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想汽车掌门人李想可谓春风得意。先是在公司十周年庆典上身穿曼联球衣悠闲地唱歌,后是时隔19年再次登上央视《对话》栏目,归来仍是少年。内容比较多,为此他专门做了总结。
其实,如果划重点,李想在《对话》中主要讲了三点:一是公司愿景。理想是李想最后一次创业,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而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未来就盯着一件事:AI 硬件终端,做出像iPhone那样颠覆性的产品。而作为理想一把手,李想无疑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创业多年,他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
李想自曝每天的时间分配是631原则:60%扎在组织建设(员工培训、文化沟通这些 “软基建”)中,30%留给产品评审(管太多反而添乱),10%扑在AI相关新知识充电上,关键是想清楚“不做什么”。“我现在经常能做到一天手机不响,够松弛吧?”他说道。
二是与友商的关系。理想与蔚来、小鹏被业内并称为“蔚小理”,小米造车后也与理想保持密切往来。比如,前不久李想预祝小米YU7上市大卖,而雷军则给理想送上十周岁生日祝福。李想坦言,自己与雷军、李斌、何小鹏吃饭,哪怕观点冲突,彼此之间也会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说。这体现出各位大佬的开放心态和宽广胸怀,共识、分歧都能摆到台面上讨论,没必要藏着掖着。
之前雷军问过李想造车建议,李想核心观点就一句话:“小米造车要想成功,你必须All in”。而雷军也是这么干的,押上一生所有的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后来小米汽车的接连成功,也证明了雷军在硬件能力上,确实有非常多值得理想学习的地方。不难看出,李想与雷军彼此惺惺相惜。当然,他与李斌、何小鹏的关系也不错。
三是为何做纯电。李想自曝,当年做增程,投资人都说“做纯电才给投钱”,但考虑到理想是为家庭用户造车,而不是为投资人造车,仍坚持通过增程模式来解决用户续航焦虑。后来理想决定做纯电,很多因为增程成功而来的投资人又开始反对,但自己仍不为所动,依然铁了心要入局纯电市场。
李想表示,理想是全世界第一个量产5C,也是中国高速充电站最多的车企,截至目前已铺设955座,还在持续快速增加。他自信地说道,理想5C纯电车和高速及城市的大量理想超充站,已经可以完全解决纯电车的续航焦虑问题。比如,马上上市的理想i8和理想i6,10分钟就能充500公里,充电体验达到燃油车水平。不难看出,理想为发力纯电市场做好充足准备,正蓄势待发。
依稀记得去年曾被寄予厚望的理想MEGA遭遇失利,刚上市时被黑水军带节奏打得很惨,倒逼理想痛定思痛,汲取教训再出发。经过一年多的产品打磨和基础设施建设,其再战纯电市场,无论是心态还是能力,都比一年前更加成熟,胜算自然更大。对了,好产品经得起时间考验,如今理想MEGA已成为50万以上MPV销量第一,产品价值终于得到市场认可。
李想直言,只要目标用户喜欢,就是对的设计。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否看好理想i8和理想i6的市场前景?理想能否在纯电赛道复制增程模式的成功?让子弹先飞一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