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南山区的同方信息港园区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公司,潜在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乐聚”)亦藏身于其中。
在这里,大约2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被分成两部分。一边是现代化的办公场所,一排排办公桌上摆放着电脑,职员们各自忙碌着,耳边是有规律的键盘敲击声;而另一边则空出了一大块空地,前后错落地摆放着几台通体银灰色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被挂在铁架子上,天花板上安装了吊杆和吊线,角落里散落着一些工具和设备。
AI浪潮涌动下,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前有人形机器人春晚跳“秧歌舞”,后有人形机器人竞跑半程马拉松,人形机器人似乎突然之间被市场看到了技术突围与商业化的可能性。
在接受北方经济网专访时,吴雨璁表示,乐聚先后推出了Aelos小型双足人形机器人、Roban中尺寸人形机器人,KUAVO(夸父)全尺寸高动态人形机器人等,后者是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
“我们更偏向于做国产化的产品。”吴雨璁说,目前乐聚的机器人的核心供应链,基本上已经做到了90%以上的国产化。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加速向前跑,但围绕这个议题,市场仍有许多困惑和担忧,人形机器人如何应用于工业领域场景?乐聚与车厂的合作是如何开展的?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走向何方?以下,是吴雨璁给出的答案。
北方经济网:乐聚机器人已经与多家车厂达成了合作,一般车厂会对人形机器人厂商提出怎样的要求?
北方经济网:如何定义能够量产并实现稳定交付?
北方经济网:人形机器人进入车厂后,主要应用在哪些场景?
北方经济网:车厂在使用人形机器人时,是否会给到你们反馈?
北方经济网:对比人力成本,购买人形机器人大概多久可以实现回本?
北方经济网:能否透露乐聚下一代产品的研发计划是什么?
大、小脑和本体融合是产业化关键
吴雨璁:人形机器人本质上是一款通用机器人。我们生产生活中环境是围绕人类的需求而设计的,而人形机器人这种形态能够很好的适应这类非标准化和动态的工作环境。它与机械臂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现阶段,能够实现自动化或由机械臂完成的任务,大多已经交由机械臂或工业自动化设备去执行。
尽管车厂内部确实存在轮式生产线,但轮式机器人只能在固定的通道上工作,其地面条件和通行性都受到限制。此外,一些工作需要弯腰或俯身才能完成,这些任务只有人形机器人才能胜任。
吴雨璁:乐聚是以产业应用为导向,目前以modelbase的技术路线为主,因为它可以批量化生产、每一个行为可解释。比如机器人碰到100次同样的场景,其行为都是一致的。这也决定我们为什么能够在工业、商服等场景中落地。
北方经济网: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哪个层面?是AI大脑还是本体机械?
目前,工业场景对模型和神经网络的通用性要求不高,有限泛化即可满足需求。例如,在汽车工厂,机器人掌握几百种工具操作即可完成任务。然而,当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时,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技术难点也更多。
北方经济网:如何看待目前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热潮?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吴雨璁:自马斯克前年 10 月首次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信息后,人形机器人行业逐渐升温,此前这个行业还是个“冷门”赛道。如今,随着资本的涌入、众多初创企业的加入,我们也相信,在政府引导行业带动下,人形机器人一定会迎来爆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