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蔗糖平替”中国获批!可口可乐、联合利华抢先布局,新的代糖风口来了?

文:Yue Wang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历经5年漫长审批,阿洛酮糖终于在中国市场获得合法身份。

2025年7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公告,正式批准D-阿洛酮糖等5种物质作为新食品原料。

要知道,自2020年11月首次受理申报以来,这个被视为赤藓糖醇之后下一个战略级甜味剂,先后经历多次技术审查,终于在2025年3月21日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如今修成正果。

当下,减糖浪潮席卷全球。全世界已有超百个国家征收“糖税”;中国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则明确提出“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需控制在25克以内”的目标。

消费者需求同样迫切。根据ADM的消费者调研,有八成消费者有意避免或减少饮食中的糖分。根据观研报告网数据,2024年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

可以说,这场对阿洛酮糖审批的持久战,终结得恰逢其时。

阿洛酮糖为何被称为“甜蜜新宠”?此次获批后,阿洛酮糖能否成为下一个代糖新风口?

1天然低卡、媲美蔗糖、卓越性能……阿洛酮糖,当之无愧的甜界“新星”

D-阿洛酮糖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的六碳酮糖,少量存在于无花果、猕猴桃、小麦、葡萄干等天然食物中。

D-阿洛酮糖被认定为公认安全(GRAS)的食品成分。阿洛酮糖几乎无热量,每克只有0.4卡路里,仅为蔗糖的十分之一。其甜度大约是蔗糖的70%,甜味与蔗糖类似,没有苦味或人工香精味。

它可以抑制脂肪肝酶和肠道α-糖苷酶,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并抑制血糖浓度升高。多项研究还证实阿洛酮糖具有控制食欲、改善高血糖症状的作用,并能通过调控肝脏代谢酶的活性来抑制脂肪蓄积,从而辅助体重管理。

D-阿洛酮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制取:第一种是微生物发酵工艺,即通过特定微生物发酵生产阿洛酮糖,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国内企业微元合成正是凭借其独特的AS10菌株直接发酵法,成为首家获批且采用生物发酵工艺生产阿洛酮糖的企业。第二种为酶转化法,即利用特定酶的作用,将果糖等其他糖类转化为阿洛酮糖。

D-阿洛酮糖的优势

图片来源:www.tateandlyle.com

在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深陷安全争议的大背景下,甜味剂“新秀”的开发过程中,对安全性的研究受到格外重视。

在一项日本的临床研究中,17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长期服用试验,受试者每日随餐服用5克D-阿洛酮糖或D-葡萄糖,连续12周。结果未发现D-阿洛酮糖连续服用导致的任何异常反应或临床问题。

图片来源:NCBI Literature Resources

同时,阿洛酮糖的安全性获得多国监管机构认可。早在2011年,美国FDA就正式批准D-阿洛酮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和配料投入使用。随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也陆续批准。目前,欧盟对D-阿洛酮糖还处于风险评估阶段。

此次新食品原料公告中,D-阿洛酮糖的每日推荐食用量不超过20克。鉴于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公告指出上述人群不宜食用。

寻找、开发新型甜味剂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方兴未艾。而阿洛酮糖被视为代糖领域的“潜力新星”,这得益于它的性能优势。相较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甜味剂,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稀有单糖,符合消费者“天然、健康”的饮食理念。

Foodaily了解到,阿洛酮糖不仅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诱人的色泽和香味,还能有效降低冰淇淋等冷冻食品的冰点。这些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焙食品、冷冻甜品、调味品等各个领域。

图片来源:hoosierhillfarm.com

2从食品巨头到新锐品牌,阿洛酮糖在海外“甜”潮涌动

尽管阿洛酮糖在国内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但在全球市场,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为1.477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到30%。预计2025年至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4%。阿洛酮糖的主要供应商包括泰莱 、宜瑞安、希杰第一制糖、嘉吉和三养等全球行业巨头。

同时,Foodaily研究院在研究全球食品创新时,发现在海外,阿洛酮糖已被众多知名品牌应用于产品中,其中一些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

例如2018年,可口可乐在美国市场推出的两款Fuze茶饮料中,就添加了阿洛酮糖。Fuze Meyer柠檬红茶和Fuze热带芒果绿茶均使用了糖、D-阿洛酮糖和甜菊叶提取物的混合物,实现了口感与健康的平衡。

图片来源:H-E-B

联合利华旗下的Liquid IV,作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粉末补水品牌,于2023年推出一款“无糖”粉状电解质饮料,成为当时同类产品中第一款大规模上市的阿洛酮糖基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补水的新需求。

图片来源:Nutraceuticals World

美国蛋白棒品牌David推出的蛋白棒一周内就创造了100万美元的销售额。产品采用麦芽糖醇和D-阿洛酮糖作为甜味剂。这种组合既能提供理想的粘合性和甜度,又不会引起血糖飙升,且热量极低。

图片来源:David Protein

洛杉矶零食制造商Joydays在其开发的低升糖指数耐嚼饼干中,不使用糖醇或甜菊糖,而选择阿洛酮糖、罗汉果和枣泥的组合,复刻传统软饼干的甜味。产品上市第一年就打入2200家零售店,彰显出消费市场对此类“更健康”甜味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图片来源:Joydays

3 17万吨产能储备,能否成就下一个创新风口?

随着D-阿洛酮糖的正式获批,中国市场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FMI预测,我国阿洛酮糖市场在获批后增速将快于全球市场,预计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8.65%,到2030年有望达到1.1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25%。

早在阿洛酮糖获批之前,巨大的市场前景就吸引到众多国内企业争相布局。目前,国内已有百龙创园、保龄宝、山东星光首创生物、山东福洋生物、河南中大恒源、北京瑞芬、三元生物、金达威、微元合成、四川盈嘉合生、安徽金禾等多家公司已布局或正在扩建阿洛酮糖生产线。Wind数据显示,到2025年,预计国内将形成17万吨的阿洛酮糖年产能,预示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即将展开。

一些头部企业凭借其核心技术和前瞻性布局,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微元合成作为全国首家获得D-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公告行政许可的生产企业,亮点在于其独特的生物发酵工艺。其AS10菌株直接发酵法生产阿洛酮糖的技术获批,是国内首个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新食品原料获批案例。

图片来源:微元合成

保龄宝作为国内甜味剂行业的资深企业,在阿洛酮糖的布局同样积极。据悉,2025年3月,保龄宝启动年产2万吨阿洛酮糖(二期)扩产项目,预计到2026年,其阿洛酮糖年产能将达约3万吨。

中粮集团则是国内首家酶法生产D-阿洛酮糖获得批准上市的生产企业。其在2023年就获批国内首款高性能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类食品加工用酶制剂,打破了技术壁垒对D-阿洛酮糖产能的制约。

尽管性能优势十分显著,但阿洛酮糖的应用目前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阿洛酮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70%,这意味着在某些需要高甜度的应用中,可能需要更高的添加量或者复配其他甜味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成本方面,阿洛酮糖出厂价格约为3万元/吨,欧美市场的销售价格在3-4万元/吨。而在国内普遍应用的赤藓糖醇价格仅为1万元/吨。相对较高的成本,会影响阿洛酮糖在初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4小结

D-阿洛酮糖是继赤藓糖醇之后,国内代糖市场的又一战略级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它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的甜味选择,也为食品企业带来了新的创新机遇。

此外,D-阿洛酮糖作为国内首款遗传修饰微生物来源的新食品原料获批上市,也为中国生物制造产品的落地应用释放了积极信号。

Foodaily认为,随着众多企业的布局,产能持续释放、工艺日益优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阿洛酮糖有望成为代糖市场的新领跑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314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30日 下午6:09
下一篇 2025年7月3日

相关推荐

  • 痴迷宝可梦的欧美人,把皮卡丘炒到3800万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周月明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在上海市中心一家卡牌道馆内,十几位年轻人围坐在长桌前,指尖翻飞间,皮卡丘、喷火龙等经典宝可梦形象在卡面上跃动。一张“PSA评级为10”的初代喷火龙卡被郑重放入防弹玻璃展柜,围观者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刻——这不是动漫展现场,而是卡牌交易市场的日常缩影。 (虎嗅注:PSA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受信任的第三…

    2025年5月5日
    7800
  • 中国汽车大整合,很多名字都将被抹掉

      让行业更好地活。   文 | 华商韬略 陈斯文   中国汽车,正在经历一场大反转。   几年前,从新势力到传统车企,纷纷撒豆成兵般孵化子品牌、成立事业部,甚至把它们独立运作,推向资本市场。   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空前的整合,我们熟悉的不少名字,都很可能从此消失。   【01】   5月7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计划溢价收购极氪汽车全部股份。   目前,吉利…

    财经 2025年6月4日
    4000
  • 信用卡贷款达成万亿里程碑 建设银行多元金融贡献普惠力量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魏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2024年全年业绩出炉,建设银行(601939.SH)交上了一份经营稳健有序、各项业务全面推进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7501.51亿元,净利润3362.82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资产回报率(ROA)等银行业核心指标表现稳固,成本收入比提升至29.44…

    财经 2025年4月13日
    4800
  • 李想一年赚6个亿,合理吗?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33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公司治理 劳动节假期刚过去没多久,关于理想汽车CEO李想的一则年薪披露却让不少打工人破防了。 据理想汽车2024年年报披露,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的薪酬其年薪为6.39亿元,其薪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266.5万元的年薪,另一部分是因公司在2024年达…

    2025年5月14日
    4900
  • 泡泡玛特的新玩法:一本卖39.9元的杂志

    ​ 作者 | 毓杭 编辑 | 计然 可能干了一辈子媒体的老报人都不会想到,在现在报纸被年轻人视作为“故纸堆”搁置一旁的时候,竟然有个报纸模样的杂志被年轻人抢疯了,关键价格也有些“离谱”——39.9元一本。 但一说完这杂志谁出的,或许你就明白了。 4月24日,泡泡玛特推出实体杂志《play/GROUND》,线上线下同时开售。39.9元的定价虽然不算低,但并不妨…

    财经 2025年5月28日
    4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