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交金改革与医保即时结算“齐头并进”,对公立医院有何影响?

为减轻患者看病就医“垫资”压力的同时,确保医疗机构现金流稳定,两项医改新举措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落地——门诊和住院预交金改革和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

根据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和国家医保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自3月31日起,公立医疗机构要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的资金清算、退款。

通知同时明确,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

具体来说,各地要指导公立医疗机构根据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结算类型等因素,参考同病种前3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别个人自付平均水平。自6月30日起,公立医疗机构要按照本通知相关要求收取住院预交金,并对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额度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除了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军队主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也适用于该通知,非公立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门诊和住院预交金制度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司长刘魁在今年1月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彼时国家卫健委允许医疗机构设立该制度的初衷在于“减少患者排队的次数,以及缩短缴费等候的时间”。

与门诊预交金相比,住院预交金的应用范围更广。过去很长时间,医保基金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支付方,长期实施“后付制”模式。该模式下,一名医保住院患者的医保应付款项,往往需要等该名患者出院后数日乃至数月才能返回医院账户上。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经济原因、医疗纠纷或者对医疗救治结果期望过高,事后拒绝补缴、续缴住院费用。故而,公立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通常会采取收取预交金的方式,维护自身现金流稳定和确保正常就医秩序。

“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群众医疗保障覆盖和保障水平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持续增强,预交金的相关作用逐步减弱。”国家卫健委在通知的解读文件中指出。

换言之,取消和规范预交金制度,是建立在“三医”协同的基础上,不仅需要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也需要医保部门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减少医院资金垫付压力,防止医院因垫付费用过多影响正常运转。

改革试点至少从十年前就已开始。2014年,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在“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言提出,推动医保改革,从医保基金中预拨一个季度资金作为周转金,减少参保病人预交金额。城乡居民住院预交金大多数只需500~1000元,出院即时结算。

但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不同医疗机构的住院预交金缴存额度和次数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速推进,传统的“后付”模式,给医疗机构带来了更大的回款压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究人员2022年发表在《经济师》上的一篇研究文章称,CHS-DRG付费改革后,住院医保患者的医疗费用结算流程改为“定点医疗机构应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要求,在参保人员出院规定时限内先与其按照项目结算个人支付部分,再按规定上传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或住院病案首页)与医保部门完成CHS-DRG结算”,即患者个人出院结算时间不再受病案首页是否上传的限制,这将大大加快患者出院结算时间,住院患者欠费偿还周期缩短,要求住院患者尽可能在出院前缴纳或续缴预交金,从而加大了住院患者预交金管理的难度。

与此同时,该文章也提出,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体系下针对给定的DRG组中的每一位患者,医保按与住院时间长短无关的固定价格对医院给予补偿支付,即医保对于每个分组规定确定的付费定额标准。

截至目前,医保DRG/DIP付费基本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此外,医保基金预付机制迅速扩面,医保即时结算试点加速推进。业界观点认为,基金预付与即时结算相结合,既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现金总量,又加快了医疗机构现金流动速度,二者共同改善了医疗机构上下游资金紧张问题,缓解其垫资压力,为医疗系统改革住院预交金制度提供契机。

基本医保的“预付金”是医保部门预付给定点医疗机构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的周转资金,不得用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投入、日常运行、偿还债务等非医疗费用支出。根据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于去年11月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在国家层面统一和完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支持基金运行安全的地区,在年初向信用良好的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资金。预付规模应在1个月左右。

根据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主任王文君今年1月披露的数据: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预付金943亿元。

“目前,我们正指导各地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制度,在‘先给钱’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快给钱’,加快实现即时结算。即时结算的核心是大幅压缩结算周期,努力提高资金拨付频次和效率,实现多次拨、快速拨。”王文君同时透露,2025年的目标是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

而就在前述六部门出台的通知正式实施之前,作为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全国试点的河北省,已于3月25日在该省所有统筹区上线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试点工作。

通知提出,各地医疗保障部门要加快实施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支持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落实医保预付金管理办法,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资金周转压力。通过医药集中带量采购,降低公立医疗机构药耗成本。加快推进医保移动支付。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效率,缩短医保基金结算时间。推动建立健全参保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风险管理。

为进一步解决医疗机构回款难问题,并减少患者出院“排长队补交款”现象,通知还明确,原则上,医疗机构要在患者出院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费用结算,逐步实现24小时内结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64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黄仁勋,最新发声!

    2025.05.01 本文字数:893,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钱童心 美国东部时间4月30日早上,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华盛顿表示,他希望特朗普政府修改与美国出口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法规,以便企业更好地利用未来科技所带来的机遇。 黄仁勋在当地出席美国国会活动后对媒体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落后于美国,实际上两国“已经非常接近”。 黄仁勋…

    2025年5月1日
    9200
  • 腾讯狂赚50多亿港元!老铺黄金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哪些资本获利最多?

    4月1日,老铺黄金(06181.HK)发布上市以来首份年报。财报显示,老铺黄金全年营收约为85.06亿元,同比增长167.5%;净利润达14.73亿元,同比增加253.9%。 与业绩相对应的是猛增的市值。2024年6月上市以来,该公司市值从68亿港元飙升至1352亿港元。 提前布局的各路资金已赚得盆满钵满。短短1年时间内,创始人徐氏父子持股市值已超800亿港…

    2025年4月3日
    6900
  • 广东用电负荷突破1.6亿千瓦,15城创下用电新高

    近期多地出现的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多地用电负荷创下新高。 南方电网的官方数据显示,7月7-9日连续3天,每到中午时分,南方电网电力负荷曲线便一路上扬。7月9日17时10分,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今年首创历史新高。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用电负荷、电量规模连续10年位居全国省级电网第一,成为全国第一个用电负荷突破1.6亿千瓦的省份。…

    观察 2025年7月10日
    5800
  • 45进10?第十一批集采竞争激烈,国家医保局提示企业理性报价

    第十一批集采同一品种的申报企业最多达到了45家,超过第十批集采36家的纪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此,国家医保局特别提示企业要理性报价。 5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药品联采办”)对第十一批集采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最新统计结果,7月16日至31日,共480家企业提交了相关药品的资料信息,这些企业将作为医疗机构填报需求量的选择范围。5…

    2025年8月5日
    3000
  • 张文宏团队最新成果,有望将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周期缩短2/3

    在中国,平均每2分钟就会发现3名结核病患者,而50%~70%的结核病传播发生在诊断之前。针对结核潜伏感染者中高风险人群开展的预防性治疗(TPT),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遏制结核病的支柱性措施”。然而,传统的预防治疗方案疗程长、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其效果和覆盖率。 一项由中国研究人员近日发布的最新原创性研究,有望将全球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周期…

    观察 2025年5月20日
    10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