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前言:3月以来我们多次提示,5、6月市场风格有望逐步回归科技成长。近期,随着内部财报陆续披露,以及外部关税扰动正在逐步过去,我们认为科技成长的布局时点已在逐步临近。本篇报告我们试图从几个维度把握当前科技风格的位置和性价比,以及新一轮行情启动的潜在催化,以期为后续配置提供参考:

一、从滚动收益差、拥挤度等指标看,本轮科技风格调整已较为充分

(一)4月以来科技风格继续跑输,年内收益已显著收敛

关税冲击以来,部分红利和内需方向积极修复,而大部分科技细分方向股价仍在底部徘徊。4月7日关税冲击以来,受风险偏好和政策预期驱动,红利和内需资产积极修复,目前部分方向已经完全回补前期跌幅,主要包括必需消费(休闲食品、乳制品、调味品)、可选和服务消费(电商、零售、免税、化妆品、乘用车)、金融地产(银行、地产)、红利资产(水电、火电、公路铁路),但大部分科技细分方向股价仍在底部徘徊,距离关税冲击前仍有较大距离。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随着4月以来科技与其他风格收益分化进一步加大,当前TMT与全A滚动40日收益差已来到经验性底部。滚动收益差对于板块阶段性顶底部有较好的指引效果,历史经验看,TMT相对全A滚动40个交易日超额收益的底部通常在-5%至-10%区间,当前这一指标已下探至-10%的经验性底部,预示着后续科技风格相对于全A的超额收益有望回归。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二)科技板块的拥挤度已显著回落

经历3月以来的连续调整,当前科技板块的拥挤度已显著回落。拥挤度是我们独家构建,用于衡量各行业、赛道交易情绪的重要指标,其在短期择时方面有较强的指示效果。可以看到,经历前期的调整消化后,当前多数科技细分方向拥挤度已经回落至历史底部,已经到了可以寻找细分方向左侧布局的阶段。而部分红利和内需资产,当前拥挤度已经上升至高位。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此外,从成交占比这一指标也可以看到,当前TMT成交占比目前已回落至25%左右的历史底部,与2023年与2024年历次科技风格调整到位时的水平相当,表明市场对 TMT板块的风险偏好回落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二、新一轮科技行情有哪些潜在催化?

(一)来自业绩和关税的扰动逐步消化、缓和

前期科技和其他风格的分化加大,业绩和关税带来的扰动是两大重要因素。一方面,业绩披露阶段科技板块通常会存在调整压力,背后原因是科技板块业绩能够持续兑现甚至超预期的难度较大,因此当市场开始关注基本面、交易业绩的阶段,持仓会阶段性向红利、消费等确定性板块倾斜;另一方面,科技板块中,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许多外需敞口较大的方向受关税冲击影响,股价调整的压力较大。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而往后看,这两大压制科技板块的因素有望逐步缓解。随着4月底财报披露季结束,市场对科技板块的业绩担忧“靴子落地”。与此同时,关税扰动正在逐步过去,市场对于科技板块的定价有望逐步转向对于中长期产业趋势的关注。此外,从近十年风格表现的“日历效应”也能够观察到,进入5-6月,以高PE、TMT、AI为代表的高弹性科技风格的胜率将逐步提升。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二)更重要的,是科技板块具备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的双重确定性

产业趋势层面,以DeepSeek发布为标志的新一轮AI产业趋势才刚刚开启,当前各产业链环节仍在加速迭代焕新,将继续支撑科技板块成为中长期主线。近期国内以机器人、AIAgent为代表的AI+产业链仍在不断焕新:机器人方面,人形机器人半马成功举办,小鹏机器人在上海车展亮相,机器人产业持续突破;AIAgent方面,阿里云、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近期相继宣布支持MCP协议,有望提升AI智能体开发效率和商业化落地速度。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突破正在引领本轮AI产业逻辑向中下游应用的多元化创新转变,随着各行业AI渗透率快速提升、更多垂直应用加速落地,从AI到AI+的广泛行业都存在着战略性的成长机会,这是中国本轮行情主升浪的根基。

政策层面,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科技创新、自主可控依然是政策发力的核心方向,也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题中之义。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这其中,科技创新、自主可控作为内部高质量发展和外部大国博弈的交集,仍将是后续政策发力的核心方向。本次会议再提“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集体学习时,习主席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充分体现国家对人工智能的战略重视,举国体制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三)机构资金仍有较大增配空间

25Q1主动公募已在大幅加仓AI+相关行业,但当前对AI中下游的配置比例仍处于历史低位,且仍在低配。从一级行业仓位的绝对变动来看,25Q1主动公募已在大幅加仓以电子、机械、传媒、计算机为代表AI+相关行业,但另一方面,从行业历史纵向对比来看,当前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对于以传媒、计算机等为代表的AI中下游产业链,配置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且相较于市值占比仍然低配。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往后看,参考上一轮“互联网+”行情经验,一旦产业趋势确认、景气的比较优势显现,机构资金也将趋势性增配:

  • 2009-2010年上游硬件占优的阶段,主动公募对电子的配置比例由2009Q3的0.36%提升至2010Q4的2.85%。

  • 2013年以来,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向中下游延伸扩散,主动公募对传媒的配置比例由2012Q4的0.79%大幅提升至2013Q3的8.31%,对计算机配置比例也由3.7%提升至9.02%。

  • 2015年,互联网+推动万物互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受益,主动公募对计算机、传媒、电子的配置比例再创历史新高。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三、科技板块中,率先关注哪些方向?

结合拥挤度、机构持仓与景气,当前AI50大细分方向中,可率先关注上游PCB、IDC、光模块;中游AIAgent、SASS、应用软件;下游人型机器人、在线教育、虚拟现实、智能交通、游戏等。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一)拥挤度

当前绝大多数AI细分方向的交易拥挤度已回落至较低水平,包括上游PCB、液冷服务器、IDC、光模块;中游AIAgent、工控系统、SASS、云计算、办公软件、应用软件,下游人型机器人、智能交通、无人机、虚拟现实、游戏、在线教育等。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二)机构持仓

从2025Q1公募基金持仓变动看,AI中下游产业链多数细分方向迎来机构资金增配。中游AIAgent、物联网、工控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基础及通用软件、SASS、语料库,下游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虚拟现实、智能交通、游戏等获增配比例相对居前。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三)景气度

截至4月26日,一季报净利润披露率为44.7%,从当前已披露口径来看,AI产业链细分方向实现业绩高增,且上游相对于中下游的景气优势已在收敛。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细分产业链看:

上游算力硬件产业链中,25Q1披露率较高且业绩增速居前的细分方向包括:GPU、光模块、PCB、射频元件、IDC(算力租赁)等。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中游软件服务产业链中,25Q1披露率较高且业绩增速居前的细分方向包括:AIAgent、语料库、大模型、行业应用软件、基础及通用软件、SASS等。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下游应用产业链中,25Q1披露率较高且业绩增速居前的细分方向包括:在线教育、人形机器人、虚拟现实、车路云、金融科技等。

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中美博弈升级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2025年4月27日研究报告《5月科技风格会回归吗?——A股策略展望》,报告分析师 :张启尧S0190521080005、胡思雨S0190521110003、张勋S0190520070004、吴峰S0190510120002、杨震宇S019052012000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810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8日 上午11: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8日 上午11:01

相关推荐

  • 华为概念节前大狂欢,360亿大牛股绩后涨停!

    “五一”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热点加速轮动,AI、算力等科技题材再度“受宠”。 今天,华为概念成市场“最靓的仔”之一,华为盘古、华为昇腾、鸿蒙概念等掀起集体狂欢。 截至发稿,创意信息20CM涨停,电光科技、川润股份、浙文互联、冠石科技、瑞芯微等10余股涨停。 其中,华为概念“大牛股”常山北明直线涨停封板,股价报22.56元,总市值达360.6亿元。 至于该…

    2025年4月30日
    1300
  • 中金:谁是本轮上涨买入的主力?

    节后全球资金面值得注意的变化是:1)EPFR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三(2月12日),主动外资继续流出中国市场,甚至小幅加速;2)互联互通方面,北向资金日均成交规模较上周基本持平,南向资金整体流入增加,但周二和周四一度转为流出;3)全球股票继续流出,债券与货币市场延续流入;4)美股流出放缓,新兴加速流出。 上周港股市场延续节后强势表现、甚至加速上行,恒生指数接近前…

    2025年3月25日
    2900
  • 美债的“近忧”和“远虑”

    投资要点 美债到期压力增加并不等于利率上行,美债供需结构尽管有一定恶化但总体相对健康。美债利率上行的主要逻辑在于:在赤字率易上难下的环境下,政策不确定性或进一步加重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质疑。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引起的美债抛售潮引起了市场对后续美债供给压力、继而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美债供给压力的确有所攀升,但总体程度可控,不必因此而担忧美债利率上行。此外,…

    2025年4月28日
    1700
  • 肯特催化上市首日高开266%!位于浙江台州,近两年收入下滑

    今天A股迎来一家新股上市! 格隆汇获悉,肯特催化(603120.SH)于4月16日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开盘价为55元/股,开盘上涨266.67%;截至上午收盘涨幅为283.4%,市值51.99亿元。 肯特催化本次发行价格为15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为16.76倍,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3.06倍。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3.35倍;此次发行保荐人是国…

    2025年4月16日
    2200
  • “衰退交易”下特朗普理想施政路径的抉择

    我们判断,3月下半月市场面临的外部地缘政治环境是:扰动边际增多,但不改市场信心修复。近期市场担忧“Trump put”缺席,虽然当前美国经济数据仍整体稳健,但不确定性的进一步加强或导致负面预期的自我实现。基于新总统“蜜月期”和中期选举准备期的历史规律,我们认为特朗普计划中的理想政策路径应是短期内让负面政策快速落地,保持较高容忍度,随后冲击逐步收敛,并推出减税…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