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董明珠“10亿赌约”12年后:格力,被小米“偷家”了

2013年12月12日,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雷军和董明珠同时获奖。

颁奖典礼上,雷军提出,五年之内,如果小米公司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他一块钱。

董明珠回应称不可能,并将赌注提高到10亿。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雷军和董明珠同时获奖

借助央视平台,“10亿赌约”一时为外界关注。

5年后的2019年3月19日,小米发布上市后首份年报,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749.15亿元。

同年4月28日,格力电器披露2018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981.2亿元。

董明珠赢得了这场赌约,却并未向雷军索要10亿赌资。

戏剧化的是,仅仅第二年,小米的营收(2058.4亿元)就超过了格力(1981.5亿元)。

现在,小米与格力的营收之争,已经毫无争议了。

2024年,小米全年营业收入3659亿元,是格力(1891.64亿元)的近2倍。

两家企业分属于不同行业,营收原本不具有可比性。

但让格力闹心的是,小米杀入了后院。

最近,有网友发文称,家电零售数据网站奥维云网显示,今年7月份中国空调线上市场份额,小米已经超越格力,位居第二。

网传的奥维云网数据

这一信息被小米的多名高管转发。

随后,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微博上发文进行了反击称:

我们也去奥维云网查了下,公开的数据和那几张截图并不一样。按照同样的查询条件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然保持领先。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微博

后又有媒体再次查询奥维云网数据后发现,7月份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第一名为美的(19.98%)、第二名为格力(16.41%),第三名为小米(13.50%)。

核对后奥维云网数据

格力电器,可谓“虚惊一场”。

格力电器高管急于辟谣,主要是因为空调业务对格力太重要了。

以往的财报显示,空调业务占格力电器总营收的70%,是格力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格力空调产品竞争力强,毛利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格力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保障了格力的盈利能力。

此外,格力的技术储备、品牌形象和销售渠道,也是以空调为核心打造的。

可以说,空调是格力的根基所在。

2020年,格力的空调业务被美的超越,丢掉了第一的宝座。

这两年,小米追得也非常紧。

小米2024年财报显示,空调销量突破680万台,同比增速高达50%。

今年入夏以来,东北遭遇罕见高温天气,空调需求上涨,成交额同比激增418%。黑龙江更是增长了700%、吉林增长了400%。

占据线上优势、拥有智能化生态的小米空调,借机打开市场,东北地区销量同比激增20倍。

小米空调产品

在东北地区销量的拉动下,今年6月,小米空调在线上市场份额已达16.5%,与格力的差距缩小到不到1个百分点。

今年5月,卢伟冰在直播中信心十足地表示,小米空调计划在2030年冲击国内前二。

小米空调势头凶猛,格力多少有点着急了。

如果小米销量超过格力,那将是空调行业的标志性事件。

以此为视角,再来审视12年前的“10亿赌约”,则有另一番启示。

12年前,雷军与董明珠“针锋相对”的背后,是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新业态两种模式的碰撞。

彼时,格力是传统制造领域的“老炮”,营收超12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全国布局超3万家专卖店,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品质、高耐用”的形象。

小米是互联网新业态的“新物种”,成立仅3年,营收超200亿元,智能手机出货量1870万台,靠“高性价比+线上直销+粉丝经济”颠覆传统手机行业。

两人敢立下“10亿赌约”,各有各的逻辑与信心。

董明珠背靠科技研发与实体制造的深厚积淀,坚信硬实力筑就的护城河难以撼动。

雷军则凭借互联网业态的裂变潜力与爆发式增长动能,笃定互联网模式将重构行业格局。

耐人寻味的是,这场赌局并未走向非此即彼的对抗,反而成为两家企业互相学习的契机。

格力积极布局线上渠道,董明珠在2019年更是亲自开通 “董明珠的店”,开启了线上转型之路。

小米主动走出轻资产舒适区,向制造业深水区挺进。

小米不仅投身重资产属性极强的造车行业,更是建设了自己的家电工厂。

小米武汉家电工厂于2024年11月开工建设,已于今年8月实现量产。

该工厂一期聚焦空调生产,预计2026年1至2月投产爬坡,规划产能600万台,初期产能300万台。

小米武汉家电工厂

如今,小米的营收远超格力,这绝非互联网模式对制造业的胜利。

这恰恰证明,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才是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506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25日 下午3:00
下一篇 2025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

  • 那些爆火出圈的城市,真靠旅游赚到钱了吗?

    作者 | 郭鸿云 编辑 | Sette “顶流”Labubu的热度又被洛阳“蹭”到了。 近日有网友分享,洛阳博物馆里竟然藏着一件2000多年前的青铜“Labubu”。 从其发布的视频内容看,这件青铜器有着圆圆的“脸”和一对长长的尖耳,轮廓外形和泡泡玛特的IP潮玩Labubu能有个七八分像。 从流量到“留量”,如何把热度转化成线下到访的客流,目的地们也越来越有…

    财经 2025年6月27日
    5700
  • AI存储,不再小马拉大车

    3月末,多家海外存储头部企业,宣布从4月起提高部分产品报价,国内厂商也随之上调价格,终结了DRAM内存与NAND闪存的降价势头。 多家厂商曾在近期表示,价格上涨速度高于此前预期。“供给侧减产,原厂自年初实施了严格的控价减产,更主要的动因来自需求侧。”某存储芯片厂商表示,AI应用井喷,驱动存储芯片市场需求走高。 另一位业内人士提到,根据DeepSeek所发布的…

    财经 2025年4月10日
    6900
  • 2025餐饮老板保命指南:做好这三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作者:卢子言,原文标题:《做好这三点!2025餐饮老板保命指南,请查收》,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现在的餐饮难不难?留住顾客难不难?2025年的目标是什么!保住老板!保住老板!保住老板!” 最近,类似的视频在各大社媒刷屏。 几声呐喊,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餐饮老板,真成了高危职业! 有餐饮老板说,现在开个店不光经济出问题,精神也开…

    2025年7月31日
    3200
  • 财报首秀亮眼!圣贝拉业绩大增126.1%

    斑马消费 陈晓京 上市后的首次财报秀,“全球品质家庭护理第一股”圣贝拉,就交出了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圣贝拉加速门店拓展,旗下月子中心数量已达113家。多品牌、多业务线全面开花,当期,公司总收入同比大增35.0%,达到5.23亿元。 在加速拓店的同时,公司注重服务质量和口碑的打造,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实现净利润3.27亿元,大幅扭亏为盈;经调…

    财经 2025年8月21日
    2400
  • 华为如何驯服AI算力「巨兽」?

    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路上,如何像其他领域一样实现弯道超车,是业界绕不开的话题。 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各项单点技术飞速演进,但随着单点技术演进的边际效应递减和系统复杂度的提升,系统性能的天花板逐步从单点技术的上限演变成系统工程上限:单点优势越来越像是精致的零件,提升空间有限;但采用系统工程创新,各个部分完美配合、高效协同,实现整个系统的效能最优,才…

    2025年6月10日
    7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