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风暴持续,巨头间的补贴大战仍在升级。
至此,阿里巴巴(BABA.US、09988.HK)、美团(03690.HK)、京东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赛道的正面交锋进一步升级。
“太突然了”“一下就爆单了”“骑手都忙疯了”“后面实在忙不过来只能暂时关闭线上外卖渠道。”——回忆起这场补贴风暴,杭州本地某连锁超市的店长向北方经济网表示。
而这一盛况仍将持续上演。北方经济网从接近阿里人士处了解到,上周六是阿里巴巴制定的百日闪购增长计划的第一个冲单日。自7月起,淘宝闪购推出“超级星期6”活动,消费者每个周六都可在这里买到优惠力度更大的商品,领取涵盖5个时段的加码券包,包括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及夜宵时段优惠券。
这场全民参与的外卖风暴始于巨头们真金白银的“撒券”。
极端优惠下,大量用户蜂拥而至抢券下单,平台服务器承压。7月5日,“美团崩了”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美团方面随后回应称,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了服务器限流保护所致。
7月5日晚9点不到,美团宣布即时零售订单(包括餐饮和零售订单)突破1亿单历史峰值,2小时后,这个数字又被推高至1.2亿,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淘宝闪购也在7月7日宣布,闪购日订单量超过8000万单,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这意味着,两大平台单日合计完成约达2亿笔订单,创下中国外卖史上新纪录。
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网友晒出的“薅羊毛”战利品:有人一次下单十几杯奶茶塞满冰箱,有人用大额优惠券成箱囤矿泉水,甚至提前预订了接下来几天的午餐外卖。
图源:小红书用户晒图
据王珂回忆当天到店取餐的场景:店员“忙成一锅粥”,消费者都在外面挤不进去,出票机打印出来的小票“堆积成山”、飘落满地,有店员甚至直接将小票贴满了整个手臂。
而这样的场景,在上周末的大街小巷的茶饮店中实现了“复制”。
巨量的订单从茶饮店一路席卷至零售店,一些不需要备餐、售卖快消品的超市也成为了被疯抢的对象。
“其实淘宝闪购相关业务员有提前一天在群里通知,7月5日当天平台会天降补贴,可能会出现这样(爆单)的情况,让大家做好接单准备。”尽管如此,对于第二天到底会发生什么,包括林琦在内的大部分商家都还是“处于比较未知的状态”。
一同忙碌的还有店里不停吐出订单的打单机。到了当晚9点多时,打单机前已经堆满了厚厚一摞,“打印机速度远远跟不上下单的速度,我们店员直接用手写了。”林琦说道。
正常情况下,林琦的超市在两个外卖平台上合计一天的订单量在600单左右,而7月5日当天两个平台合计订单逼近1100单。
消费者薅到了羊毛,商家增加了订单,骑手也增加了收入。
“一般如果商家不卡餐,到店后两分钟就可以拿到单,但是7月5日晚,有的外卖店订单甚至要等上15~20分钟。”美团众包骑手王强向北方经济网表示,尽管遭遇了卡单,但其到手收入仍增加不少,“周末这两天跑了50~60单,挣了800块钱”,而此前他平均一天挣200元左右。
巨头排兵布阵,竞逐“大消费”
高盛研报测算,三家公司仅在6月单季度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这场价格战持续时间或远超以往,将重塑行业格局。分析师指出,预计将在2025年9月达到投资峰值,随后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拐点。
为争夺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除斥重金以外,巨头们还纷纷调整组织架构,重新排兵布阵。
北方经济网注意到,就在这轮外卖补贴大战上演之际,淘宝联合飞猪低调上线了“特价酒店”。用户在淘宝APP闪购页面,可看到与“美食外卖”并列的“特价酒店”栏目,点开后便可领取“满150减15”“满300减30”的闪购“酒店专项券”,参加活动的酒店清一色打上了“闪购”标,价位大都在一二百元左右,价格较过去30天降了30%~90%不等。
在外卖业务中稳居“铁王座”的美团,同于6月23日对外发布公告称,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美团闪购将联合近百万家实体门店,把消费者购物体验从“等快递”变成“30分钟送达”。同时,为集中兵力拓展即时零售,美团还收缩了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
这之后,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一场分享会上透露京东做外卖、酒旅的逻辑:京东所有的业务只围绕供应链展开。“京东为酒店、餐饮成立了新通路事业部,我们先做的是便利店,第二就是餐饮,第三做酒旅,其实都为了背后的供应链去做铺垫。”另外,刘强东还透露,一个月后(7月份),京东外卖会出现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文中王珂、林琦、王强均为化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