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前,先擦干净竞业的屁股

创业之前,先擦干净竞业的屁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三角momo,作者:Mona,题图来自:AI生成

当你从大厂离职,如何“合规保留”公司的文档资料?

在小红书上,这一类帖子讨论很多,在评论区,你会发现千奇百怪的套路,离职期间,哪里有什么老实人?

当一群职场人,在天天琢磨离职时,如何不被公司欺负的时候,其实老板和HR们,也在苦思冥想,如何不被离职员工欺负。

于是,你在提离职的瞬间,你的ld和hrbp就会同时收到一份关于你的报告,你过去一段时间的浏览记录、读取文件、创建文件、另存为、okr都会一览无遗,所有的可疑行为和文档都会被标注。

但是,这一切都难不到伟大的劳动阶级,我们还有绝招。

怕麻烦的,会心存侥幸,先压缩,然后base64编码成文本,再转二维码,手机拍照二维码,回家再反过来操作一遍;但是,最绝的还是拍照流,卧薪尝胆,在离职前几个月,就开始用手机相机悄悄把需要的资料拍下来,然后用AI转成文档,这样就彻底不会留痕了。

但是,但是,这都不是企业最烦的行为,企业最烦的事情,还是一个核心的人走了,然后带走一群核心的人,成立了一家跟自己竞争的公司。

这绝对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其中的侦查与反侦查,比电影都还要精彩,但是,这中间也有比较低级的错误。

上个月底,据媒体报道,京东证实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了一起类似案件。

原京东无人车核心团队创立九识智能,引发了一起的竞业“事故”,整个过程就很不专业。

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无人车配送行业的明星企业,但是,如果你仔细去调查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就会很轻松发现,这家公司的核心高管,就是京东无人车的核心班底。创始人及CEO孔旗、联合创始人朱伟铖、联合创始人兼法定代表人庄立,三人都是京东无人车的创始班底。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8月10日,九识智能成立,九识智能100%的控股股东为一家在境外注册的Zelos Group Inc公司,而庄立、朱伟铖、孔旗则是在2021年9月至10月,陆续从京东物流离职,两者时间高度重合,被外界多家媒体报道认为有一定预谋性。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此后陆陆续续,至少还有10余名京东物流无人车及自动驾驶部门核心研发人员离职,加入九识智能。

令人称奇的是,九识智能在创立不到半年后,就拿出首款无人物流车产品,并且申请了大量无人车和自动驾驶专利。同行要两三年才能干成的L4级无人车,九识智能不到半年就完成了,要说完全是从零开始,与京东无人车毫无关系,显然不合常理。

更令京东不爽的是,九识智能A轮拿了美团的投资。美团和京东的外卖大战打得火热,无人车配送本有希望成为京东对抗美团数百万骑手大军的秘密武器,然而核心团队的出走让这一打算基本落空。

作为前东家,京东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这不仅是面子问题:如果高管们都这么干,拿着公司的高薪,外面成立自己的公司,时机成熟就带着团队带着技术离职“创业”,东哥再大的基业也会被挖空。

杀鸡儆猴是必然要做的。京东目前已经向媒体披露,经过多方调查,京东已经掌握了大量九识智能相关侵权证据,已于2024年11月20日正式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该案件正在调查中。

我后来咨询过有强大反侦查能力的一些跳槽老油条,在他们看来,九识智能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对自己不负责任,对投资人也不负责,其实完全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比较普遍常见的手段就是,核心人员并不直接入职到有竞争关系的公司,而是找一家第三方的壳公司,这在用人关系上,就规避了竞业的可能性,等熬过了竞业期,再正式入职。如果想要更复杂一点,就是把公司主体放到境外,所有的专利和技术,都放在这个公司里。

如果技术上真的完全没有用到前雇主的技术积累以及专利,那跟京东彻底在创立之初就约法三章,把事情说清楚。但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还是一套人马,技术不可能不重叠,约法三章的可能性还有一个就是,从京东融资,让其成为股东,算是内部创业。

各大公司对付这种外包公司入职的方法其实也一大堆,我曾经认识的一家上海电商公司的人员,就遇到过被私家侦探跟踪的事情,每天跟着你,看你去哪里上班,在哪里下班,直到抓到你去竞对公司上班的证据,如果不是因为这家电商公司最后付钱不及时,侦探策反的话,我的这个朋友怕是一辈子也不会发现被跟踪了。

然后,就是往你可能入职的竞对公司寄快递,给你送外卖,看你收不收,如果你收了,也算是证据之一。

总之,职场之上,职业操守,一直是一个双刃剑,打工的希望公司遵守劳动法,公司希望员工离职后不要泄密和带走核心资料,但事实上,往往双方都无法做到完全履约,大部分公司都会思考,如何逃离劳动法,少做一些赔偿,而目测小红书类似帖子下的留言,大部分牛马在离开大公司的时候,也都有带走一些资料的欲望。

双方都有各自的底线,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不要变成买卖散了交情没了,还要对簿公堂,才是彼此需要思考的事情。如今的大厂,在劳动法这一块基本不会有谁去触碰,但是离职的大厂高管呢?

有几个人能做到老老实实遵守竞业规则呢?钻空档,还是守规,这是两种价值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三角momo,作者:Mona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56257.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092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6日 下午12:05
下一篇 2025年8月6日 下午12:05

相关推荐

  • 生物医药概念股大幅走高,此轮风口的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生物医药概念股可以说是备受关注,就在7月24日下午,生物医药概念股大幅走高,面对着这一轮大涨,我们该怎么看?此轮风口的下一个机会在哪里呢? 一、新一轮病毒防治风口出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7月24日,生物医药概念股午后拉升,相关ETF大涨。截至发稿,生物医药ETF拉升涨4.76%,盘中实时成交额超1.40亿元居同标的首位;成分股中,智…

    财经 2025年7月25日
    4700
  • 今年618,李佳琦们为何不“香”了?

    尽管直播电商尚谈不上所谓的“退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行业的确已经变得更加理性,曾经依靠主播个人魅力就能带货百亿的时代,正随着“全网最低价”的消退,逐步散失在直播带货进化史中了。 李佳琦要“讨好所有女生”,除了个人魅力,更应体现在性价比上。 今年618预售第四天,李佳琦在直播间带货了石头科技的一款扫地机器人,初始价格在2900元左右的商品,在他的直播间叠加…

    财经 2025年6月4日
    9300
  • 隐匿的医疗大佬,10年干出千亿级公司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   文 | 华商韬略 梁梁   曾经,一斤大米不过1毛2、一把青菜不过几分钱,但一台进口CT的价格却高达70万-80万美元。今天,大米价格涨了几十倍,但CT价格却跌了几十倍。   带头将这价格打下来的人,就有薛敏。   【又一张王牌】   “大模型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参数竞赛’,逐渐转向围绕‘生态协同和场景落地’的…

    财经 2025年4月15日
    11400
  • Bullish IPO,估值为何不到Coinbase的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察Beating,作者:EeeVee、加六,编辑:Kaori 8 月 12 日,继 Coinbase 之后,第二家加密交易所将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Bullish 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筹集约 9.9 亿美元。 表面上,这只是加密行业的又一次例行登场。过去半年 Circle、Figma 等公司的 IPO 的亮眼成绩,Coinbase …

    2025年8月14日
    1100
  • “比亚迪的资源不支持搞内部 ‘赛马’,只能去跟外部竞赛”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视觉中国 比亚迪明白,必须在“技术”上牢控竞争力与话语权。 从市场表现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总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31.5%;海外销量增长118.2%,国内市场增幅为18.9%。国内市场增速放缓背后,既有比亚迪零售占比已超过15%的规模效应,也有来自友商竞争的压力。 数字上的趋势…

    2025年7月31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