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前瞻

特朗普宣布汽车关税,并预计将在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特朗普将此称为“解放日”[1]。中金认为,对等关税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征税国家范围,二是税率,三是有无豁免。基准情形是,特朗普将聚焦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税率包含一部分增值税,墨加两国或能得到一些豁免。基准情形下,预测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从2.4%上升13.9个百分点,至16.3%。温和情形下,有效关税率将上升至13.3%;极端情形下,将上升至20.2%。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降低增长。若美元升值,对通胀和增长的影响将减小,反之,将加剧影响。

一、 征税范围多广?

对等关税政策最早在2月13日宣布,当时特朗普对此的说法是,“任何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多少关税,美国将对其商品征收相同的税率,不多也不少”,强调关税公平、对等。但近期,特朗普表示对等关税政策也有“灵活性”,他“可能会给很多国家减免”,但必须保证对等的原则[2]。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上周曾表示,特朗普或将对等关税的重点放在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3]。这符合中金此前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内容及影响》中的判断,即“对美顺差和税率都更高的国家和地区,更可能成为被对等关税所针对的对象”。

基于此,中金聚焦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最大的15个经济体(图表1),2024年美国从这些经济体的进口额占据了美国商品进口总额的86%,美国对其出口额约占美国商品出口总额的74%。

图表1:前15大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来源地

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前瞻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若特朗普将关税重点放在主要国家,可能出于几个考虑:第一,这些经济体涵盖了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优先针对它们能发出更明确的信号,即希望缩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第二,通过聚焦重点经济体,更有利于加快其与美国的谈判,主动在关税、非关税壁垒(如增值税、产业补贴)、对美投资等问题上让步。例如,3月24日韩国现代汽车在白宫宣布将对美国增加210亿美元的投资,特朗普表示,“这项投资清楚地表明关税非常有效”[4]。第三,聚焦也有助于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最大确定性”,方便其对未来决策进行规划。但中金也一直强调,关税会打乱现有资源配置,推高物价,降低增长,加剧经济短周期波动。

二、 关税率多高?

对等关税旨在拉平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率差距,同时,特朗普也将增值税(VAT)和数字服务税等税收政策视为不公平竞争手段。因此中金认为,特朗普可能在对等关税中加入一些增值税。中金列举了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最大的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和它们的增值税率(图表2)。根据WTO公布的2023年数据,在这15个经济体中,有12个经济体的加权平均关税率高于美国的2.2%。叠加增值税率后,除日本以外,其余经济体的税率都高于美国,其中印度、欧盟、南非、墨西哥、韩国的税率都超过了18%。如果按照增值税率征收对等关税,这些经济体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图表2:15个经济体和美国的关税率和增值税率

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前瞻

注:欧盟的增值税率为欧盟各国平均;印度商品和服务按五种不同的税率分类:0%、5%、12%、18%和28%,没有标准税率,但大多数服务的税率为18%;日本征收的是消费税,美国和马来西亚征收的是销售税,因而不在图中列出。资料来源:https://www.dits.deloitte.com/#DomesticRatesSubMenu(于2025年3月26日访问),《World Tariff Profiles 2024》,WTO,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外,由于中国已经被美国征收了20%的额外关税,因此在对等关税的框架下反而不会因为关税率过高而被针对。然而,特朗普在其就职后第二天曾签署行政命令《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指派相关机构对2020年与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进行审查。这份报告将在4月1日公布,值得关注[5]。

三、 有无豁免?

墨西哥和加拿大可能得到一些豁免。一方面,北美供应链深度绑定,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别是美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合计占美国外贸总额的30%。倘若对墨、加两国加征高额关税,可能对美国的消费和企业产生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美国与墨加之间签署过“美国-墨西哥-加拿大贸易协定”(USMCA)。该协定旨在为北美贸易提供稳定的框架,减少不确定性。由此,特朗普可能以加征关税作为手段,“倒逼”与墨加重新修订USMCA内容,或者加强贸易执法力度,以关闭通往美国的“后门”。但在关税实施过程中,可能予以一定的豁免,比如延长即将于4月2日到期的对符合USMCA优惠条件的进口商品给予的豁免[6]。

四、 可能的情形

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已经对中国征收20%额外关税,对钢铝产品征收统一的25%关税,并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3月26日,特朗普又签署公告,宣布将对进口汽车和某些零部件征收25%关税[7]。在此基础上,中金列举了三种对等关税的可能情形,具体如下:

► 基准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并叠加三分之一的增值税率。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降低至15%。至此,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从2.4%上升13.9个百分点,至16.3%(图表3)。

► 温和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不叠加增值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降低至15%。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上升至13.3%。

► 极端情形:美国拉平与15个经济体的最惠国关税率,并叠加三分之二的增值税率。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维持在25%。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上升至20.2%。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关税率将达到1933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的水平。

图表3:三种情形下美国有效关税率的变化

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前瞻

注:1900-1918年和2024年为美国政府财年,1919-2023年为日历年,2025年为中金宏观估算资料来源:USITC,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最后,中金测算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中金假设美国消费者和海外生产者平分关税损失,即一半的成本增加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另外一半由贸易伙伴承担,并假设美国一年内的税收乘数[8]约为1。结果显示[9],在基准情形下,若不考虑汇率变化,关税将推高PCE通胀1.1个百分点,增加美国财政收入4530亿美元,降低美国实际GDP增速0.8个百分点。在温和情形下,关税将推高通胀0.9个百分点,增加财政收入3532亿美元,降低美国实际GDP增速0.6个百分点。在极端情形下,关税将推高通胀1.5个百分点,增加财政收入5791亿美元,降低美国实际GDP增速1个百分点。若美元升值,对通胀和增长的影响都将减小。在基准情形假设下,假如美元升值5%,上述关税将推高PCE通胀0.7个百分点,降低GDP增速0.5个百分点。若美元贬值,负面影响将加剧。

注:本文来自中金研究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的《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前瞻》,分析师:肖捷文S0080523060021 ;林雨昕S0080124070052;张文朗S0080520080009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18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 中信证券:白酒逐步筑底,啤酒静待催化

    今年以来白酒行业需求持续承压,但动销、批价、报表业绩等降幅均有一定程度收窄,我们预计行业已进入逐步筑底阶段,在头部酒企主动降速调整后,若未来需求逐步企稳回升,行业有望迎来向上拐点。再考虑到当前头部白酒公司通过提高分红率、回购、增持等不断提升股东回报,增厚投资安全边际。我们延续对头部名酒企业的配置建议。啤酒板块往后看,基数的持续走低叠加旺季催化有望为啤酒企业带…

    商业 2025年5月29日
    8000
  • 中信证券: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利好入境旅游及零售

    近日中美实施“对等关税”贸易背景下,我国供应链全球化布局趋势不可逆,因此市场短期交易方向将重点围绕加快提振内需及拓宽非美经济体的贸易出口占比。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优化有助于推动入境游增长、入境购物提升,对内需消费市场形成提振。参考日本退税相关政策的发展,政策优化显著带动了入境旅游增长及退税渠道销售额的增长。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离境退税中长期市场空间广阔…

    商业 2025年4月10日
    10100
  • 四维智联港股IPO,滴滴、博世创投押注,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

    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时候,除了考虑价格、安全性、外观、品牌之外,还看重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体验等因素。其中,智能座舱具有语音辨识、触控屏幕等互动功能,可通过语言指令控制导航、空调、音乐等功能,避免驾驶员低头操作,有利于提升驾驶安全性及汽车吸引力。 智能座舱领域已有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等上市公司,近期又有企业冲击IPO。格隆汇获悉,近期,四维智联(南京)…

    2025年7月14日
    6700
  • 兴证策略:港股与A股流动性差距显著收窄

    今年以来,港股与A股流动性差距显著收窄,恒生指数滚动20日换手率已在近期追平沪深300。历史上,港股与A股的流动性一直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多数港股公司相较其A股存在折价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随着资金对港股市场重回关注,带动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港股与A股流动性差距迎来趋势性收窄,恒生指数滚动20日换手率已在近期追平沪深300。 风险提示 仅为公开资料整理,不涉…

    2025年6月20日
    8800
  • 债基2025Q1季报:高波动下保持长久期

    公募债基2025年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成,资产配置行为发生哪些变化呢?本文对此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一季度纯债基金规模收缩,一二级债基规模增加。2025年一季度,四类债基资产净值合计8.70万亿元,较上季度减少3828亿元。其中,纯债基金规模收缩,中长期纯债基一季度减少3365亿至6.19万亿,短期纯债基一季度减少1655亿至9714亿;一二级债基规模扩张,一级债…

    2025年4月25日
    1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