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半年重点还有哪些?

2025.07.08

详解“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半年重点还有哪些?

本文字数:2855,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陈益刊

2025年已然过半,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而这背后显然离不开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助力。

“面对国际经贸环境急剧变化,上半年宏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经济增长韧性超出普遍预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年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发力节奏适度前置,促消费、稳投资作用凸显。”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第一财经。

在近些年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宏观政策体系中,财政政策是一大支柱,今年中国首次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空前。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对经济增长、民生保障等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下半年财政政策如何实施、重点在哪?

财政政策积极有力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连续17年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即政府在经济增长乏力时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赤字、发行政府债券、增加转移支付等手段,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面对复杂的内外形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今年财政赤字率首次提到4%左右高位,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释放了财政政策扩张加码稳经济信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上半年面对关税战、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内卷式”竞争等多重压力,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运行总体平稳。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的消费回升、设备更新带动的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财政靠前发力带动的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抢出口和转出口带动的出口韧性等。

“消费和投资的背后是‘两重’‘两新’政策,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快发行和使用,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协同发力。这些经济动能既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反映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地发挥稳增长的重要作用。”罗志恒说。

衡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的大小,一个关键指标是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及增速的快慢。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5年前5个月,广义财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之和)支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6%。广义财政支出超过收入3.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6.5%。

“这意味着上述两本预算的财政支出增速大幅高于财政收入增速,而且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出上半年财政政策非常积极。”罗志恒说。

他表示,上半年受物价低迷和房地产调整的影响,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增速相对偏低,但各级财政积极作为,大力盘活存量资源资产,同时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借助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工具,扩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投资于人”,提升支出效率,推动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财政保持必要支出力度,全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资金需求。

根据粤开证券研究院数据,今年前5个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三项民生支出合计占全国支出的比重达41.1%,较2024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同时,财政支出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1~5月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6.5%,高于财政支出总体增速。基建领域支出保持一定力度。

今年政府债券加速发行。根据多家机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债发行约7.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约5.5万亿元。其中上半年已经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00亿元,发行进度达42.7%。新增专项债券已发行近2.2万亿元,发行进度为49.1%,快于去年同期的37.2%。

罗志恒表示,今年上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靠前发力、协同发力,“两重”“两新”促投资扩消费效果明显。

王青表示,上半年各类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加,中央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下达节奏、财政支出进度也有加快,则体现了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特点。上半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年初以来外部经贸环境波动显着加剧,需要国内宏观政策大力提振内需,稳住经济基本盘。从政策效果来看,上半年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扩投资效果显着。

下半年更加积极

相比于上半年形势,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经济面临更大挑战。

罗志恒认为,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经济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中关税战对经济尤其是出口的影响可能逐步显现,消费刺激效应面临去年下半年的高基数和刺激乘数效应的边际放缓,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仍在持续,物价水平低位运行,这些都可能影响财政增收,财政收支形势仍是紧平衡。

近期,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作《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下称《报告》)时,要求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报告》具体部署了下一步五大财政工作重点任务。比如加快政策落地,强化部门协同,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等。

王青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继续要求“加快落地”,这一方面能够强化三季度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也能为四季度财政加力腾出空间。此外,下半年财政政策还会向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倾斜,重点是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财政扶持力度;同时针对接下来出口承压可能波及外贸领域就业、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地方政府财力等方面,建议下半年财政支出要更加重视稳就业,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下半年财政政策将继续靠前发力。比如近日财政部披露的三季度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时间安排中,有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时间明显提前。

“下半年应继续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剩余额度的发行和使用,更好发挥扩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效果。”罗志恒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展望下半年,预计财政部门将主抓落实,加快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见效。下半年,全口径下广义财政空间还有超7万亿元,其中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分别剩余4.03万亿元、2.24万亿元、7450亿元,“余粮”充足。

除了尽快用好存量政策外,财政部已经表态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罗志恒建议,根据形势的需要动态调整预算,扩大财政支出,对冲关税战可能引发的外需下滑风险,稳定经济增长,及时纾困救助外贸等受损行业;给二孩及多孩家庭发放生育补贴;探索增发国债在中央层面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以稳楼市;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增加国资收益上缴财政并专项用于社保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

王青认为,下半年根据形势需要,财政政策有可能“三箭齐发”,即进一步上调目标财政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其中,增加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资金规模必要性最大,能够直接支持出口转内销;增加专项债发行则将推动基建投资适度提速,发挥其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上调目标财政赤字率并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能更有力地兜底“三保”,并增加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财政支持。

微信编辑| 小羊

实习生| 小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420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8日

相关推荐

  • 日赚近10亿元!“三桶油”去年狂揽3500多亿元,靠什么?

    2025.03.31 本文字数:1839,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郭霁莹 当前,“三桶油”年报已全部出炉。三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超过3529亿元,折合每天净赚约9.7亿元。 不过,三家公司业绩分化明显。中国石油(601857.SH,简称“中石油”)盈利规模居首,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至1646.8亿元,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同比降约2.…

    2025年3月31日
    10300
  • 美国FDA批准首个“小胖威利综合征”疗法,年治疗费用近50万美元,我国患儿约有10万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FDA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一种被称为“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简称PWS)的罕见病药物。该药物的年平均治疗费用高达466200美元,根据患者的体重给药。 这种遗传性疾病俗称“小胖威利综合征”,又称为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由15号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导致,全球的发病率为1/…

    观察 2025年3月27日
    13000
  • 从政坛边缘人走向青瓦台!韩国开启“李在明时代”,资本市场先涨为敬

    “青瓦台,才是韩国总统最适合办公的场所。”在毫无悬念地胜出第21届总统大选后,韩国当选总统李在明计划把总统办公室迁回至原总统府青瓦台。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4日上午,新当选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韩国国会正式宣誓就职。李在明在就职讲话中说,将推行“实用外交”,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李在明还表示,将启动紧急经济专班,依靠国家财政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根据韩国中央选举管…

    2025年6月4日
    10600
  • 研选行业丨新能源引爆有机硅消费量狂飙20.9%,叠加出口增长34.2%,周期底部反转信号已显现

    2025.07.28 游资、私募都在用,投研神器,又稳又准。解锁【第一财经——研报金选】 研报金选 【金选导读】 1、新能源引爆有机硅消费量狂飙20.9%,叠加出口增长34.2%,周期底部反转信号已显现!这些头部厂商盈利中枢 2025年望上移; 2、从“量”到“质”转型明确!高性能铜箔结构性紧缺,2025年高附加值产品增厚盈利逻辑强化,这些龙头受益最多。 1…

    2025年7月28日
    5000
  • 从感官的愉悦到灵魂的升华|荐展

    阿尔瓦罗·西扎档案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6月6日~9月7日 阿尔瓦罗·西扎可能是这个世纪之交最受赞誉的建筑师之一,因为建筑浑然天成的诗意,他常常被媒体誉为“建筑诗人”。 西扎1933年出生于葡萄牙马托西纽什,在其长达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在欧洲、亚洲、非洲、北美和南美洲完成了逾550个建筑项目。 正如普利兹克奖评委在他1992年获奖时的点评:西扎…

    2025年6月7日
    7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