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生物造肉,比真的肉还健康?

观点 | 2023-03-05| 48
用微生物造肉,比真的肉还健康?

人类是不会放弃吃肉的。肉类是人类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肉类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自1960年至今,全球人口翻了一番人类对动物制品的消费已经增长了5倍,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人类对肉类的消费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动物饲养与肉类生产会占用大量的土地、粮食和水,产生大量的粪便、污水与二氧化碳,加剧环境污染与温室效应。随着全球人口的膨胀,如今,寻找到一种替代肉类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需要在21世纪解决的一个难题。

为什么需要人造肉?

今天,传统畜牧业正在经历危机。

显然,动物不能有效地将饲料转化为食物,它们把饲料浪费在了生长上。为了长出500克肉,一头牛必须吃掉大约6千克的谷物。在美国,家畜已经吃掉了60%的粮食。畜牧业还非常耗水,500克牛肉需要约7 041升水。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水资源正在面临严重危机。过度抽水灌溉农田,使得水资源危机正在世界各地发生。大约10年后,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将不得不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水资源的枯竭,流经多国的河流上的水坝可能引发战争,政府也可能面临崩溃。

更糟的是,肉类生产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在人类排放的所有温室气体中,14.5%来自畜牧业——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总量,包括乘用车、卡车、轮船、飞机等差不多。肉牛和乳牛不仅会透过肠道发酵和粪便排放甲烷、导致土地发生变化,还会在生产饲料、消耗能源、运蝓的过程中间接排放温室气体,是甲烷和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

作为食物的来源,人们对动物制品需求的增长将使地球不堪重负,导致气候变化更剧烈、森林砍伐更严重、水资源消耗更大。不仅如此,动物肉,特别是“红肉”富含胆固醇与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风险。因此,在传统肉类生产方式难以满足人类对肉类蛋白的可持续需求下,寻找替代蛋白,以制造出健康又环保的“肉”就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从人造肉的角度来看,目前三种主流替代蛋白人造肉分别是植物肉、细胞培养肉以及微生物发酵肉。

所谓植物肉,就是指利用大豆、 豌豆等植物的植物蛋白,通过特殊的工艺,生产加工成类似动物肉品的口感、味道或外观的食品。比如,手撕豆干、素肉、素鸡、斋肉等一众豆制品。目前市场中比较知名的 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珍肉、星期零等公司,都是植物肉领域的代表。不过,一直以来,植物肉都面临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让人造肉吃起来像真正的肉,这也是所有人造肉公司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

相较于植物肉,细胞培养肉似乎更加接近真实的肉类。细胞肉也叫动物肉,是从动物中提取出全能干细胞或肌细胞,在营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细胞增殖生长,形成组织类物质。按照细胞农业领域专家的设想,这种通过提取动物细胞从实验室“种”出来的肉,从外观、口感到营养成分,都能与真肉媲美。

微生物发酵造肉就是以葡萄糖、淀粉、糖蜜、合成气、二氧化碳等为底物,利用微生物发酵方式生产肉类的方式。除了植物肉和细胞培养肉以外,现在,基于微生物发酵肉的独特优势,微生物发酵造肉正在成为人造肉技术的新流行趋势。

用微生物制造肉类

微生物发酵肉其实就是用微生物来发酵蛋白。

目前,发酵蛋白主要有3种生产途径。第一种是我们中许多人可能已经熟悉的“传统发酵”,传统发酵使用活性微生物来加工植物性成分,从而改变质地、味道和营养成分,比如豆豉就是通过用真菌根霉发酵大豆而产生的。

第二种方法是“生物质发酵”,生物质发酵以微生物中蛋白质含量高、生长速度快的成分为原料,生产大量蛋白质,可用于制造肉类替代品,例如无肉品牌 Quorn就使用了丝状菌类。

第三种就是“精密发酵”,精密发酵利用微生物宿主作为“工厂”,细胞在这里可以生产特定成分,从而能够改善植物性或细胞性产品、感官特性,和功能品质。比如,Impossible Foods 植物肉汉堡中的血红素蛋白,赋予了其闻名的富含铁质的口感——就是使用这种技术制成的。

发酵蛋白中的蛋白含量高达40%-80%,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以及丰富的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且不含胆固醇,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非常友好。不仅如此,微生物发酵肉还具有植物肉和细胞肉都不具有的优势。与以大豆为原料的植物肉相比,发酵蛋白无豆腥味。与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的细胞肉相比,发酵蛋白成本也更低。

此外,发酵肉还能够在口感上仿真真实肉类。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不同肉类的氨基酸比例不同,通过调控微生物可以模拟生产出不同比例氨基酸的蛋白。比如,利用发酵蛋白制作的鸡肉,其在口感、香味、质构、咀嚼特性等方面的仿真度可达85%左右。

而在制作工艺方面,人们一般利用含碳、氮、氧等元素的低成本原料,比如秸秆、工业废气、合成气以及二氧化碳等,通过控制发酵罐的温度、酸碱度和营养条件,来生产发酵蛋白——发酵蛋白的生产效率非常高,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的速度是植物的500倍,是动物的2000倍。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德茂介绍,一亩大豆田每年可收获约130千克大豆,获得52千克植物蛋白。而利用100吨发酵罐进行微生物发酵,一年能生产近100万千克发酵蛋白。

此外,发酵蛋白转化率也比较高。通过微生物发酵方式利用1千克淀粉可以生产出190—200克蛋白,而如果用1千克淀粉喂养家禽、家畜,仅能分别生产出47克和14克蛋白。

2022年5月,国际顶刊《自然》刊发的一份研究还表明,如果将全球20%的食用牛肉替换成微生物蛋白肉(比如英国初创Quorn家的产品),可以在未来30年减少一半的森林砍伐。不过,文章作者Florian Humpenöder 博士也表示:“微生物蛋白质不应被视作万能药,而是作为大规模变革的一部分。整个食品和农业系统都应作出调整,同时结合减少食物浪费、鼓励健康饮食,并减少对影响环境的产品的支持。”

如何将发酵肉推向市场?

当前,微生物发酵人造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Good Food Institute(GFI)报告确定,全球目前共有68 家公司正在使用发酵技术来生产或支持生产肉类、蛋类或乳制品的无动物替代品的开发,尽管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因为该数据仅仅涵括了那些公开披露的项目。

比如,英国品牌Quorn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用丝状镰孢菌发酵出高纤维、低饱和脂肪的优质蛋白。最早上市的产品为健身蛋白粉,2011年Quorn发布了第一款发酵蛋白“肉”汉堡,近来又推出了香肠、肉卷类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美国公司Perfect Day利用微生物来制造乳清、酪蛋白等,模拟出真正的牛奶。此外,Perfect Day还推出了首款生物制乳蛋白冰淇淋,其口感和质地与牛奶冰淇淋无异。Clara Foods则是全球第一家生物合成蛋清蛋白的美国公司,Clara Foods利用酵母菌生产蛋清蛋白作为烹饪和烘焙原料,口感与鸡蛋相仿,且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

显然,微生物发酵肉作为一种优于植物肉的替代蛋白选择,它从风味、口感、营养来讲,都更为接近动物源的肉,甚至在营养成份上优于传统动物源的肉。微生物发酵肉还有一个优势是生产效率非常高,一般来说,发酵蛋白技术需要的土地面积、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只是传统农业的百分之个位数。根据微生物发酵肉公司Nature's Fynd的数据,他们目前每单位面积生产蛋白质的量可以达到动物源的3.6倍和植物源的1.8倍。

不过,微生物发酵肉如果要推向大众,还需要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问题。首先,就是发酵原料的问题。目前,发酵蛋白主要原料来自淀粉产生的葡萄糖,而淀粉仍来源于农业生产。因此,要开发出更多负碳发酵技术,利用一些低成本原料,例如合成气、二氧化碳等,使发酵蛋白技术更加可持续。

其次,饲料领域发酵蛋白生产成本仍然较高,为实现发酵蛋白产品替代传统蛋白产品的经济可行性,人们要进一步优化生物工艺设计,提高单位体积生产率,实现发酵蛋白规模化生产效益,降低发酵蛋白饲料领域生产成本。

最后,由于微生物发酵肉使用的技术为发酵蛋白,在安全性方面需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实际上,微生物发酵肉的一个劣势就是食品安全审核的难度较高,需要的审核周期较长。微生物发酵肉不像核心原材料都是常见食材的植物肉,目前来看,微生物发酵替代蛋白在欧美国家的审核时间往往需要1年到2年。微生物发酵肉也不如细胞培养肉一样监管大门打开后就一通百通,地球上据估计有上亿种微生物,许多微生物发酵技术还伴随着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这也给监管审核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人类永远不会放弃吃肉,这意味着,在庞大的肉类消费需求下,人造肉可能会重塑整个肉类产业链,大份额替代传统肉类,而其中,微生物发酵肉可以成为肉类市场及人造肉市场很好的补充。

标签:,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逆势涨价”刺激大涨?特斯拉逆转颓势,创年内最大单日涨幅

“逆势涨价”刺激大涨?特斯拉逆转颓势,创年内最大单日涨幅

一夜涨超2364亿元 美东时间3月18日,特斯拉大涨超6%,创近6个月单日最大涨幅,收报173.8美元,最新总市值5524.97亿美元。公司市值一夜涨超3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64亿元。消息面上,当地时间3月16日,特斯拉宣布,将于3月22日在多个欧洲国家提高其M ...

观点 96 2024-03-19
完美故事的尾声,实物的再度崛起

完美故事的尾声,实物的再度崛起

美国财富分配变化已至,新中产开始崛起 【报告导读】在软着陆(通胀回落+经济避免于衰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俄乌冲突后美国秩序重建的叙事下,2023年无疑是属于以美股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的一年。市场忽视的是,在美国奇迹下各部门之间的分化。这一分 ...

观点 63 2024-03-19
AI手机,消费电子新篇章

AI手机,消费电子新篇章

手机端或有望形成新的流量入口,深刻影响手机厂商商业模式。 继AIPC后,我们看到AI手机在模型侧、硬件侧、操作系统及应用侧均存在产业升级趋势,未来AI手机或将重塑手机行业生态。摘要AI手机: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智能终端演进的新方向。AI手机指的是 ...

观点 61 2024-03-19
铭基高科冲刺创业板,业绩存在波动,依赖前五大客户

铭基高科冲刺创业板,业绩存在波动,依赖前五大客户

聚焦精密连接组件领域 近期,广东铭基高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基高科”)更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保荐人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格隆汇了解到,铭基高科致力于精密连接组件研发、生产、销售。截至招股说明 ...

观点 63 2024-03-19
全球手机厂商“新革命”打响,AI手机成角逐新赛场,谁在奋力鏖战?

全球手机厂商“新革命”打响,AI手机成角逐新赛场,谁在奋力鏖战?

再不布局就没戏了 AI 的风又吹到了手机行业。近两日,在苹果、高通等巨头新动作影响下,AI手机概念成为资本市场“新宠儿”。截止午盘,福蓉科技封涨停板,水晶光电涨超4%,中科创达、思泉新材、江波龙等跟涨。全球手机厂商“新革命”这将是一次划时代的 ...

观点 67 2024-03-19
“二师兄”身价回升,猪肉股“起飞”了!业内普遍预期谨慎,“猪周期”拐点何时显现?

“二师兄”身价回升,猪肉股“起飞”了!业内普遍预期谨慎,“猪周期”拐点何时显现?

短期难以持续走强 3月19日,猪肉板块震荡拉升,截至午盘,湘佳股份涨停,傲农生物涨超9%,神农集团涨超8%,华统股份、巨星农牧涨超6%,新五丰、牧原股份、唐人神、金新农、温氏股份等纷纷跟涨。消息上,生猪期货近期大涨,触及三个月高点。此外,农 ...

观点 68 2024-03-19
为什么行情会轮动成电风扇?

为什么行情会轮动成电风扇?

一方面,投资者们有很强的阿尔法思维惯性;另一方面,市场的增量资金主要是无偏资金。

观点 41 2024-03-19
油价持续上攻!港股“三桶油”齐拉升,后市有望继续冲高?

油价持续上攻!港股“三桶油”齐拉升,后市有望继续冲高?

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24下半年达到历史新高。 3月19日,港股石油股走强,板块涨幅一度超过3%,随后有所回落。个股上,截止发稿,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涨超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等跟涨。回顾来看,自今年1月底以来,港股石油股持续震荡上行,累计 ...

观点 36 2024-03-19
信达策略:季度普涨,年度主线关注周期&AI

信达策略:季度普涨,年度主线关注周期&AI

高频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结构分化较明显 核心结论2月以来,高频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结构分化较明显,房地产行业数据仍偏弱,经济预期边际改善不多。但伴随着流动性风险的缓解、利率下行带来长期配置资金的流入,以及自下而上的微观盈利反 ...

观点 35 2024-03-19
如何理解超预期的经济数据?

如何理解超预期的经济数据?

出口拉动工业增加值回升 主要观点1-2月经济数据亮眼,表现超预期。1-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7.0%,较去年12月提升0.2个百分点,两年复合增速为4.7%,较去年12月提升0.6个百分点。而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增长5.8%,两年复合增速为5.6%,较 ...

观点 37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