是劲增 29.7%,达到 6.24 亿元,同比增长 29.7%,这般佳绩无疑彰显出途虎在行业中底蕴深厚、根基稳固。 途虎…

        财经 2025年4月10日
        2800
      • 不读书,去哪里寻找书里的东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很久,慢慢有了一些答案。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反过来推敲时,反而发现了一个新角度。 我们总说“读书”,到底在说什么呢?仔细想想,这个词背后含义挺丰富。 1 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知识。 在朋友圈、各大社群里,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分享各种各样的书。从浅层次来看,这些书都在向我们传递…

        2025年4月24日
        3400
      • 五大标杆企业亮剑iSEE:解码食品技术创新的「中国方案」

        文:Orient Y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技术创新是推动食品饮料行业产品革新的核心驱动力,从新原料的开发到加工工艺的升级,技术进步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2025 Foodaily创博会期间,Foodaily带大家直击「iSEE全球奖技术创新长廊」,探访锦旗生物、衡美健康、盈嘉合生、保龄宝、善恩康等iSEE创新技术…

        财经 2025年4月21日
        4800
      • 上海某点模式仿盘?揭秘全民补贴打破‘补贴困局’如何越分越多

        文章编辑:xinshijie050 大家好,我是鑫视界,一家软件公司的模式设计师 一、全民补贴模式概览 定义:全民补贴模式是一种面向全体用户和商家的补贴机制,通过平台在众多消/费场景中投入补贴资金,实现共创共赢。 核心:构建公平、透明、可持续的生态,确保各方受益。 区别于传统补贴:传统补贴模式面临“越分越少”的困局,而全民补贴依靠创新积分与补贴体系达成“越分…

        财经 2025年5月10日
        700
      • 这些中国商人,悄悄掌控日本人的“死亡”

          专业“送走”日本人。   文 | 华商韬略 大南   “为什么到死都摆脱不了中国!”   这是一位日本网民近乎崩溃的评论,一时引发大量跟帖点赞。   起因是日本媒体《产经新闻》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资本暗中入侵致使东京火化费用暴涨至9万日元”的报道。   这位网民的评论虽然非常夸张,但也并非没有依据。如今,日本的“死亡产业链”,从墓碑、棺材到火葬场、殡仪馆…

        财经 2025年3月27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