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如何理解央行买卖国债操作?
2024年6月,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提到“二级市场国债买卖”,主要出于流动性管理、纠正收益率曲线的目的。而今年1月央行暂停国债买卖,主要是因为国债市场供不应求、国债收益率下行较快。
国债买卖会重启吗?
第一,我们预计7月政府债供给规模相对6月上行幅度不大,债市供求关系没有明显变化;第二,央行仍有防止长端收益率单边下行的诉求;第三,现在国债买卖具有信号意义,如果重启买债,可能会推动短端、长端利率同时下行,无法达到调节收益率曲线的目的。
综上所述,央行短期重启国债买卖的概率不大,但并不代表资金面会明显收紧。近期央行呵护资金面态度积极,在流动性投放上,可以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的方式进行。7月资金利率预计将维持宽松态势,但利率进一步向下突破,或仍需降息预期升温或资金面大幅宽松。
正文
6月,大行持续买入短债,市场猜测央行重启了国债买卖,但6月底央行并未公布国债买卖操作,市场预期落空。央行近期是否会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对债市又有何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1、如何理解央行国债买卖操作?
2024年6月19日,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到,“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里面提到开展国债买卖的目的:
一方面,央行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另一方面,当时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可能会导致交易情绪驱动下收益率曲线倒挂,期限利差为负,无法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因此,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借此对过度偏离的收益率曲线进行纠正。
而从之后央行操作国债买卖的情况来看,首先,在流动性投放上,2024年8-12月央行净买入国债规模相对不大,2024年10月之后央行又开展了买断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的操作规模明显大于净买入国债规模。其次,央行为纠正收益率曲线,2024年8月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当月长端收益率有所上行,但并未持续太久。
今年1月,央行暂停国债买卖,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阐述此举主要出于两个目的:
一是涉及债市供求关系变化,年初国债市场供不应求状况进一步加剧,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是为了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求;二是考虑到国债收益率下行较快,年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的历史低位,为避免之后收益率继续下行过快,央行暂停国债买入。
综上所述,央行开展国债买卖,主要是出于流动性管理和纠正收益率曲线的目的,而今年年初暂停买债,则是因为债市供求关系变化和国债收益率过快下行。
2、国债买卖会重启吗?
基于上述分析,央行国债买卖是否会重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债市供求状况。根据我们在《7月资金面怎么看?》中的测算,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有所提前,7月份政府债务供给规模(国债净融资+新增地方债)或达到1.84万亿元,环比6月份上行,但上升幅度相对不大。相比2024年8月政府债供给明显加速,近期债市供给规模可控,供求状况没有出现明显改变。
第二,国债收益率下行的风险。截至7月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64%,仍然处在低位。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上提出“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表明央行仍然有防止长端收益率单边下行的诉求。
第三,债市交易环境。现在的债市环境与2024年8月并不一样。2024年8月是央行通过买短卖长的方式去调节收益率曲线,也确实对长端收益率起到一定控制作用。但2024年9-12月,央行买债,短端利率先大幅下行,再带动长端利率下行。现在国债买卖具有了一定信号意义,如果重启买债,反而很可能会短端、长端利率同时下行,也无法达到调节收益率曲线的目的。而在调节流动性方面,央行可以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的方式进行,而无需一定通过买债进行。
综上所述,考虑到债市供求状况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央行仍然有防止长端收益率单边下行的诉求、债市交易环境改变,我们认为,短期内,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概率不大。
3、总结
我们认为,近期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可能性不高,主要是因为:
(1)我们预计7月政府债供给规模相对6月上行幅度不大,债市供求关系没有明显变化;
(2)央行仍然有防止长端收益率单边下行的诉求;
(3)现在国债买卖具有信号意义,如果重启买债,可能会推动短端、长端利率同时下行,无法达到调节收益率曲线的目的。
不过,央行短期重启国债买卖的概率不大,并不代表资金面会明显收紧。近期央行呵护资金面态度积极,在流动性投放上,可以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的方式进行。7月资金利率预计将维持宽松态势,但利率进一步向下突破,或仍需降息预期升温或资金面大幅宽松。
风险提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利率波动风险,通胀超预期,信贷超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估算结果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注:本文来自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国债买卖会重启吗?》,报告分析师:靳毅S0350517100001、马闻倬S035012407001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