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好待家里吹空调避暑你同意吗 不开空调更危险!上个月有一天,门诊排了三十多个病人,一半是因为热感冒、热射病、脱水、中暑来的。大多数患者是在家躲着热的老人、小孩和年轻人,他们不开空调,门窗紧闭,硬抗高温,结果比在外头晒太阳还危险。
这不是个例。每年夏天,“舍不得开空调”总要带走几条命。严重的热射病体温能飙到40℃以上,器官直接开始“罢工”。抢救不及时,真能要命。但在很多人眼里,空调是奢侈品,不是生命的保障。“开一天电费几十块,还不如扇风”、“老人觉得自己抗得住,年轻人忙着省电”——这些是常见的悲剧前奏。
中暑不是外面的太阳晒出来的,而是屋里的热气焖出来的。特别是老旧小区、顶楼、没通风的房子,下午三点屋里比外面还热三度,那不是家,是“低温桑拿房”。
2022年重庆高温时,电表都晒坏了,地面起泡。当时我值急诊,来了一对夫妻,男的五十多岁,一直发烧、抽搐。问了半天才知道,他们家顶楼,怕电费高,一直不开空调,屋里温度比外面高两度,人就这么脱水脱神志了。
热射病不是普通的中暑,是中枢神经系统直接被“烧坏”了。体温超过40℃,人已经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这个时候喝水、擦身根本没用,要靠降温设备、静脉补液、紧急抢救。这点电费值得吗?
有些人说,“我年轻,扛得住”。你可能能扛住,但你的大脑、心脏、肾脏未必能。高温下,身体散热效率下降,出汗太多会导致血压下降、电解质紊乱,心脏病、脑梗、肾衰竭全都可能接踵而来。
还有人说,“我们小时候哪有空调,不也过来了?”这句话听着耳熟,但现在的天气和你小时候根本不是一回事。全球变暖不是开玩笑,中国气象局的数据表明,过去几十年极端高温天数在显著增加,部分地区连续高温达40℃以上天数翻了一倍。环境变了,你的身体也变了。过去你年轻、基础代谢高、心肺功能好,现在呢?40多岁、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出汗都不如以前利索。
很多老人家坐在35℃的屋子里,摇着蒲扇,一边喊热一边不肯开空调,说“空调吹多了伤风”。但他们不知道,中暑才是真正的伤身。空调不是敌人,是救命的电器。空调最合适的温度是26℃左右,人舒服,电费也不高。关键是,开空调的时候要适当通风,别把自己关在密不透风的小黑屋里。
有些家庭为了省电,开空调但不关窗户,结果空调一直在“拼命工作”,电费不降反升。还有人晚上睡觉不开空调,结果半夜中暑醒来,头晕恶心,第二天还以为是感冒。其实那是身体在报警。
别觉得只有老人才会中暑。年轻人躲在出租屋里,屋顶晒得烫,屋里热气蒸人,电风扇吹出来的全是热风。有人为了省钱,空调只在白天开,晚上关掉硬扛。结果第二天醒来,头疼、恶心、没劲,一查是轻度热射病。你省下的不是电费,是风险。
我们还遇到过一位大学生,在宿舍里连续打游戏十几个小时,不开空调,结果突然昏倒在地。送来急诊一测,体温41℃,肾功能紊乱,直接进了ICU。中暑不是你觉得热才来找你,它是“无声的杀手”。
如果你家有老人,真的要注意。有些老人不觉得热是因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了,不是不热,是他们感受不到了。再加上行动慢、出汗少、喝水不够,很容易中暑而不自知。等到发现他们脸红、呼吸急促,可能已经是重度了。
还有小孩,尤其是婴幼儿,身体水分多,代谢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极容易在高温环境下脱水。别指望孩子会说“我热”,等他们哭闹、脸红、出汗多的时候,说明身体已经在挣扎了。
空调不是奢侈品,它是夏天的“基础生命支持系统”。节能当然重要,但生命更重要。你可以从别的地方省,比如减少不必要的电器使用、使用节能空调、定期清洗滤网让空调更高效。但不要在高温天拿命换电费。
有些人说能不能靠喝水、吃西瓜来缓解?当然不能。喝水确实能缓解脱水,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光靠喝水根本降不了体温。西瓜再甜,也救不了中枢神经系统。你要做的,是给身体一个能“散热”的环境,这才是根本。
有时候医生看得最难受的,不是病情重,而是这病本来可以不发生。如果早一点通风,早一点开空调,早一点补水,很多悲剧都不会发生。但偏偏,就是那“一点电费”的犹豫,酿成了大祸。
如果你实在担心电费,建议你使用定时功能,设定一个合理的温度和时长,让空调在最热的时间段运行,晚间温度下降后可以调高温度或关闭。这样既能保护身体,也能合理控制支出。还可以使用风扇配合空调,加快空气流通,增强体感降温效果,节能又安全。
健康不是靠省钱省出来的,是靠科学生活维持的。别觉得空调是“富贵病”,它是现代人的健康底线之一。尤其在极端高温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开空调不是享受,是自保。记得提醒家里人、邻居、朋友,“热死”不只是个说法,它是真实发生的医学事件。别等到出事了才后悔,那时候,电费再多也买不回健康。别为了那点电费,把命蒸熟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