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5亿,开年最大并购诞生了

富豪高傲地递上一份价值230亿美元的收购合同,年轻人毫不客气地大吼,“这点钱完全就是在侮辱我!滚吧,我迟早要证明自己的价值”。顺手,将合同撕了个粉碎。

半年后,富豪回到了年轻人的办公室里,恭恭敬敬地递上了一份新的合同,诚恳地说,“上次是我欠考虑了,这次新的报价320亿美元,您看还满意吗?”

抓马的短剧反转剧情,真的在现实世界发生了。

2024年7月,谷歌开出了创造当年交易纪录的2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70亿),试图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但惨遭Wiz的管理团队拒绝。Wiz的创始人Assaf Rappaport在员工备忘录里说,谷歌的报价“such humbling”。

2025年3月19日,谷歌宣布他们和Wiz达成了新的收购协议,而这次的报价已经飙升到了3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5亿),基本已经锁定本年度最大并购之一。

狂妄的年轻人

Wiz之所以拒绝了谷歌的第一次报价,大概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

首先,Wiz已经将IPO提上了日程。

当时,他们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经突破3.5亿美元,是全球软件领域内增长最快的初创企业,正在大踏步朝年收入10亿美元的里程碑迈进。分析师们推算,如果能顺利IPO,Wiz整体市值突破220亿美元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差不多”的报价把公司卖掉。

其次,Wiz是标准的“核心技术好,时代真需要”。

Wiz的创始人Assaf Rappaport是一位“根正苗红的网络安全专家”,年轻的时候曾服役于神秘的以色列8200情报部队。2012年,他带着这段非常独特的经历下海创业,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网络安全公司Adallom。Adallom的产品定位在当年非常另辟蹊径,他们坚定地相信Saas软件的安全风险并不出现在软件本身,而是出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上。

2013年,Adallom因为发现并报告了微软旗舰产品Office 365中的令牌劫持漏洞 (CVE-2013-5054)一炮而红,他们独特的洞察也收获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先后拿到了来自红杉、Index等顶级VC的多轮投资。2015年,微软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dallom,Assaf Rappaport成功套现之外,并且成为了微软云安全部门的负责人,拥有了更广阔的技术展现舞台。

2020年成立的Wiz就是这样的集大成之作。当年一起创建Adallom、又一起加入微软的小胡子们,再次设计了一款产品,帮助企业更方便快捷地检测潜在的异常行为、分析这些异常行为可能导致的风险。

Wiz的发展速度也证明了Assaf Rappaport的团队确实拥有行业内“独一档”的能力。2022年8月,Wiz宣布他们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快达到1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的初创公司,前后共耗时18个月。2024年2月,他们宣布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3.5亿美元,并且如果仅统计财富杂志的全球百强榜单,已经有45%的巨头公司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客户。

等到谷歌发起第一次收购邀约的时候,Wiz的价值就更明显了,因为人工智能时代来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所有应用产品都依赖于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的大量数据,数据安全也随之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Wiz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近两年不仅一直在精进自己的产品力,也尝试着通过收购来武装自己。例如在2024年,他们就分别收购了云检测与响应 (CDR)技术研发商Gem Security和云原生平台Raftt。

所以虽然在拒绝了谷歌的第一次收购邀约后,有分析师嘲讽说:“Wiz被自己的狂妄自大蒙蔽了双眼”——但如果你是Assaf Rappaport,会甘心就距离IPO临门一脚的阶段,就这样把公司卖掉吗?

VC的饕餮盛宴

那么Wiz为什么会接受谷歌的第二次收购邀约?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一年多以来及可预期的短期前景,美股IPO都不太顺畅,美股市场目前进入了剧烈的震荡期,从目前来看恢复稳定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既然谷歌涨价了快一百亿美刀,不如干脆“借坡下驴”。

也有阴谋论的解释认为,谷歌就没指望第一次报价就能成。当初的那笔230亿美元的报价,更像是一个公开询价,一方面试探Wiz团队的野心,另一方面对外传递出Wiz“正在考虑被收购”的信息,引诱其他潜在的竞标者也尝试提出报价——当Wiz对市场水温有了全面的洞察,谷歌又充分了解了其他对手的筹码后,这场交易也就顺理成章地可以完成了。

无论哪种说法吧,总之现在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谷歌以320亿美元拿下了Wiz,一举刷新他们的最大收购纪录。此前,他们最大手笔的收购发生在2012年,当时他们以12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日薄西山的摩托罗拉。摩托罗拉这段收购的回忆也挺糟糕的,2014年他们甩卖的时候整体估值已经只有25亿美元,这些有机会后面可以细说。

对于Wiz的投资人们来说,320亿美元的价格也足够他们赚出一个盆满钵满。

Wiz成立至今一共完成了5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为19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Index、Insight Partners、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A16z这些知名的VC,以及Howard Schult等硅谷的明星投资人。最近的一笔融资发生在2024年5月,那一次融资中Wiz的整体估值为120亿美元。

从绝对值上来看,作为Wiz坚定支持者的红杉和Index吃到了最多的红利。根据计算,在完成收购交易后,红杉将至少获利30亿美元,相当于他们投资额度的25倍。而Index Ventures目前拥有12%的股份,一旦出售完成,他们预计将赚取超过38亿美元的收益。

而从倍数来看,赚得最狠的是来自一家以色列风投机构Cyberstarts。Cyberstarts对Wiz的首笔投资出现在2020年2月,当时Wiz完成了总体规模为54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而Cyberstarts的出资额为640万美元。后来他们不断加码,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他们持股的比例为4.1%,这将为他们带来13亿美元的回报。再加上此前Cyberstarts此前卖出过1.2亿美元的Wiz老股,这意味着Cyberstarts在Wiz这个项目上总共获利超过14亿美元,回报倍数高达222倍。

这么刺激的数字让Next Wave NY合伙人Shai Goldman在社交媒体上忍不住感叹:“Cyberstarts创造了风险投资历史上回报率最高的案例之一……作为LP,将Fund 1(Cyberstarts的首期基金)作为投资选择确实带来了惊喜!”

当然这里还可以联动此前的一条消息。那就是今年以来的股权投资回报案例,也是通过并购创造的,也发生在网络安全领域:

2月底,网络安全公司SailPoint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在纳斯达克完成IPO。按照股价计算,SailPoint的市值将超过128亿美元,而公司的大股东、美国私募股权机构Thoma Bravo当初的并购价大约为69亿美元。进一步计算,当SailPoint顺利完成IPO,Thoma Bravo的回报将至少40亿美元到50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90亿元到362亿元)。

这样来看,在全球大刮“补圈强链”“自主产权”风的当下,我们似乎完全可以期待在2025年,“并购”领域内不断地涌现这种现象级交易。对于当下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及创业者来说,算是个不错的苗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022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31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 重磅盘点!ETF视角下市场新叙事

    2025年一季度,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个季度。 当投资者认为美股“永远涨”之际,市场叙事突发大逆转。 纳斯达克指数一季度跌10.42%,标普500指数跌4.59%,成为自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相比之下,涵盖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等在内的恒生科技指数一季度涨幅20.74%,领跑全球。 史诗级突围! 在今年一季度之前,美股领跑全球市场超过…

    2025年4月2日
    2900
  • 3月美联储:犹豫的代价?

    对于美国经济,联储和我们前期判断的一致——滞涨。在如何处理“滞胀”这个问题上,美联储还是犹豫了。今天凌晨的议息会议美联储对当前经济的定性是“滞胀”属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应对上观望和平衡更加明显,支持年内至少2次降息的人变少了,而意外的放缓缩表也被官方视为“以时间换空间“的中性措施。面对白宫,美联储依旧不想先动,而落后于曲线(Behind the Curve)的…

    2025年3月25日
    2000
  • 经济结构“新旧转换”的分水岭?

    摘要 事件: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5.4%、预期5.2%、前值5.4%。3月,社零当月同比5.9%、预期4.4%、前值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2%、预期4%、前值4.1%;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9.9%、预期-10.2%、前值-9.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3%、前值-5.1%;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7.7%、预期5.9%、前值5.9%。 核…

    2025年4月17日
    3400
  • 中信证券: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2025年2月17日,在时隔六年多后,中央再次召开由总书记参与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从2018年到2025年,两次座谈会都是在民企信心阶段走弱的背景下召开,也都意在重振民企信心、激发民企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公平竞争和法治建设或仍将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发力点,一方面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竞争、平等使用要素,另一方面则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2100
  • 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超预期

    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对等关税采用了“地毯式”关税与“一国一税率”相结合的方式,涵盖超过60个主要经济体。我们的计算显示,如果这些关税完全落地,美国的有效关税率或从2024年的2.4%大幅上升22.7个百分点,至25.1%,这将超过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的关税水平。 我们认为,对等关税或将加大不确定性和市场担忧…

    2025年4月3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