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前瞻:政策引领,市场如何接招?

2025年两会看点: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将于2025年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增长和政策环境,从资本市场角度,我们认为在两会期间主要关注以下看点:

1) 政策基调:稳物价、扩内需,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指出,2025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明确了“稳中求进、以稳促进”的政策基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提高财政赤字率”、“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货币政策要“适度宽松”、“适时降息降准”、“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在外需扰动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今年经济工作任务的首位,要求“大力提振消费”。除此之外,地方两会已基本结束(图表1),其经济增长目标和政策方向可为全国两会提供前瞻性参考。从各地公布的经济增速目标看,2025年较2024年增速目标上调、持平和下调的地区分别有1、15和15个,整体加权平均的增长目标为5.3%(2024年GDP增长目标为5.4%)。通胀目标方面,多数省份将CPI通胀目标从“3%左右”调整至“2%左右”。重点工作安排方面,多数地区将“扩大内需”列为重点任务,“两新”、“两重”政策被提及频次较高。两会期间,建议重点关注2025年增长、物价、赤字率等关键目标;关注稳就业、促消费、地产、地方化债等领域的进展。

2) 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人口与民生、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等议题。

►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快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无人驾驶、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人形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将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国企改革: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相关改革举措或将加快推进。两会期间关注国有企业市值管理、经营机制改革、国有资本结构调整、重组等方面的进展。

► 民营经济:2024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3],2025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要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4]。

► 资本市场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2025年初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制度保障。关注政策端对于资本市场“1+N”制度体系完善,如促进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壮大耐心资本、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方面的举措。

► 对外开放: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必由之路,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发展服务贸易、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等方面议题值得关注。

► 人口与民生:为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发展新形势,202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5],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两会期间继续关注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进教育公平、医疗、养老、收入分配等相关议题。

► 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 防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可能,尤其关注房地产止跌回稳、地方中小机构金融风险等问题。

3) “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及“十五五”前瞻。2025年为“十四五”收官及“十五五”规划的承启之年。“十四五”期间部署的重点工程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有望受到较高关注。也需关注“十五五”规划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贯彻执行2029年及2035年中长期改革任务等方面的具体落实。

4) 两会期间可能安排及重要事项:如政府工作报告、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人大议案、政协提案、两会期间各部委(如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央行、证监会等)对相应领域政策改革方向的具体表述,等等。全国人大开会通常举行多次全体会议,如开幕式、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两院工作报告和闭幕式;人大代表在代表团会议上提出议案、进行审议;也需关注政策层在代表团会议时的发言。

历史上资本市场在两会前后可能表现相对积极,关注政策预期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A股市场在两会前后表现相对积极。从历年情况来看,两会前后A股和港股市场往往都有不错的表现(图表7):A股市场(上证综指)在两会前一个月和后一个月的平均表现分别为2.8%/4.6%;港股(恒生国企指数)在两会前一个月和后一个月的平均表现分别为1.6%/5.0%;涉及两会政策预期的板块或行业表现通常更为亮眼。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春节后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日均成交金额达1.8万亿元历史较高水平,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改善,主要受内外部因素共同驱动。我国AI技术进步引发高度关注,产业层面进展不断,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讨论升温,科技股交易活跃度显著提高;此外,近期公布的部分金融、经济数据显示宏观基本面也在温和修复。总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环境和投资者情绪均偏积极,不必过于担忧外部事件性因素对风险偏好的冲击,两会前后A股市场有望保持平稳态势。

结构上,两会期间重点关注可能受益于政策预期以及中长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行业和主题,具体的:1)科技成长板块(围绕AI和机器人两条主线)或仍是热点,但当前TMT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需关注行情扩散和“高切低”效应。2)政策边际变化潜在有支持的顺周期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筑、建材、家电等)、券商等可能有阶段性机会。3)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相关政策支持领域。注:本文摘自中金公司2025年2月23日已经发布的《2025年两会前瞻》;李求索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3070004 SFC CE Ref:BDO991魏冬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3070023 SFC CE Ref:BSV154李瑾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0120005 SFC CE Ref:BTM851黄凯松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1070010 SFC CE Ref:BRQ876朱嘉懿联系人 SAC 执证编号:S0080123040067刘欣懿联系人 SAC 执证编号:S0080123070090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607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9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9

相关推荐

  • 现在是“抄底”港股的好时机吗?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让市场大超预期的对等关税,中方随即反制,全球市场随即开启了避险模式,中国市场也受波及。清明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尽管市场或多或少已有所预期,但港股的大跌依然令绝大部分投资者“大跌眼镜”,创下了多项纪录。其中,恒生指数单日下跌13.2%,为21世纪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生科技更是大跌17.2%,创指数2014年底构建以来的最大跌幅。 …

    2025年4月14日
    3000
  • 中信证券:xAI发布Grok-3,诠释“大力出奇迹”

    近期xAI发布Grok-3系列模型,作为全球首个在十万卡集群上训练的大模型,Grok-3应用了合成数据、强化学习、自我纠错机制、人类反馈循环和上下文训练等方法,模型综合能力较前代模型Grok-2提升显著。据xAI官方测评数据,在数学测试、理科测试和代码测试中,Grok-3 Reasoning性能表现超越了o3 mini(high)、Gemini-2 flas…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2900
  • CPI“转负”,这次有何不同?

    今天公布的CPI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了负增长,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背后究竟是基本面的映射还是短期的扰动? 一方面,春节提前在1月往往会带动“涨价”提前,从而压低2月的CPI读数。从历史来看,2006、2014、2017年等与今年春节时点相近的年份,都存在类似现象。相较之下,这些年份的2月CPI环比平均上涨0.3%,要好于今年同期水平,这部分与天气造成的“供给冲击”…

    2025年3月25日
    1900
  • 中信证券:预计下半年国内IDC厂商进入业绩兑现周期

    过去一个季度,全球IDC板块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美股市场代表公司受美国宏观经济以及关税政策等扰动股价出现回调,而国内IDC公司则在四季报后大幅回撤,主要缘自市场对国内IDC公司全年收入以及Capex展望的担忧。参考海外经验,头部公司在依靠网络效应实现客户粘性与收入优化的前提下,依旧保持了较为谨慎稳妥的资本开支规划。国内IDC作为重资产业务,企业从capex…

    商业 2025年3月27日
    2700
  • 外资洞察港股先机,人民币透镜下的A股滞后之谜

    今天港股继续大涨,一度越过了昨天的高点,今年以来的涨幅来到了12%+。 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的走势就要弱很多。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老掉牙的说法:外资是聪明资金,他们总是领先内资发现新投资机会。 这个说法本身以及它的流行,能说明很多问题,暗示系统中存在一些重要的不对称,但是,我并不相信二者聪明水平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会反复出现“港股领先a股”的情况呢??事…

    2025年3月25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