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并未让DeepSeek惊出一身冷汗

OpenAI并未让DeepSeek惊出一身冷汗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房晓楠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OpenAI的创新好像到瓶颈期了。”一位业界人士这样说道。

今日凌晨,预热了很久的OpenAI o3模型完整版终于面世,且与以往直播“挤牙膏”式的依次、慢吞发布方式不同的是,这次o3和o4-mini是同时发布。

在OpenAI官方的陈述中,o3和o4-mini的亮点主要在于可以组合调用ChatGPT中的各个工具,像是网络搜索、Python、图像分析、文件解释和图像生成等。这可以看作是OpenAI开始后发补足自身在Agent能力上的探索。

其中,o3作为推理模型,在编程、数学、科学、视觉感知等多个维度的基准测试中都刷新了纪录。比如在Codeforces、SWE-bench、MMMU基准测试中,视觉任务准确率高达87.5%,而MathVista达到75.4%。

其实分数、榜单,这些都是常规操作。相较于以往,这次的最大不同在于,o3和o4-mini将上传的图像直接集中到思维链中,这就意味着,图像不仅仅是被看到,还能被用来作为思考过程中的一部分。

从OpenAI团队成员、中科大校友Jiahui Yu发布的帖文来看,“用图像思考”应该是OpenAI去年9月发布o系列模型以来,就在研发计划中,之前还悄悄推出了o1 Vision并进行了初步预览,但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也没有引起关注,直到这次在o3和o4-mini上实现了这一能力。

根据外部专家评估,o3作为o1系列模型的继任者,其在复杂问题上的错误率要比后者低20%,适合在生物学、数学和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查询。

针对这一点,国外一位医学博士在测评后发帖表示,这一点确实有很大进步,当他向o3来提问一些颇具挑战性的临床或医学问题时,回答精准、全面,符合对一位该领域真正专家的期望。

对于那些想亲自测评、体验的用户来说,OpenAI官方已经表示,目前ChatGPT的Plus、Pro会员以及Team用户,即日起就可以直接体验o3、o4-mini,以及o4-mini-high,而之前的o1、o3-mini和o3-mini-high已默默退出舞台。这一操作也被有些网友戏称为“内部赛马”,新的产品出来后,之前的通通让路。

到目前为止,之前预告要发布的GPT‑4.1全家桶系列、o3、o4-mini模型就已经全部亮相展示了。据Sam Altman表示,o3和o4-mini可能是ChatGPT在GPT-5发布之前的最后独立AI推理模型了,期间大概率是不会再有其他新款模型出来了,另外他也说了,预计将在几周内将o3-pro升级到专业版。

在OpenAI官方的宣传口径中,o3和o4-mini是OpenAI所有模型中最为强大、智能的模型,一些开发者、用户在使用时,也感受到了进步。但是,创新能力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

“OpenAI的步调已经不再挺胸阔步了,更不知所措。”在看完OpenAI这次发布的新品后,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感叹道。

虽然o3、o4-mini模型作为新产品,效果不错,但相较于OpenAI以往的激进和高举旗帜式前进,如今在创新上面呈现出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实前两天在GPT4.1系列套餐发布后,不少业内人士就向虎嗅表示,“暂时还没看到有什么特别亮眼的突破。”“对o3期待值没有那么高。”

或者这种“失望”要来得更早一点。

去年12月,o3在OpenAI的系列直播尾声亮相,Sam Altman称其为“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模型”,完全将O1甩在身后,更是在ARC-AGI测试这一旨在评估AI系统适应新任务和展示流动智力能力的测试中,获得87.5%的成绩,也是首次超越人类平均水平(85%),令业界感到震惊,被认为是在通往AGI的道路上迎来了新突破。但在业界开发者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

“这就好比高考成绩不能代表工作业务能力。”一位开源领域人士锐评道。而且,如今的行业趋势已经进入到对数据高要求、对Agent全适配方向中,这就意味着私有化和混合模型推理为主的时代到来了。但是OpenAI对于开源的态度,众所周知。

尤其是在年初,当DeepSeek-R1凭借着超低的训练成本和性能媲美o1精彩亮相时,无疑是给了OpenAI一记响亮的耳光,而DeepSeek的全方位、无死角开源,像是又给了OpenAI再一记更响亮的耳光。

之后,这两记耳光不仅打得OpenAI黯然失色,还乱了它的阵脚和节奏,模型命名混乱、功能创新不足、尝试开源但态度暧昧不明,再加上内部人员高频流失,等等,无疑正在让它慢慢失去竞争优势,再不复一年之前被视为通往AGI的正确的、领先的道路引领者角色……

而官方也说了,此次发布的GPT4.1系列、o3,以及o4-mini是GPT-5正式发布前的最后一次模型发布了,也被视为GPT-5时刻的关键一步,可以理解为是GPT-5的前菜,主打“量大管饱”。但是,在技术的攀登道路上,量变能够引起质变并非唯一真理,更何况,这个量还远远不足。

“GPT-5应该是多个GPT4.1组成的吧。”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戏谑道,一直传GPT-5或将在5月发布,到底OpenAI还能不能重回巅峰,只有到时候揭晓了。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48481.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608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8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5年4月18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 对话西门子:为什么说Industrial Copilot是未来工业环境中人类的最强辅助

    出品|虎嗅智库 作者|冀玉洁 头图丨西门子 当身处成都高新区西门子工厂车间,在全自动化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多少操作工,只有少数工人在生产线后,操作鼠标、键盘,发出指令。 这是西门子在中国的首座数字化工厂,也是WEF评选的数字化和可持续“双灯塔”工厂。这座“灯塔工厂”已经部署了近 100 个 AI 项目,应用在了质量检测、垃圾处理等多个场景中。 成都工厂并非孤…

    2025年4月29日
    1100
  • 花小钱,办大事:这八种“平替消费”火了

    作者|成昱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在理性消费观念的主导下,当代年轻人越来越“精打细算”,但这并不代表消费需求的减少。 相反,为了在需求与消费预算之间找到平衡,年轻人开发出了各种“平替消费”的新方式。而这种消费理念的转变,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为品牌和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在快餐店庆祝生日:更有性价比的仪式感 …

    财经 2025年3月28日
    2900
  • 黄仁勋,投了一个阿里前总裁?

    一位阿里出身的浙江老板,创业两年就要被英伟达收购了? 近日,英伟达有意收购知名AI创业公司Lepton AI的消息,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Lepton AI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与独特的商业模式,在AI基础设施领域崭露头角。此次收购不仅是英伟达在云计算和企业软件市场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更预示着AI产业从硬件垄断向“软硬一体”生态整合的深刻转型。 AI基础设…

    财经 2025年4月3日
    1600
  • 中国需不需要更多的“朱啸虎”?

    新眸原创·作者 | 李小东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退出大师”,朱啸虎的投资哲学始终围绕着“算账”展开。 从ofo到滴滴,他的每一次离场都印证了“买在分歧,卖在一致”的策略。如今在具身智能领域,他延续了这一风格:当人形机器人企业估值在政策催化下飙升时,公开质疑“谁会花十几万买机器人干活”,并在完成星海图、松延动力两家项目的退出后,将其归为“早期VC想回避的赛道…

    财经 2025年4月2日
    2800
  • 量贩零食店,撑大溜溜梅

    斑马消费 徐霁 自2019年结束了短暂的A股IPO征途后,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园,于近期开启了港股征程。 5年间,公司调整产品和渠道,摆脱了对单一梅干产品和经销商的依赖,依靠梅冻等新品以及量贩零食等直营渠道,实现了规模的快速膨胀。 但这种增长是否健康、能否持续,还有待更长时间的观察。 20年造就“梅子王” 在青梅产业化这件事上,做得最好的,不是福建、广东等梅子…

    财经 2025年4月22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